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德中关系回顾 - 柏林飞鸿
2021年的德中关系走过了什么历程?有哪些风风雨雨?下面就2021年德中大事做一回顾。
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下,德中两国2021年缺乏文化和人际交往,高层领导人互动也不如以往频繁热闹。但德中经济往来继续强劲,德中关系在默克尔和12月上台的肖尔茨的领导下,走过了较为平稳和继续合作的一年。
2021年的德中高层互动全都通过电话和视频来进行。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了电话。他提出与德国和欧盟扩大合作,但需要“排除干涉”。因为就在三月间,欧盟对中国在新疆侵犯人权的行为实施了制裁。北京政府立即对德国和其他欧洲政客、专家和机构采取了反制裁措施。欧中关系有所紧张。
四月底,德中第六届政府磋商会议通过视频方式举行。双方就共同抗疫达成一致。但在人权问题上继续存在分歧。五月份传出消息,默克尔力促的欧中投资协议在欧盟委员会无法通过,从此搁浅。但默克尔继续对华友善。六月中旬,德国媒体报道说,中国推出了《反外国制裁法》,让遵守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惩罚措施的在华外企面临法律后果,这引起了德国工业界的忧虑。七月初,德国媒体报道说,在疫情影响下,中国超越德国,成为机械设备世界出口冠军。
就在德国对华友善的同时,美国继续对中国强硬。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被德国媒体视为是美德重新友好的一个标志。但美德在多个问题上继续存在分歧。在对华政策上,美国要求盟友象自己一样强硬。但默克尔明确表示,美德战略在对华政策上不会完全同步。德国在2021年也始终没有跟随美国抵制中国。
八月初,德国军舰“巴伐利亚”号驶往印太地区,理由是要和盟友共同维护自由世界秩序,反对中国在南海的权力追求。台湾对德国军舰出航表示欢迎。中国则于九月中旬拒绝德国军舰访问上海,理由是缺乏信任。
9月26日,德国举行国会大选,社民党获胜。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惨败,成了在野党。10月13日,默克尔通过视频向习近平告别。习近平积极评价默克尔在任内为推动中德,中欧关系所做的贡献,赞扬她是中国的老朋友。
社民党籍总理肖尔茨12月8日上台,习近平第一时间表示了祝贺,并且在圣诞前夕和肖尔茨通了电话,讨论深化双边关系。习近平同时希望,德方保持由最高层决定对华政策的传统。这与中国对德国绿党籍新外长贝尔博克不满有关。在各党派中,绿党对中国人权的批评最为严历。贝尔博克在大选战中便多次朝中国开炮。在即将出任外长时,她发出了抵制新疆产品和北京冬奥的呼声。但贝尔博克方刚上任,社民党就发话说,对华政策是总理府的事务。肖尔茨在担任汉堡市长期间,曾大力扩大汉堡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德国媒体认为,肖尔茨会继承默克尔的对华友好和务实政策。
在人权问题上,中国继续受到德方多方批评,尤其新疆人权问题和对香港的民主限制受到诟病。但双边经济发展仍然强劲。中国继续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三大汽车品牌大众、宝马和戴姆勒全都在中国继续红火。德国铁路也扩大了对华业务。
对2022年的德中关系,人们可以作何期待?在肖尔茨的领导下,估计德国会继续倚重中国,促进德中合作。但由于贝尔博克和肖尔茨在对华立场上有分歧,德中关系不会像在默克尔时代那么平稳,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可能会带来波澜。但明年也是德中建交50周年,中国视德中关系为欧中关系的领头羊,对德国也十分重视。为庆祝建交50周年,德中双方完全有可能将双边关系推向又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