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众举手问傅雷家书,大概是苦笑吧,傅聪说“其实我已经七十多岁了。”」

特约撰稿人 焦元溥 发自台北

华人钢琴家傅聪因感染2019冠状病毒于当地时间12月28日在英国逝世,终年86岁。
华人钢琴家傅聪因感染2019冠状病毒于当地时间12月28日在英国逝世,终年86岁。网上图片

在傅聪录制的诸多唱片中,德布西《版画》与《映像》这张,或许最为特别:在第一轨音乐开始前与最后一轨音乐结束后,各有九至十秒的空白。这既像中国绘画的留白,更代表音乐自寂静中来,又归于寂静。

如果我能效法,那么上述文字,该由浅灰转成暗黑,在本文尾语又渐渐淡去。

若不曾开始,也就无所谓结束。

因为这其实是没办法写的文章。

作为钢琴家,傅聪在1955年萧邦大赛上的演奏,至今仍是佳话。同为参赛者的匈牙利钢琴名家瓦萨里(Tamás Vásáry,1933-)在访问中说:“我到现在都还清楚记得当年傅聪的演奏——那是我听过最美的萧邦马厝卡,众多竞争者当中我觉得他最称得上是具艺术性的钢琴家。我那时写信给家人,20页的信里有19页都在谈傅聪的演奏。所以音乐哪里有国界或学派的分别?我听过最好的波兰音乐,可出于一位中国人之手。”2005年萧邦大赛冠军,波兰钢琴家布列哈齐(Rafał Blechacz,1985-),论及萧邦民俗风作品诠释,也提到这位前辈:“有些钢琴家即使不是波兰人,像是傅聪,一样能掌握到马厝卡与波兰舞曲的精髓,所以重点仍在敏锐度,这才是进入作品逻辑和作曲家的情感,并以新颖方式重现的关键。”

出身与家学不能解释的

由于晚年少在国际乐坛演出,傅聪逐渐淡出西方爱乐者的关注。然而在音乐界,他仍是广受尊崇的传奇大师。萧邦大赛请他回去评审,伊莉莎白大赛更常邀他担任决赛评委。以他不经营比赛(不是所谓的“比赛店老板”)、不搞比赛政治,仍能长期受邀,不难想像其地位。傅聪未担任固定教职,却是诸多钢琴家追随、请益的对象,特别是那些音乐注重思考又别具个性的晚辈。俄国钢琴家列夫席兹(Konstantin Lifschitz,1976-)用“美梦成真”来形容他与傅聪的学习,对德奥曲目特别有钻研的法国钢琴家盖伊(François-Frédéric Guy,1969-)与波兰/匈牙利钢琴家安德谢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1969-),也都曾和傅聪研习,盖伊更视傅聪为“导师与音乐上的父亲”。傅老师虽然每日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却也热心提供建言,家中总有自各地来访的学生与后进。天才横溢的美国钢琴家泰森(Andrew Tyson,1986-),则说他在寇蒂斯音乐院求学时,印象最深的大师班,就来自傅聪。

能谈,也能弹,傅聪的演奏,首先有与生俱来的清丽斯文。听他在萧邦大赛的演奏,或是其早期唱片与现场录音,都能让人惊叹这是拥有罕见非凡品味的音乐家。如此气质无可解释,只能以天赋称之。当然他家学深厚,从小浸淫于文艺,但这不能理所当然地解释其俊逸典雅的音乐,毕竟也有出身于类似环境,气质却大相迳庭的演奏家。即使他日后演奏风格逐渐改变,格局渐大、感受日深,他的句法始终隽永,连最小的装饰音,都能感受到那自然却讲究的格调。

以他不经营比赛、不搞比赛政治,仍能长期受邀(国际比赛评委),不难想像其地位。他未担任固定教职,却是诸多钢琴家追随、请益的对象,特别是那些音乐注重思考又别具个性的晚辈。

华人钢琴家傅聪,拍摄于1965年。

华人钢琴家傅聪,拍摄于1965年。图:wikipedia

天赋并非一切,也可能随时间耗损。傅聪之所以能成一家之言,仍在于后天的学习。他的演奏总有恢弘格局,而这出自鞭辟入里的和声分析。敏锐的听觉固然大有帮助,细腻解析才是关键。以萧邦夜曲为例,如果只看旋律如何缱绻萦绕,乐念难免失之琐碎。但萧邦可以数小节停在同一和声,也能在二三小节内频繁转变和声,若能掌握和声的收放张弛,就能在浪花之下见到波浪,甚至潜伏其下的海流,而这正是傅聪的演奏。都说他的弹性速度神奇,除了不可言说的天赋,其实道理就在此矣。然而对于和声,傅聪不只能掌握大脉动,也能处理小细节。曲中所有借由“同音异名”而做的转调或转折(举例而言,在钢琴上升A与降B是同一键,作曲家可以透过巧妙设计“移花接木”,开启和声变化的巧门),或音色变化、或层次设计、或轻重暗示,傅聪都会做出处理。听者不尽然“听得惯”或者“听得懂”(我小时候就常困惑),但其演奏绝对有道理,而且是根著作品本身的道理。

