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铭:民主选举,当输家不再愿赌服输
「民主选举是不是“the only game in town”?」
民主化研究中,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题目,是行政权力移交。研究者一般的关注点在刚刚民主化的国家:独裁者接受选举游戏,当然希望保留一定权力;反之,若果他们错判形势继而大败,就意味会失去不少权力和利益网络。不难想像,如果前朝的建制派输得很彻底,他们不一定会接受选举结果,甚至会用军队推翻民选政府,务求重新掌权。因而,政治学大师Adam Przeworski提出,要判断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是否稳固,其中一个指标,就是民主选举是不是“the only game in town”。
如果将上述观点套入美国这两三星期发生的事,就会引申出不少有趣的讨论。在美国这个老牌民主国家,行政权力移交过往极少会成为议题。试想像一下,在十年前,我跟你说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会不跟从州份的选举结果去投票,你大概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另一边厢,选举落败的选民冲入国会山庄发动叛乱,你也许会觉得遥不可及。但过去这两星期,这一切通通变得可能。选举落败一方愿不愿意释出权力、承认选举结果,终究成为了让传统西方民主国家头痛的问题。
民主制度稳定需要输家肯首
要谈赢家和输家在选举后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我认为不能绕过一本十五年前出版的小书,《Losers' Consent: Elections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Christopher J. Anderson及蒙特利尔大学(UdeM)教授André Blais等人合编。几位作者在序中明言,过往研究选举的学者喜欢将焦点放在解释选举结果本身,但这种进路容易忽略选举后的民情。故此,他们将焦点放在大选后赢家跟输家的政治取态和行为。就如书的标题所言,民主政体要稳定运作,很依赖选举落败一方的肯首(consent)。
作者的实证研究发现,若果国家采用两党制及总统制,赢家会更信任政府及对国内民主制度的运作更为满意。反之,落败一方则更为不信任政府,不满国内的民主制度。如果将这个分析套落现时美国,则意味民主党的选民更为信任拜登政府,更满意美国民主制度的运作,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则相反。坊间不少民调已点出这种情况,这就是书中所谓的“赢家输家差距”(Winner-loser gap)。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差距,作者及后来的学者基本上用了两类解释。第一类属效益的解释:执政党的选民会认为他们所属意的政策将会在未来几年落实,因而会更信任现届政府和满意民主制度的运作。然而,输家在未来几年则要承受他们不喜欢的政策,自然会更为不满政府和民主制度的状况。另一类解释属心理学的进路,这类解释经常用运动竞赛来比喻选举。党的支持者就好比球迷——有些人投入得较多,有些人投入得较少。不难想像,在竞选期间较为投入的选民,一旦落败,就会感到额外失望、愤怒,而赢家则会因著胜利而得到某种痛快、兴奋的感觉。这些情绪都会影响赢家和输家对政府和民主制度的看法。
民主选举的“黑哨”?
近年,学者探讨“赢家输家差距”,不纯粹聚焦在人民对政府和民主制度的满意程度,还包括人民对选举公正的看法(Perception of electoral integrity)。哈佛大学教授Pippa Norris正是这个范畴的专家。她借用Gallup World Poll的数据,显示美国人民对选举诚信的程度,已从2006年到2016年不断下降[注1]。换言之,冷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人对选举公正程度的信心危机,并非在2020年美国大选才出现。
Norris认为令美国人对选举公正失去信心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政治精英对选民的影响。在她分析2016年总统大选的“赢家输家差距”时,她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共和党的支持者比民主党的支持者更满意美国的民主制度,但双方在选举公正的理解都有细致的差别。相比起民主党支持者,共和党支持者更倾向觉得有选民受贿、电视报导有偏颇。另一方面,相比共和党支持者,民主党支持者则更倾向认为有钱人买票的情况严重,以及女性较少得到平等机会参政。
两党支持者对2016年总统选举的公正程度有不同理解,大概跟竞选期间候选人的言论有一定关联。须知道共和党跟民主党的政客在拉票时,都分别强调对方的弱点(例如希拉里电邮门事件、俄国黑客干预选举),这些言论都有机会令两党的支持者质疑选举是否出现问题。2020年的情况应该更为严重:肺炎令邮寄投票大幅上升,而特朗普早就宣称邮寄投票会导致严重的选举舞弊,这容易使共和党人怀疑选举结果。因而,当特朗普落败,输家很自然就会像球迷一样,批评民主党有“黑哨”帮忙。
