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香港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30.2%差过港英治下 评论指对新制投不信任票
北京大肆改革的新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束,即使加入新增让居于中国大陆的港人投票,才有135万人在地区直选中投票,投票率为30.2%,是自香港于1991年有直选以来的历史新低;参与民意调查的学者陈家洛认为,这会影响换届选举的认受性和公信力;另外,功能组别的投票率亦偏低,过往采用个人票的七个专业组别投票率更创历史新低,建制派的刘兆佳承认,这显示社会精英不接受新选举制度,意味他们会与北京处于紧张关系;而陈家洛则认为,这是对制度投下不信任票。
不过,香港建制派仍认为,30.2%的投票率已属不错,相信符合北京意愿;亲北京传媒更是以头版头条标榜由北京控制的选举委员会界别的投票率有98%。新华社则以「快评」表示,超过100万名选民投了票,「用实际行动粉碎了一些外部势力针对选举的谎言与污蔑,表明了真正的人心所向」,并以「踊跃」形容港人投票的情况。
另外,特首林郑月娥今(20日)早在离港赴京述职前,仍然不愿评论投票率,但强调是次选举已达致「爱国者治港、和选举安排妥当的目标,至于「深化」港人认识和认同「完善」的选举制度这目标,则仍须努力。她响应投票率较以往低时表示,如果高投票率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甚至有部分候选人藉此争夺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以及社会两极化,有如前年所见的「黄蓝分野」,这并非值得认同和开心的高投票率,甚至不是令社会迈向民主发展的高投票率。
新香港立法会选举昨日在没有传统主流民主派参选、流亡海外民主派人士呼吁抵制及选民冷漠的情况下举行,结果,选民虽有447万人之众,但投票率除了在头三小时之外,其余各时段的投票率均较2016年的上届选举低,多个票站大排长龙、越夜越多人的场面不再复见,反而是当局期望「谷票」的免费乘车优惠令不少港人趁机郊游或购物,以致车站人龙不绝,商场和景点亦有人满之患。
专业界别投票率急降 刘兆佳料香港专业与北京的关系会紧张
到了今日凌晨,港府宣布各界别的临时投票率,当中,地区直选有135万人投票,投票率是30.2%。但若扣去新增让居于中国的港人往边境票站投票的1.75万票,投票率只有29.8%,未能达到建制派人士设定的三成投票率。即使不扣除边境投票,今届立法会选举的直选投票率亦较2016年选举的投票率低28.08个百分点,即投票人数几乎减少一半。而与过往历届相比,亦属最低,包括香港回归中国前的1991年立法局选举,当年的直选投票率有39%;与回归翌年的1998年立法会地区直选有53.29%投票率相比,更是有天渊之别。香港回归后,投票率最低的是2000年43.56%,而最高则是2016年的58.28%。
功能组别方面,21.88万名选民中,有7万余人投票,投票率为32.22%,较上届选举的74.33%投票率大降42.11个百分点。各组别中,以公司票或选民人数少的组别的投票率较高,例如投票率最高的,是新增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界别的商界(三),288名选民中,只有3人没有投票,投票率是98.96%;次高是把个人票改为公司票的科技创新界,选民人数由逾万人急降到今年的73人后,投票率为98.63%;其次是不少非界别人士可以成为选民、投票率一向甚高的渔农界,投票率为98.27%。不过,采用个人票的组别的投票率则全线告跌,当中,社会福利界(19.41%)、教育界(29.02%)、医疗卫生界(医学界及卫生服务界合并而来,29.56%)、会计界(30.45%)、法律界(33.59%)、建筑测量界(38.28%)及工程界(49.1%)的投票率均由上届的七、八成高点骤降至历史新低。以社福界为例,2016年的投票率是83.65%,即今届投票率只及上届的两成三。
至于选民人数最少、议席最多、拥有四十席的选举委员会,其投票率最高,达98.48%,只有22名选民没有前往投票,当中包括宣称因病缺席的前特首董建华。
不时就选举进行民调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总监钟剑华表示,对只有三成的投票率不感意外,这在次前该所进行的民调已可预见,当中,市民对选举的冷漠是历年仅见,而高官呼吁、警力部署等消息更对选民的投票意欲有负面影响。参与民调的浸会大学政治学者陈家洛更直指,市民利用免费乘车到郊野公园,投票站则门庭冷落,便已看出人心所向,对港府来说无异是讽刺。 建制派评论员袁弥昌分析,投票率低的原因包括直选议席大减,候选人减少令较少人发动选民,非建制派支持者不出来投票;选举没有意识形态之争,对抗减少亦令选举热度消散。他认为,三成投票率对一个新制度来说已是不错的成绩,亦相信这投票率已符合北京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