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观点:中国总理再提“适时降准” 12月央行降准置换MLF概率较大
路透上海12月4日 - 中国总理李克强周五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很可能在本月正式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的概率较大,且全面降准概率大于定向降准;但仅靠降准并不能扭转经济下行周期,未来还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房地产政策是否会进行微调。
以下为分析师观点汇总:
--开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 陈曦:
回顾历史,李克强总理表示“降准”之后,只有一次落空,即2020年6月17日国常会,其他历次表态之后均有降准落地。此次表态虽然并非国常会等场合,但此前也有先例可循。我们认为未来1-2周之内,全面降准概率很大。
市场此前之所以认为不会“宽货币”,是10月降准落空之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线性外推。但我们认为,10月降准落空有特殊的理由,一方面当时存在通胀失控风险(动力煤为核心的大宗飙涨,而保供之后早已解除),以及经济下行但稳增长压力不大(2021年GDP目标必然能实现),导致稳增长措施全面缺席,而不仅仅是宽货币缺席。
7月的全面降准远超市场预期,也表明“宽货币”早已开启。未来全面降准落地,乃至降息出现,并不意外。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债牛重启”继续,预期明年一季度10年国债收益率将下行至2.6-2.7%。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 周浩:
其实大家之前都认为如果有降准可能就是年底之前,保跨年流动性、稳经济的因素都有。当然也会考虑有一个对冲恒大(事件)的问题,恒大的事情还是对市场有很大的冲击的。12月MLF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有松动下调的可能性。
--浙商证券 李超宏观团队:
12月央行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概率较大,且全面降准概率大于定向降准。我们认为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正在切换至稳增长,当前通过降准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正当其时。
当前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仍需要进一步引导下行,而通过降准置换MLF帮助商业银行降低资金成本,进而利于向资产端传导,为实体部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一季度重点关注“四箭齐发”宽信用,即四个领域信贷有望放量:制造业贷款、减碳贷款、基建贷款、按揭贷款,预测2022年一季度社融当季新增规模可达11.3万亿,将是历史社融季度增量峰值。
对市场的影响,降准短期利好利率债,维持此前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探至2.8%左右的观点,但在宽信用预期下,预计后续利率下降至2.8%后可能反弹。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
我们认为很可能在本月正式降准。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剧之际,投资者应当关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宽松信号。下一个值得重视的时点是2022年1月中旬在农历新年前,届时国务院以及主要部委在年度工作计划会议中可能会出台小幅宽松政策,央行也可能增加流动性投放。到2022年3月,全国两会将公布2022年的预算及其他主要经济政策基调。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高级副总裁 王正国:
历史经验上,国务院对降准的“指示”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政策措辞上,本次国务院使用了“适时降准”,同今年7月时的措辞类似。
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至5%以下,叠加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扰动信贷需求的背景下,降准具有其合理性。但回顾7月降准以来的债券市场,整体呈现低位震荡走势,趋势并不明显,先前收益率的下行主要来自于降准对市场情绪面的影响。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张智威:
李克强总理表示适时降准,这符合市场预期。但仅靠降准并不能扭转经济下行周期,经济周期的未来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及房地产政策是否会进行微调。
相关背景:
--中国恒大周五晚间发布无法履行担保责任公告后,广东政府当即约谈其实控人许家印。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一行两会”亦罕见同时发声,敦促境外发债企业及其股东妥善处理自身债务问题,积极履行偿债义务;强调恒大事件不会对银行保险业有负面影响,将合理发放开发贷;对资本市场外溢影响亦可控,支持房企合理正常融资。
--中国11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如预期连19月持平,继续追随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稳势。分析人士认为,LPR续持稳显现稳货币取向未改,亦反映央行认可当前信贷市场利率水平;同时在商业银行净息差仍处低位,且近期市场利率小幅上行背景下,银行下调LPR报价动力不足。
--中国总理与企业家的座谈后,央行随后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面对复苏的形势,中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实现“六稳”、“六保”难度在加大,诸多研究机构正试图从中找出政策松动的蛛丝马迹。
--尽管中国正经历新一轮新冠疫情的散点暴发,但随着双控政策力度放缓、终端物价上涨等,10月中国工业和消费表现优预期改善;不过1-10月投资增速创年内新低逊预期,也提醒经济出现企稳迹象的同时仍有下行风险。分析人士预计,稳增长措施将温和展开,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大概率在4%左右。
--中国10月CPI与PPI同比增速超预期双升,其中CPI受季节性及成本端的传导影响下开启“上行模式”升至13个月最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高位助推PPI同比再上台阶至逾26年高位。分析人士认为,成本端的传导效应将持续扩散,通胀压力在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