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上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差距持續擴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強調,90年代早期PPI升幅最高達到逾20%水平,目前PPI升幅並非歷史新高。至於上月PPI升幅擴大,主要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以及國內煤炭、金屬等部分行業供應偏緊影響。

付凌暉表示,受疫情和汛情等因素衝擊,上季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加上PPI升幅擴大,令內地經濟看似出現滯脹的表象。

他指,雖然國際能源價格上升帶來的輸入性影響仍持續,但國內各方面加大增產及增加供應的力度,從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領域價格情況來看,煤炭價格按月較明顯下跌,部分能源產品供應偏緊的狀況逐步改善,將有利經濟穩定增長,以及降低生產價格上升壓力,減輕PPI向CPI傳導。

他強調,目前PPI情況是短期衝擊因素造成,屬階段性狀況。內地工業和服務業市場供應仍較充足,相信CPI不具備大幅上升的基礎,預期經濟有望繼續穩定恢復,CPI將保持溫和上升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