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Omicron如鬼靈精搗亂 耶誕變抗疫壓力測試
中央社駐紐約特派員尹俊傑/12月26日
美國童書作家蘇斯博士(Dr. Seuss)筆下,渾身綠毛的鬼靈精(The Grinch)見不得人好,想盡辦法偷走耶誕節,簡直可以跟COVID-19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作伴了。
如同鬼靈精,Omicron鬼鬼祟祟地搞破壞,等到人們一覺醒來發現天下大亂,為時已晚。但與鬼靈精在故事結尾良心發現不同的是,Omicron會一直扮演反派,耶誕與跨年旅遊、親友聚會熱潮過後,美國原本就不樂觀的疫情可說是「剉咧等」。
時間倒轉半個月,11日適逢紐約市耶誕老人大集會(SantaCon),街道上處處可見戴耶誕帽、穿紅色毛衣的紐約客,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大家臉上洋溢久違的燦爛笑容,似乎都拋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顧慮,耶誕節還沒到就令人感受到濃厚的節慶氣氛。
正如暑期席捲全美的Delta變異株,Omicron的到來提醒大家「別高興太早」。
接下來一週,令人憂心的新聞接踵而至,紐約市COVID-19確診率在3天內翻倍、檢測站前大排長龍、應景的「耶誕奇觀秀」(Christmas Spectacular)演出季提前結束、百老匯多齣劇作場次取消、美國職籃NBA多場比賽延期、北美職業冰球聯盟NHL賽季喊停。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日公布,Omicron占全美COVID-19確診病例73%,僅數週便躍居境內主流病毒株,傳播速度遠快於Delta變異株。
一年前此時,COVID-19疫苗剛問世不久,各界滿心期待這場傳染病大流行能早日落幕。如今美國再陷疫情漩渦,大量民眾雖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甚至打了加強針,突破性感染仍與日俱增,就算患者以輕症居多,原本應該充滿歡樂的耶誕佳節依舊變調。
平安夜走在曼哈頓街頭,平日喧囂的城市宛如空城,不是因為民眾都躲在家中,而是許多本地人早已出城與親友團聚。洛克斐勒中心、時報廣場等熱門景點依舊遊客如織,忙著打卡、拍照,顯見許多外地人仍無畏疫情升溫,按原訂計畫造訪紐約。
只不過,曼哈頓中城幾個相鄰的景點人氣有如天壤之別。
洛克斐勒中心的巨型耶誕樹周遭如往年人潮洶湧,附近商家顧客絡繹不絕。但緊鄰的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因「耶誕奇觀秀」演出喊卡,只見路人行色匆匆路過,不見以往在外排隊等候入場的大批觀眾。
而在時報廣場,迪士尼專賣店和一旁的COVID-19檢測站都大排長龍,街頭藝人吸引大批觀光客圍觀。但從街角轉進小巷,停演熱門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的理查羅傑斯劇院(Richard Rodgers Theatre)一片冷清,只有失望的觀眾進售票處退票,有如百老匯9月恢復演出後再受疫情打擊的縮影。
但與去年3月百老匯全面熄燈時相比,紐約這回抗疫手段有別,政府干預明顯減少,不再以經濟代價高昂的封鎖措施對抗Omicron變異株。
COVID-19疫苗問世後,顧及民意的政治人物愈來愈不願意為防疫下達嚴厲封鎖令。美國總統拜登21日再三強調,現在與去年3月疫情爆發時情況不同,美國不會重回封鎖局面。
這場抗疫之戰延續近兩年,人們早已倦怠,渴望重拾往日生活樣貌,加上美國高度崇尚個人自由,許多人寧願冒著染疫風險也不想再錯過歡樂時光,Omicron壓境下疫情迅速回溫並不令人意外。
紐約市歷經疫情爆發初期慘痛教訓,一年多來積極防疫,是美國少數同時要求公私部門員工接種COVID-19疫苗的城市,民眾進餐廳內用、光顧戲院等娛樂場所都要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搭乘地鐵、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須戴口罩。
可惜好景不常,紐約防疫如此慎重都會遭Omicron攻陷,在在顯示與病毒共存並非紙上談兵,過程需要「繳學費」。
近幾天,全美大量航班因太多機組員染疫而取消,航空交通大亂。歲末年終人力吃緊,醫療、運輸、清潔、雜貨店等民生必需領域從業者更顯珍貴,紐約州為避免相關服務開天窗,不得不仿效英國,縮短COVID-19疫苗接種者確診後的建議隔離天數,成為全美率先做出如此決定的州之一。
在台灣等疫情平穩的地方,COVID-19患者沒有「隔好隔滿」似乎很難令常人理解。但在美國等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地方,人力短缺問題棘手,經濟與公共衛生之間求取平衡,Omicron正好帶來一次壓力測試。
這次測試結果如何,預計數週後才會有解答。可以肯定的是,全球COVID-19疫苗分配不均,新型冠狀病毒隨染疫者增加持續變異,Omicron不會是最後一個打亂民眾生活步調的變異株。這個冬季美國等歐美國家因應疫情回溫的結果,將是後疫情時代邁向與病毒共存的重要參考指標。(編輯:周永捷)11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