扶貧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本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在政策介入前,去年的貧窮住戶有70萬3千戶、貧窮人口達165萬3千人、貧窮率是23.6%,在政策介入後,貧窮戶減至24萬2千戶、貧窮人口減至55萬4千人,貧窮率7.9%。

報告指出,由於去年住戶收入中位數急跌,連帶以「相對貧窮」制訂、按住戶人數劃分的貧窮線門檻亦錄得不同程度跌幅,五人住戶的貧窮線跌幅最顯著,下跌9.5%。一人戶每月收入不足4400元、二人戶月入不足9500元、四人住戶月入20800元以下,被界定為貧窮。

報告指出,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去年本港經濟嚴重衰退,勞工市場急劇惡化,失業率明顯上升,整體工資增幅減慢,基層家庭所受打擊尤為嚴重,如沒有政府適時的政策介入,貧窮情況難免會明顯轉差。

政府展望往後的貧窮情況,要視乎全球疫情變化及本地經濟復蘇進度,如能廣泛配合疫苗接種計劃和防疫措施,會為經濟快速回復正軌創造有利條件,並支持勞工市場的持續復蘇,從而為本港貧窮情況,特別是在職貧窮的問題帶來紓緩作用。

不過指出,需要留意在經濟恢復後,一次性的措施規模料將縮減,對計及所有選定政策介入項目後的貧窮指標會有影響。

另外,委員會通過了「醫療援助項目首階段計劃」、「資助合資格病人購買價錢極度昂貴的藥物」項目及「資助合資格的公立醫院病人購買指定的用於介入程序及在體內設置的醫療裝置」項目,2022/23年度的指標預算分別為13億9755萬元、2億8980萬元及819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