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一周走势回顾
以下为路透中文新闻为您整理的12月13日-17日当周中国金融市场摘要:
汇市:
--人民币兑美元当周微跌0.06%,延续上周跌势。本周全球主要央行相继展现“鹰姿”,美联储宣布加快缩减购债并暗示明年加息三次,英国央行则意外打响加息第一枪,欧洲央行亦谨慎缩减,美元指数冲高后回落;但在中国监管层释放不希望汇率过快升值信号后,人民币整体波动不大,短期料继续保持区间震荡态势。
公开市场操作:
--中国央行当周延续百亿逆回购操作,进入12月后这一操作模式已延续13日;因周三降准,央行缩量续做MLF(中期借贷便利)并无意外,单周公开市场全口径净回笼4,500亿元。不过5,000亿的MLF操作规模稍超预期,在充分呵护年末流动性的同时利率依旧不变,央行在政策节奏上仍保持定力。
分析人士并指出,经济基本面压力不减,货币政策还将持续提供必要的支持。本次MLF降息预期落空,从为实体减负的角度来看,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先降息可能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此外央行12月LPR将于20日发布。路透调查显示,尽管本月MLF利率依旧稳如磐石,但在年内二度降准令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下降后,LPR降息预期急剧升温,超过七成的受访者预期本月LPR报价将下调。
债市:
--中国债市当周经历了降准实施和MLF续做等事件,整体也未脱离震荡走势,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周变动幅度不到5个基点(bp)。目前市场对12月LPR下调预期高涨,都在翘首以待20日的结果。
票据:
--中国票据市场当周转贴利率加速跳水,年末机构为冲规模疯狂“内卷”,在全力抢票后,明年一季度到期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承兑(国股)票据转贴利率已降至0.01%的“地板价”,半年票跌破1%,足年国股票亦大跌近50个基点(bp)至1.50%附近。
交易员指出,实体经济疲软继续抑制信贷需求,银行又倾向于将贷款投放更多挪至明年初,争取“开门红”,两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银行为填充信贷规模,票据成为“香饽饽”被竞相争抢,预计年底前转贴利率低位运行格局难改。
股市:
--中国股市沪综指当周0.9%,结束了此前连续五周的上扬态势。由于缺乏强力的催化因素,指数在3,700点关口遭遇阻力,中美关系紧张也拖累了市场情绪。
本周新能源和半导体等高成长方向股票跌幅居前,白酒板块也在政策利空压制下持续回落。
分析人士称降准等各类稳增长宽松讯号有利于提振股票市场,但行情仍将以结构性行业轮动的姿态展开,全面走牛的条件尚不具备,预计后市沪综指仍将在3,700点附近震荡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