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法蘭克福/維爾紐斯9日綜合外電報導)立陶宛資深政府官員和產業組織人士告訴路透社,中國要求跨國公司切斷和立陶宛的關係,否則將被拒於中國市場之外,跨國公司因此被迫捲入這個波羅的海國家和北京當局的是非中。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上月維爾紐斯正式掛牌,北京當局隨後宣布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級。立陶宛執政聯盟去年11月同意支持其所形容台灣「為自由奮戰的人」,而和中國關係陷入緊張。

立陶宛和中國的直接貿易不多,但其出口為主的經濟是數以百計公司的據點,這些公司替跨國公司生產出口到中國的傢俱、雷射、服飾等產品。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enas)告訴路透社:「他們(中國)已向跨國公司釋放訊息,警告他們若使用來自立陶宛的元件和供應,他們將無法再出口到中國市場,或取得(中國的)供應。」

艾德梅納斯表示:「我們已經看到有些公司取消立陶宛供應商的合約。」

立陶宛工業家聯盟(Lithuanian Confederation of Industrialists)證實,部分向立陶宛供應商採購商品的跨國公司已經成為被中國鎖定的目標。

立陶宛工業家聯盟主席賈努維丘斯(Vidmantas Janulevicius)告訴路透社:「我們本週首次看到中國直接向一家供應商施壓,要求取消立陶宛生產的商品。過去,我們被警告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現在已成為事實。」

「對我們來說,最令人痛苦的是,那是家歐洲公司。」他說的是那家跨國公司。

「很多立陶宛商家是這類公司的供應商。」

一名資深政府官員告訴路透社,立陶宛政府計畫成立一個基金,以保護國內企業免於受到中國報復的衝擊。

這位官員表示,政府現正在和可能會受到立陶宛和中國爭端波及的企業進行會談,討論可能的金援,像是貸款等等。

立陶宛也向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尋求奧援。

立陶宛本週稍早致函歐盟執委會高層,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信件內容,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尋求協助譴責中國當局。

信中提到:「歐盟層面有必要做出強烈反應,以便向中國釋出信號,也就是出於政治動機的經濟壓力是不可接受,也不會被容忍。」

歐盟執委會發表聲明回應,歐盟已準備好力抗對任何成員國施加的各類政治壓力和脅迫行為。

「中國和個別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係發展,會對整體歐盟和中國關係造成影響。」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enas)表示,中國當局也阻止對立陶宛的出口,像是停止對立陶宛從中國的進口提供出口信用保證。

「這已對食品、雷射、原物料、藥品、家具和服飾等商品造成影響。」

艾德梅納斯強調:「我們不會向壓力低頭。我們決定稱呼台灣為台灣,是立陶宛所決定,而非北京。」(譯者:劉淑琴/核稿:陳政一)11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