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周四公布定價、周五上市的商湯集團,因應美國財政部將集團列入制裁名單,決定延遲全球發售及上市計劃,但強調仍然致力盡快完成上市計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說,市場原本期待商湯能成為新股焦點,帶動市場氣氛。不過,投資者本身擔心商湯會受美國制裁影響,認購反應較為一般,煞停上市令新股氣氛雪上加霜,同期招股的其他新股反應亦冷淡。

張智威認為,商湯作為人工智能公司,本應享有較高估值,但經歷制裁事件,若果重新上市,估值或會出現折讓,折讓幅度要視乎當時市況等因素。

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預計,未來或會再次出現類似事件,軍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行業將會是受制裁的高危板塊,但相信這類公司仍會繼續來港上市,因為在中美關係惡化的情況下,香港的窗口角色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