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6日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週透露,中國將針對市場主體需求制定政策,「適時降準」。市場估計,未來1到2週內,全面降準的機率很高。

據陸媒報導,李克強上週與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視訊時談及中國經濟形勢時,提到了「適時降準」,引發市場關注,降準時間點也成了各家分析機構研究的重要課題。

路透社報導,隨著中國各項經濟指標逐漸降低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正轉換至「穩增長」,因此目前被認為是降準的好時機。然而,僅靠降準並不能全然扭轉現況,未來仍須取決於財政政策的支持,以及房地產政策是否會進行微調。

報導引述開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陳曦指出,回顧歷史,李克強表示「降準」之後,只有一次落空,即2020年6月17日國常會,其餘的表態後均有執行降準。雖然這次表態並非在國常會,但此前有例可循,「我們認為未來1到2週之內,全面降準概率很大。」

陳曦並提到,在此之前市場認為不會有寬鬆貨幣政策的原因是10月降準落空。但10月降準落空有特殊理由,「一方面當時存在通貨膨脹失控風險,以及經濟下行但穩增長壓力不大,導致穩增長措施全面缺席,而不僅僅是寬貨幣缺席。」

報導提到,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本月全面降準的機率大增,同時置換部分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的機會更大。

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國央行針對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由央行提供資金,以調節金融機構中期融資成本,支持相關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貸款,目的為間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報導引述浙商證券分析說,藉由置換MLF可助商業銀行降低資金成本,進而利於降低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綜合融資成本。(編輯:周慧盈)1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