这道理,其实也是过往德奥传统最深邃扎实的诠释理路,能从韩德尔、巴赫一路推展至布鲁克纳与马勒,也不限于国籍与种族。例如萧邦出身波兰,论及作曲技法,仍属此一传统。傅聪的演奏曲目,也几乎都在这传统的理路之中。只是精于此传统的人也不在少数,傅聪之特别,在于他不只有大格局,更有开阔的天地观,甚至宇宙感。诠释由和声出发,也能挥洒出辽阔视野的大格局音乐家,指挥巨匠福特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1954)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傅聪发挥最好的作品中,其表达与境界,完全能和福特万格勒的指挥艺术相提并论。比方说,他在萧邦《第四号叙事曲》弹出直指浪漫主义核心、真正的战栗恐怖,也能让《船歌》如驶天河、成为悠游大千世界的史诗。在一般已习于“电影配乐化演奏”的莫札特《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傅聪指下竟是天宽地阔。不只弹出声部层次的微妙细节,他兼任指挥,果然也点出乐团中的和声隐语,诠释丰富立体且有情感纵深,可谓振聋发聩,让人惊觉一般印象实为视而不见。钢琴家中另一曾给我如此感受的,是鲁普(Radu Lupu,1945-)晚期的演奏。那格局之大,乐念之丰沛,让我甚至觉得他无须“奏完”,仿佛只要弹了乐句开头,音乐就自动完成。

这道理,其实也是过往德奥传统最深邃扎实的诠释理路,能从韩德尔、巴赫一路推展至布鲁克纳与马勒,也不限于国籍与种族。傅聪的演奏曲目,也几乎都在这传统的理路之中。

古典精神与细节

然而如此大格局,真能“装进”所有他演奏的乐曲?我猜傅聪若闻这等质疑,大概会笑说“乐曲格局就是如此,只是一般人把它做小了”。但就结果来看,傅聪的诠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和作品风格没有扞格,不至过度解释。除了他的诠释由和声出发,我认为这还能归功于两项特质。

其一是古典精神。无论是先天对风格有灵敏掌握,或是透过后天学习养成,傅聪的演奏总能平衡古典与浪漫。所谓“演奏莫札特当如演奏萧邦;演奏萧邦当如演奏莫札特”,说的即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为何傅聪的莫札特与萧邦同样出类拔萃,乐界能以“legend”称之。我也想添上海顿:这是傅聪晚年著力最深的作曲家,而我认为他将海顿键盘作品弹出史无前例的趣味、优美、深刻与诗意,即使一般人不会把后三者认为是这些作品的强项。听他2009年录制的海顿专辑,慢板乐章都充满不可思议的绝妙灵性,快板也轻松诙谐,庄重但又青春。以此比对他在1950与1960年代的演奏,听那优雅句法,你能辨认出这是同一位演奏者,但他在海顿《F小调变奏曲》所展现的精神幅度与细节掌握,又远胜昔日的自己。

1994年11月21日,傅聪在香港的钢琴演出。

1994年11月21日,傅聪在香港的钢琴演出。摄:Robert 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这也是为何音乐内涵虽有普世关怀,胸怀较萧邦更为广大的巴赫与贝多芬,必然在傅聪最常演奏的曲目之外,因为他们的作品结构宛如建筑,特别像大教堂,组织技法中有更多数学式的计算。

其二,是对细节锱铢必较。大格局的艺术家,常常“不拘小节”,偏偏傅聪又不是如此。面对作品,他是永远的学生,永远热心研读相关著作,永远认真考究谱上细节,包括比对手稿复印本与各种版本。2010年萧邦大赛冠军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1985-),提到萧邦马厝卡,就想到傅聪的研究精神:“傅聪常说马厝卡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换言之就是没办法教。我也认为他演奏马厝卡的方式真是天下一绝。但从他钻研马厝卡的态度,对每个音都仔细推敲的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这也带给我很多灵感。有些马厝卡我现在无法表现好,可是听过傅聪弹,看过他详究每一处的用心,把如此印象放在心里,谁知道呢,或许有一天就水道渠成。”作为曾和傅聪讨论萧邦作品的晚辈,我也能说他对各种版本皆可信手拈来,熟悉音符,也通晓谱上所有连结线、断奏、表情记号、踏瓣指示,以及萧邦留下的种种教学手迹。对细节孜孜不倦的思考,使他得以时时匡正自己,也能始终贴切作品的时代风格。他热心钻研的当然不只萧邦,而是所有他喜爱的作曲家与作品,即使那不见得是他的演奏曲目。比方说他终身热爱白辽士,对其作品了若指掌,讨论时能指出其交响乐与歌剧的各处细节,包括管弦配器。虽然白辽士并未写作钢琴独奏作品,他却是能和傅聪心灵相通的作曲家。

