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公布进入台湾西南空域“轰6K”轰炸机的同型机照片。
国防部公布进入台湾西南空域“轰6K”轰炸机的同型机照片。图 : 国防部提供

昨日(1 月 23 日)晚间 6 点,台湾国防部发布官方声明,指出包括 8 架“轰-6K”、4 架“歼-16” 、1架“运-8”反潜机在内,一共有 13 架共军军机,进入了台湾“防空识别区”的西南部;从新闻稿发布时间点判断,此次事件很可能发生于 1 月 23 日的日间。

此次“军机扰台”,不只是拜登上任之后共军最大规模的类似行动,也是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一些报导甚至提及,台湾空军本月稍早在驱离共军军机时,还曾遭共军以“闭上你的臭嘴巴”回呛。

共机大规模的行动,让美国国务院快速地发出声明。声明中指出,美方注意到、也十分关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包括台湾在内的周边地区,不断试图进行的威吓动作”,并要求北京停止在军事、外交和经济上对台施压,敦促两岸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此次声明,也是拜登政府上台之后,首度针对台海情势表达立场,因此外界也特别关注声明稿的用词选择。

比方说,和川普时代相比,这份新闻稿使用“PRC”(中华人民共和国)来指称中国大陆,和川普时代经常使用的“CCP”(中国共产党)不同;此外,美方此次也特别提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he Three Communiqués)、《台湾关系法》,以及美国对台的“六项保证”

有些人则留意到,美方此次新闻稿使用了“台湾的民选代表”(Taiwan’s 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而不是用“总统”、“部长”这类官方的正式官员称谓。

然而拜登政府的这份新闻稿,也依然沿袭了川普政府的不少路线。比如在川普任内确立的“印太”(Indo-Pacific region)框架和地理想像,在这份新闻稿中也并未缺席;美方同时也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Our commitment to Taiwan is rock-solid),也会维持台海和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些用词上的转变,显示出了拜登政府在官方文稿中,试图回复到过往更传统、更可预测的“外交辞令”和“制度框架”,但是否还有其他意涵,仍有待外界的持续观察和解读。

共军扰台,只是“狼来了”吗?

虽然美方罕见地针对“共军扰台”发布了声明,但不少台湾人对于这类事件,其实早以司空见惯;由于军机扰台事件实在太过频繁,台湾国防部甚至从 2020 年九月份开始,便已在官方网站上新辟“即时军事动态”专页,希望以透明化的资讯回应民众焦虑,至今已累积达 90 笔“扰台”资料。

不过这种愈来愈“常态化”的“扰台事件”,也让不少台湾人早已习以为常,觉得共军(或台湾军方的宣传)就像“狼来了的孩子”,几乎称不上新闻了。

根据统计,从 2020 年九月至今,扰台共机的高峰即落在 2020 年九月份,达 50 架次;低点则是美国总统大选前夕的十月份,仅 28 架次;然而美国大选结束之后,扰台军机架次亦见回升,逐渐回到九月份的水准,2021 年一月至今,已达 41 架次。

除此之外,最常出现在扰台事件中的共军机型为“运-8”运输机,从 2020 年九月至今,累计架次共 120 余次;其次为“歼-16”轰炸机,累计共近 30 次;而“轰-6”则只有 12 架次。由此而言,1 月 23 日一次出动 4 架“歼-16”、8 架“轰-6K”等战斗型机种,情况确实是有些罕见的。

但事实上,共军频繁的“扰台行为”,很可能并不只是要“让人松懈”而已;放在近代台海的军事史来看,这种行为其实也可能是一种“动态的协商过程”,目的则是希望借由“例行性”的军机飞行,来扩展自己的“实质边界”。

如果细看这类“军机扰台新闻”,外界也能发现,精确来说,共军侵入的其实并不是台湾“领空”,而是所谓的“防空识别区”(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ADIZ )。这种识别区通常都在领空之外,而划设的目的,则是为了“提早发现、识别不明飞行器”,防止不明飞行器闯入领空,因而更像是个“缓冲区”的概念。

由于“防空识别区”一般都是各国单方面划设的结果,因此其他国家未必会承认,甚至偶尔会有彼此重叠的现象。就此而已,今日台湾上空的“防空识别区”,其实就是美军在二战结束之后划设的,最初甚至还包括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比如福建、浙江。

然而由于共军军力不断提升,台湾“防空识别区”的西部边界,今日早已名存实亡——虽然台湾至今名义上仍把福建、浙江一部份,都划入台湾的“防空识别区”里,但识别区的实质界线,实际上是以“海峡中线”为界的。

图:端传媒设计组

由此,近期共军“扰台行为”的重要性或许即在于此:今日的“海峡中线”,其实本来就是在冷战后期,由各方“协商”出来的结果,但这种“协商”并不是坐在谈判桌旁谈出来的,而是一种在“长期互动”之后衍生出来的“默契”。

换言之,今日“实质”的防空识别区,本来就是在两岸军力消长、军机互动的过程中,长期动态“协商”出来的结果,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在国际法上面具有约束力”的东西——而近期共军的“绕台”,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是中共在进一步“确认”、“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实质边界。 如果台湾无法妥善应对这种“例行性的扰台事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海峡中线”,也会在台湾西南部的“航空识别区”里慢慢浮现。 除了拜登政府上任后首次发出对台声明,引起外界瞩目之外,这种在空中看不见的划界过程、这种没有被意识到的“边界挪移”,或许也是“共军扰台”最值得外界关注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