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P3實驗室門把桌面驗出病毒 初步確定感染非鼠咬導致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1日證實中研院P3實驗室內的桌面、門把都驗出病毒,不排除確診個案是在緩衝區域穿脫防護衣造成感染。圖為中研院發P3實驗室。(圖取自中研院網頁www.ibms.sinica.edu.tw)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陳婕翎台北11日電)前中研院實驗室人員染疫案,恐為實驗室內交叉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證實在實驗室內的桌面、門把都驗出病毒,但目前病毒量已偏低,所幸實驗室外環境都陰性。
前中央研究員P3實驗室人員日前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案16816),疑在實驗室遭感染,今天確定感染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
P3實驗室小百科
- 生物實驗室依危險程度由低至高可分成P1至P4四個等級,P1實驗室最單純,設有實驗工作台及洗手槽等,而P3實驗室則是操作第三級危險群微生物實驗室,不僅須設置高壓蒸氣滅菌器等外,實驗室還需具負壓定向氣流,以避免病原菌外洩。
- P3實驗室可操作的感染性生物材料為造成人類嚴重或潛在致命疾病的生物,因此所有移出實驗室的物品都必須進行除污,實驗室研究人員也需受過專業訓練,在個人裝備防護上,不論著裝或卸裝也都有SOP。
- 衛福部統計,國內共有18間P3實驗室,中研院在SARS疫情後新建2座P3實驗室,一座在基因體研究中心、一座在生醫所。與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實驗工作內容包含病毒培養,以及協助中和性抗體、快篩、藥物、疫苗等研發。
看更多
關閉
根據疫調,這名個案10月、11月間曾2度遭實驗鼠咬,被外界認為是可能感染源。
中研院學術及儀器事務處處長陳建璋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最新調查,該名個案11月遭鼠咬的當天操作的是Alpha攻毒的老鼠,實驗室同時有另外2人分別操作武漢株及Delta株的老鼠,有可能是在某個環節出錯,導致P3實驗室內交互感染。
不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3人都在隔離當中,只能分頭詢問,必然需要時間,至少初步確定不是鼠咬導致感染,另也不排除是在緩衝區域穿脫防護衣造成感染。
陳時中說,事發過後,專家團隊已進駐採檢環境,確定在實驗室內的桌面、門把都驗出病毒,但因距離當時已有一段時間,Ct值高、病毒量偏低,後續會盡量嘗試進行基因定序,所幸實驗室外環境全數都是陰性;另外,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說,今天上午已採檢院內下水道。
此外,該實驗室究竟做什麼研究、使用哪一隻Delta變異株,也備受外界矚目。
廖俊智表示,主要是做疫苗方面的研究,疫苗則是由疾管署分讓提供的;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研院申請分讓病毒株是5月初從境外移入病例身上搜集到的病毒株,至今也僅提供這一隻Delta病毒株給中研院,與國內後來造成本土感染的Delta是不同株。(編輯:卞金峰)1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