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陳堅峰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上星期已開始定期捕捉野豬的行動,會到有大量野豬出沒、曾傷人、對公眾構成傷害的地點,每月定期會有5次行動。

他表示,外界指新措施令野豬滅絕是誤會,澄清行動只針對習慣在市區出沒的野豬,不會捕捉郊區的野豬。他指出,部分野豬習慣在市區聚集及覓食、不怕人、會主動向人拿取食物,部分野豬已習慣在早上於市區出沒,對市民構成滋擾及危險,因此需要捕捉及人道毀滅。

陳堅峰表示,自2017年起已推行不同措施,包括「捕捉、絕育、放回」政策、教育公眾等,但野豬滋擾及襲擊市民的事件都有上升,所以現時推出新措施,以往的「捕捉、絕育、放回」等政策將會暫停。

被問到會否發出狩獵牌照予狩獵隊,陳堅峰表示不排除用任何方法解決野豬問題,現時主要用麻醉槍,但亦有考慮狩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