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港交所亞洲綠色峰會時表示,過去數年綠色金融發展受不同層面的投資者帶動,包括主權基金、機構投資者及退休基金等。他又指,今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債券有爆炸式增長,當中60%綠債由內地發行人發行,他認為有很大潛力。

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在同一場會議上表示,銀行幫助企業尋找合適綠色方法,包括綠色債券及綠色貸款等。他提到,至2030年,可持續金融可為銀行業至少帶來12萬億元的新收入。他亦警告,若果不就可持續方面尋找共同目標,至2050年,亞洲或面臨2.8萬至4.7萬億元的生產總值(GDP)損失,至2070年製造業、零售及旅遊業亦會面對數以萬億元計的損失。

廖宜建提到,漂綠是綠色金融風險之一,正就這方面加強工作,形容合規工作不易。他又相信,稅務優惠對綠色發展是有用的催化劑。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聯席主管兼瑞銀香港區主管及行政總裁盧彩雲指,家族辦公室及基金經理對可持續金融興趣顯著增加,現時人人想推出ESG基金,但監管機構如何加強投資者信心,強調有關框架的重要性。她又說,ESG人才明顯短缺,政府、銀行及機構對這類人才都有需求,又認為可以設立ESG證明,以推動香港成為可持續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