那怎样的作品,最能和他心灵相通?我认为,能和他心灵呼应的创作,必然“能”有天人通感、人与自然万物相应的特质。这一方面来自他的主观感受——比方说在傅聪之前,大概没有演奏者能把海顿弹出如此特质,但另一方面,也和作曲家的乐想与创作手法有关。作曲要有章法与结构,只是最能和傅聪呼应的,是章法严谨,但组织技法必须偏向“有机发展”的创作。莫札特与萧邦就是最好的例子,尤其是萧邦,他的作品像是树木枝叶生长,虽有严谨思考,但仍是“有机发展”。这也是为何音乐内涵虽有普世关怀,胸怀较萧邦更为广大的巴赫与贝多芬,必然在傅聪最常演奏的曲目之外,因为他们的作品结构宛如建筑,特别像大教堂,组织技法中有更多数学式的计算。听傅聪留下的少数巴赫与贝多芬录音,也能发现他确实选了这两大家较“有机发展”,灵性充满的作品。也因如此,相较于巴赫与贝多芬,结构与组织没有那么严密的韩德尔、史卡拉第、海顿与舒伯特,反而能让傅聪畅所欲言。西方训练出身的钢琴家,或许无法立即欣赏傅聪的史卡拉第,尤其从霍洛维兹以降,他的键盘奏鸣曲逐渐成为演奏家的炫技工具。但傅聪的史卡拉第完全开展出另一番天地:不学究也不宫廷气,呈现工业革命之前,人与自然关系更和谐,人与天地万物更有互动的世界。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我们听到傅聪如何交融东西文明。他并非浅显地用一种文明去比附解释另一种,而是真心看到互通的可能,透过音乐自然表现出来。这也是为何他既能深入德奥传统,又能不被其所囿,深入理路截然不同、全然是另一种逻辑的德布西。或许也在德布西作品,傅聪得到最大的发挥——那是在有形与无形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追求写意而非写实,以声响表现天地万物、时间与空间的伟大艺术。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我们听到傅聪如何交融东西文明。他并非浅显地用一种文明去比附解释另一种,而是真心看到互通的可能,透过音乐自然表现出来。

什么是傅聪的技巧

论及傅聪的演奏艺术,最后“必须”讨论的,是技巧。之所以说“必须”,在于这篇文章以中文写作,预设读者为中文使用者。由于傅聪本人的谦虚,加上他的确不是光彩夺目的炫技名家,导致常有人认为他缺乏高超演奏技术,甚至讹传他没有演奏技术。这是相当荒谬的错误。如果把技巧解释成“能以幅度宽广的不同速度与音量,演奏极其艰深繁复的作品,每个音都清晰可辨、得到准确控制、具有优美质感与色彩,直至最小的细节”,那么傅聪确实没有这样的本事。但反过来说,能达到如此水准的演奏者,数量也没有太多。如果把技巧解释成“实现诠释的演奏功夫”,傅聪的技巧仍然可观,至少绝对能称杰出。

他录制的贝多芬《第31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赋格线条清晰,三声部各有不同明暗区分,层次丰富且切合音乐表现。他可能说了超过一千次,自己技巧不如当下多数年轻钢琴家,可是听他录制的萧邦《练习曲》全集,技术表现仍是虎虎生风,光是第一首C大调琶音练习曲,就是演奏大家风范。论及技巧与音乐的加总,这套全集更令人难忘。一般人认为小巧玲珑的《黑键》,他却弹出磅薄气势,《革命》与《汪洋》更能震慑听者,《革命》尤其是我所闻最难忘的演奏之一。他的《别离曲》是极少数忠于谱上“不过份的缓板”,以偏快速度演奏的版本(演奏时间约3’22”,相较于现在多至四分钟以上的演奏),但诠释完全令人信服,使人重新思考萧邦本意。这让人想到另一位钢琴名家巴杜拉-史寇达(Paul Badura-Skoda,1927-2019)。

他校订的萧邦《练习曲》乐谱是最受推崇的典范,而对此曲的深刻钻研,也让他的同曲录音成为出类拔萃的名演,即使他并不以技巧出名。本文开头提到的,傅聪于1990年录制的德布西《版画》与《映像》专辑,乐想灵动巧妙,音色琢磨精致,声响处理别具心得,快速音群干净俐落又不流于匠气,堪称史上成就最高的德布西录音之一。即使以所有钢琴录音衡量,这也当属饶富兴味的逸品。

