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021 - 10:32

港府致力推动年轻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但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兴趣到大湾区全职工作的青年,占受访者的12.5%,以净值计,比率较2019年秋天时轻微下跌1.3个百分点;表明没有兴趣的,比率高达82%。

民间智库MWYO青年办公室委托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于5月至7月期间电话访问一千名18至34岁的香港青年,结果发现,有兴趣到大湾区工作的青年比前年反修例运动期间进行的同类调查更少,调查人员认为,青年对到大湾区工作兴趣缺缺与他们对中国内地的生活质素和自由民主的负面观感有关。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中国「民主法治」的观感最差,净值是「-87.4」百分点,较前两年的同类调查再差了2个百分点;次差的是「信息自由」,评分净值是「-77.9」百分点;而「食物安全」的观感亦录得「-71.4」百分点的更差纪录。高级研究员黎卓然建议,增加青年实习和交流计划,以加深他们对大湾区的认识,包括给予每年上限2000港元的资助,以及推出工作假期计划等。

调查又发现,收入较高群组,例如企业中高层较愿意到大湾区就业,因为他们有丰富经验,认为大湾区能吸纳他们或可提供较佳发展机会;另有超过七成受访青年不同意「大湾区就业是香港青年未来趋势」这看法,比例较前上升;智库指出,「青年」 因素的影响力正渐渐减退,促请当局把目标考虑到「跨越至青年后」,又或以具中国工作经验的青年人为目标。

另外,调查显示,对到大湾区工作有兴趣的青年中,有四成倾向经香港企业派驻该区,只有不足两成人希望直接受雇于中国企业,研究员陈朗轩指,这反映他们视大湾区为跳板,长远希望可回流香港,建议当局加强大湾区人才循环,即推动青年「出口」到大湾区及「回流」香港的政策建议应双管齐下。

事实上,港府今年推出涉款逾三亿港元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成效受到质疑。根据计划,当局设二千个名额鼓励和支持青年人到大湾区的中国城市工作,但截至6月底的半年内,有377间企业提供2887个职位空缺,至7月时入职的只有440人,即计划配对成功率不足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