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疫情間近半數家庭收入跌 團體促建失業支援制度
基督教服務處的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市民的家庭收入曾在疫情期間下跌,其中超過4成人在疫情期間曾經借貸。
調查在今年9月至10月進行,以問卷訪問近600人。近半數受訪者的家庭收入曾在疫情期間下跌,平均減幅近4成,當中更有家庭收入減少9成或以上,而最低收入狀況平均維持8.5個月。
在收入下降的受訪者中,有4成人在疫情期間曾經借貸,平均借款約7萬7千元,最高借貸金額達40萬港元。在收入下降的受訪者中,只有不足半成人申請綜援,其他受訪者不申請綜援的原因主要是不符合申請資格及程序繁複。
基督教服務處表示,調查反映市民在疫情期間積累的財務問題需時恢復,現行綜援制度未能即時紓解失業人士的困難,建議容許市民提取強積金應急,並加強辨識經濟困難組別及提供支援,又希望政府有時限性地放寬綜援申請門檻,建立失業支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