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報告指出,2016至2018年期間錄得100宗兒童死亡個案是死於非自然,最多人死於自殺,涉及59宗。

委員會的自殺個案小組召集人鄧振鵬表示,有個案自殺前將信件交予同學保管,叮囑未有進一步指示時不要拆開,有關做法或可能錯失及早發現救回學童的機會。

被問到青少年如果遇上類似事件,或有同學曾向他們表達尋死念頭應該如何處理,他說,即使有關同學只是抒發感受,也是需要幫忙的高危個案,可能正面對很多痛苦的事,認為寧願提高警覺性,增加懷疑程度。

鄧振鵬又說,疫情下學童在學習上面對轉變和挑戰,例如改為上網課,難以專注學習,或長時間未能與朋友見面等,令他們有失落感,有機會影響學童心理。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鄒鳳梅說,學童自殺的原因可能涉及社會和身心理情況等,部分可能很突發,或有難以預計的原因存在。她認同委員會建議,需要加強多專業合作,不排除社工、老師和精神科醫生各自看到事件的不同面向,如果可以加強溝通合作,能更全面地檢視高危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