两极化令输家肯首更为困难
另一个导致选举出现信心危机的原因,则是两党两极化(Polarization)的现象。虽然Norris在文中阐述的篇幅不多,但我们却可以用近年涌现的著作补充。两极化通常是指,两党的政治精英及选民在意识形态或不同议题上立场分歧越来越大。在美国社科界,两极化可算是当下其中一个最热门的课题,在近十年出版的著作多不胜数,这类无法一一提及。以下我只提两篇跟赢家输家有关联的重要著作。
六年前,政治心理学家Leonie Huddy跟另外两位学者出版了一篇关于两党支持者政治情感的文章[注2]。她们借用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来理解党员身份:当人认同共和党,就代表自己是这个社群的一份子,对共和党员这个身份产生情感,并同时认为民主党会对自己的社群构成威胁。选举一来,权力有机会重新洗牌。一旦自己认同的政党落败,党员的社会地位会因而受损。故此,两党的成员皆会想尽办法成为赢家,当人对某个政党认同程度越高,就越落力投入竞选工程。
如果将以上文献连系去“赢家输家差距”,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部份特朗普的支持者会冲入国会山庄,令选举不再是“the only game in town”。因为当拜登掌权,他就会推翻特朗普的施政。再加上特朗普不断在Twitter指出选举点票有问题,他的支持者就会觉得选举不公平。一场球赛输波,球迷可能只会失落几日,不太会影响日常生活。但一场选举落败,落败一方却要面临四年自己不喜欢的政策。于是,输家自然很难承认落败,甚至乎会扭尽六壬令自己变为“赢家”,或至少令赢家赢得没有那么舒服。
另一篇有助我们理解两极化的文章,是耶鲁大学毕业生Matthew Graham跟他老师Milan Svolik合写的著作[注3]。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想考证在两极化的环境下,选民有多愿意惩罚候选人不民主的行径。他们用实验去分析,面对一个自己属意但充满威权色彩的候选人,选民究竟有多愿意放低党派利益,将民主原则置于首位。研究结果显示,绝大部份选民都会对将党派利益摆在首位,对候选人不民主的行为“只眼开只眼闭”。这种“政党优先,民主原则次之”(partisans first and democrats only second)的想法,亦正好解释了为何有这么多共和党人支持冲入国会山庄。
街头行动可能取代投票?
在执笔之际,拜登即将就职,特朗普则仍未真正认输,军方和警察则严阵以待总统就职典礼。这些情况都有别于过往行政权力移交的情况。行政权力移交如何受政党精英左右,将会是美国政治的重要课题。这亦正好反映美国的民主程度倒退,其政治制度跟空有选举躯壳的混合政体(hybrid regime)渐见趋同。
另一方面,正如《Losers' Consent》这本书所言,我们不应只将焦点放在选举结果本身,理应花更多目光分析选举后的民情。输家不肯认输,政治精英不断批评选举行政失误,意味选民会进一步对选举失去信心,对美国民主制度失去信任。在政治参与的学说里头,有一个说法是:当选民认为选举不公正或不能带来改变,他们就会用街头行动取代投票。至于这套理论是否适用于美国,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陈嘉铭,柏林社科院研究员,慕尼黑大学政治系博士生)
参考资料
[注1] Norris, P. (2019). Do perceptions of electoral malpractice undermine democratic satisfaction? The U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40(1), 5-22. 若果读者对阴谋论和民粹主义感兴趣,也可以看这篇著作,Norris 跟其他作者分析了为何相信阴谋论及有民粹倾向的人,会较容易觉得选举不公正:Norris, P., Garnett, H. A., & Grömping, M. (2020). The paranoid style of American elections: explaining perceptions of electoral integrity in an age of populism. Journal of Elections, Public Opinion and Parties, 30(1), 105-125.
[注2] Huddy, L., Mason, L., & Aarøe, L. (2015). Expressive partisanship: Campaign involvement, political emotion, and partisan ident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9(1), 1-17.
[注3] Graham, M. H., & Svolik, M. W. (2020). Democracy in America? Partisanship, Polarization, and the Robustness of Support for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14(2), 39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