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斷瘧疾防治 世衛示警撒哈拉以南地區瀕爆發邊緣
(中央社日內瓦6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COVID-19疫情阻礙了瘧疾防治工作,2020年死於瘧疾的人數多出好幾萬人,尤以漠南非洲最為嚴重,瀕臨爆發瘧疾危機的邊緣。
法新社報導,世衛在一份新的報告中指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來襲之前,瘧疾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就已趨於穩定,但疫情使得長年對抗瘧疾上的進展為之倒退。
瘧疾小百科
- 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當被感染且具傳染能力的瘧蚊叮咬時,瘧原蟲會從蚊子注入人體。而輸血、器官移植、注射藥物不慎也可能導致感染。
- 潛伏期:隨瘧原蟲種類不同而有差異,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
- 發病症狀:感染瘧疾早期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最主要的症狀為發燒、畏寒及顫抖,接著冒冷汗
- 若沒接受適當的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預防方法:
- 出國前請先了解瘧疾感染危險地區。
- 服用預防藥物。
- 避免蚊子叮咬。
資料來源:疾管署
看更多
關閉
2020年全球估計有2.41億人感染瘧疾,比前一年多出1400萬人,而曾經迅速下降的死亡人數在去年激增至 62萬7000人,比2019年多出6萬9000人。
世衛表示,這些新增的死亡人數,約2/3與疫情期間瘧疾的防治中斷有關。世衛強調,真實情況「可能遠比數據更糟糕」。
世衛表示,早在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就預測,防治服務中斷恐導致2020年的瘧疾死亡人數高出一倍。
自本世紀開展以來,全球對抗瘧疾戰役取得穩定進展,到2017年,每年新增病例下降27%,死亡人數少了50%以上;但在疫情爆發之前的幾年中,這些數字陷入停滯。
尤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sub-Saharan Africa)情勢更加惡化,這裡囊括全球高達95%的瘧疾病例和96%死亡病例,其中約80%死亡病例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
世衛報告顯示,自2015年(世衛全球瘧疾戰略的基準年)以來,已有24國的瘧疾死亡人數增加。
報告說,在全球瘧疾病例數最多的11個國家中,感染人數從2015年的1.5億增至2020年的1.63億,同期死亡人數從3萬9000人增至44萬4600人。
世衛「全球瘧疾計畫」(Global Malaria Programme)負責人阿隆索(Pedro Alonso)博士說:「我認為我們正來到可能爆發瘧疾危機的邊緣。」「我們不僅沒有更進一步消滅瘧疾,反而讓非洲許多地區的情勢更加惡化。」(譯者:陳怡君/核稿:嚴思祺)1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