1990年代也是我真正认识傅聪演奏艺术的时候。我十七岁那年(1995)他来台湾开独奏会,曲目包括萧邦《二十四首前奏曲》。那场真是惊人——音乐大开大阖,技巧游刃有余,音色水漾透亮,比他唱片都好。萧邦此作包含不少困难技巧,但最难的第16与第24首,傅聪的演奏都让我震撼佩服。然而在下一个十年,或许苦于手伤,他在演奏中不时露出突围的挣扎。

2004年我听他的波士顿独奏会,那种和钢琴“奋斗较劲”的态势,让我觉得他可能随时会弹不下去。但几年过去,傅聪就找到了与钢琴和解之法。听他2014年的台北独奏会,八十岁的傅聪居然比七十岁时更自在。那晚他弹的德布西前奏曲《骨壶》、莫札特《A小调轮旋曲》与萧邦《第四号叙事曲》,至今仍然留在我的心里。

2009年10月2日,傅聪在台北举行的钢琴演奏会记者会上。

2009年10月2日,傅聪在台北举行的钢琴演奏会记者会上。摄:Unioncom/VCG via Getty Images

没有不可一世的自我

他是大艺术家,但始终是作曲家忠实的仆人,没有不可一世的自我。

最后,我想谈一点我所认识的傅老师。

我写过傅聪访问,但我没有访问过他。

为什么?因为傅老师不喜欢任何形式化的东西。访问,对他而言,就是如此。但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和你“聊天”。拙著《游艺黑白》里的傅聪访问,就是几次聊天的成果。

可能有人会觉得傅聪予人距离感。我以前也觉得如此。但当我认识他本人,我就知道这距离感大概只在华人社会里才有。

原因不难理解:在华人社会,傅聪不只是大音乐家与钢琴大师,更是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收件者,早被贴上许许多多,与音乐无关的标签。

但他只想当音乐家。

我很能理解这种无奈。记得他某次来台湾,座谈会后有听众举手问傅雷家书,大概是苦笑吧,傅老师说了句“其实我已经七十多岁了。”

如果你和他聊音乐,傅聪很健谈,知无不言又充满好奇,神情像孩子。那是真正的赤子之心。赤子没有架子。有次他提到什么,我说我为此写过一篇文章,但实在不好意思给您看,傅老师马上说:“拜托!我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可怕好嘛!”最后我还是把文章传给了他。至于傅老师是否觉得一派胡言,我就不知道了。

可能不少人被傅聪“冒犯”过。他是非常诚实的人,有话直说,但不表示他想让人难堪。很多话如果他知道相关人士在场,他就不会说。若不小心伤了人,他也觉得内疚。他是大艺术家,但始终是作曲家忠实的仆人,没有不可一世的自我。关于这一点,我在和钢琴家陈萨的访问中,纪录了以下对话:

陈:⋯⋯我觉得拉赫曼尼诺夫的协奏曲应该是钢琴家的标准曲目,所有人都会想弹的⋯⋯

焦:除了傅聪老师⋯⋯

陈:哈哈,他是不是说过他的音乐像糖水,甜腻俗气?

焦:我在2010年拜访他,听他谈萧邦,聊到后来他说了几个评审经验,感叹决赛愈来愈无聊,钢琴家多选炫技曲,尤其爱弹拉赫曼尼诺夫这种“糖水”。后来傅老师话锋一转,“咦,你怎么会在伦敦呢?总不会是专程从台湾飞过来聊天吧?”“我2007年就来这里念音乐学博士班了,真抱歉,实在应该早点拜访您。”“哦,那你研究什么呢?”“报告傅老师,拉赫曼尼诺夫。”

:真的啊!那傅老师说什么呢?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说:“嗯,你知道,拉赫曼尼诺夫,是⋯⋯非常伟大的钢琴家。”

:哈哈哈哈,他也会做这样的调整啊!

:真的!这完全是只有我们二人的私下场合,我还是比他小四十多岁的晚辈,他大可在我面前继续批评,或说我是浪费生命,但他居然非常努力地寻找任何他能说的,关于拉赫曼尼诺夫的好话,我其实很感动。

:这的确也是我认识的傅老师。我都不敢想像他年过八旬,精神始终保持火热与诚实,非常可爱,很让人尊敬。

是的,这是我认识的傅聪。

这是难以开始,也难以收尾的文章。就像太多人曾说过的那句话,“语言停止处,音乐开始时”,正是太多情感我们无法用语言表现,一说出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才需要音乐,需要艺术。

傅聪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念,全部给了音乐。只要你愿意倾听,就能知道真正的他。

感谢傅聪老师,为我们留下如此丰富、美好、深刻的音乐遗赠,虽然我仍贪婪地觉得这还是太少、太少、太少了。关于他,我还有很多想说,但请容许我,至少在此刻,将这些内容,留给接下来的白色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