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在蕉径投下农业园计划,惟熟悉农业的人认为,政府非真心想要提振农业。对不准农民需要的农业园,到底为谁而生?」

端传媒记者 余美霞 发自香港

为了表示对新建大马路破坏农地的不满,日青和朋友用时令作物在大路拟建的位置上种出五个大字:“要!菜!不!要!大!路”。
为了表示对新建大马路破坏农地的不满,日青和朋友用时令作物在大路拟建的位置上种出五个大字:“要!菜!不!要!大!路”。摄:林振东/端传媒

编者按:本文是农业园系列的第二篇,聚焦政府的农业园计划,探讨以“发展农业”为名的政策因何引发农夫反对。欢迎阅读第一篇,《当农业园来的时候,我们蕉径半世纪的家没有了

2016年,是香港农业议题重夺人们视野的一年。1月,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发表施政报告,落实《新农业政策》,意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前,港府一直承袭港英政府的农业管治模式,对产业发展的定位暧昧不明。新政策出现,让业界人士感觉到,脚下的农业板块终于要重新活跃起来。

新政策的重心,是要收地设立一个占地80公顷的农业园。据政府文件,园区将配备高新科技和现代化技术,增加农产量。在本地农业苦苦支撑的节点上,有厂商会形容农业园的出现,是“缝隙市场透出的曙光”。不过,对部份人来说,未来并非如此。

2017年,顾问公司公布农业园选址为“新界古洞南”,即蕉径。当地村民原以为政府的计划,是要复耕那些早被地产商囤积多年的弃置农地,但最终竟然是指向自己的家、自己的田。为了配合工程,无论已经丢荒或是仍在耕种的农田,都将被政府统一征收。

蕉径是香港现时最多本地菜产出的农区之一,这里的农夫和村民,很多都在祖辈年代已落地生根。政府说,农业园建成之后,受影响的农民可优先租用,但获分配的田地,不会是他们曾经熟悉的一块——但对农夫来说,新田不如旧田,农夫由摸清一块新田的质地与个性,再调适合下种的作物,需时数以年计。农业园对蕉径农户影响甚大,惟其合理性以及的各项细节仍然尚未𨤳清。

图:端传媒设计组

农业园的“高新科技”只是 gimmick?

2017年底,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林安出席一次由渔农自然护理署(下称,渔护署)召开的咨询会。林安回忆,她曾追问官员,农业园所谓的“高新科技”到底指的是什么?一个官员信口回答道:“都是 gimmick (噱头)而已。”

林安瞬间火冒三丈,“有没有搞错!我们是很认真去想这件事。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或者关注这个地方的人是很认真去想,但是你只是(说) ‘gimmick 而已’?”

她认为,政府由始至终没有正视村民的担忧,其实在政府释出的文件中,曾经准确详列香港农业衰退的症结,不解的是:为什么政策的最终方案,却对不准农民的真正需要?对不准农民需要的农业园,到底为谁而生?

蕉径地理位置深入新界上水郊野,是一个从粉岭公路分支延伸出去的村落,三面环山,北面与长沥村接连。

蕉径地理位置深入新界上水郊野,是一个从粉岭公路分支延伸出去的村落,三面环山,北面与长沥村接连。摄:林振东/端传媒

蕉径深入新界上水郊野,是一个从粉岭公路分支延伸出去的村落,三面环山,北面与长沥村接连。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梁德明第一次来到时,就觉得这里比起其他农区很不一样,驶进蕉径的货柜车非常少,废车场的比例也极其低。

1997年前后,香港人口急升,位于城市边陲的新界发展潜力浮现,各大发展商争相囤积土地,农地遭非法倒泥霸占的事件从没停止过。梁德明觉得,好像只有蕉径这一角,仍然有著集中的农田与产出,长久以来都没有被开发商的手所触及。这种感觉,在他当上区议员后来得更深:在他驻根的元朗洪水桥,自2007年被划为新发展区之后,重型货车每日来来回回,沙尘滚滚,昔日的田地都变成了货柜场。

农业园的设计顾问公司也许就看准了这一点。在其释出的研究报告中如此写道:“这个地点位于蕉径路以南,能透过粉锦公路连接至东面的长沥......不仅有田间小路连接田地与乡村地区,更已有一个发展完善的灌溉渠道。”蕉径至今仍然保有先天的地理优势,郑肇祺也对端传媒表示,这里确实是农业园选址的不二之选,但他不禁反问:“有 zone (园区)和没有 zone 的分别在哪里?”

郑肇祺在香港长大,长期关注渔农产业,现在是国立台东大学文化资源与休闲产业学系助理教授。他理解执政者的思维,“我将所有人搬出来,规划好了再邀请人进去,在管理上是比较方便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蕉径农田原来本已经活跃集中,政府为什么还要坚持在一个原有的农业区里面再次划区?他形容,这是一个很吊诡的情况。

这个问题,在梁德明心里已有答案:因为农业园的存在目的并非发展农业,而是为了“安置”。

2021年3月15日烈日下,戚师傅与欲进行青苗点算的渔护处及地政人员重申反对立场。

2021年3月15日烈日下,戚师傅与欲进行青苗点算的渔护处及地政人员重申反对立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名为“发展”,实为“安置”?

当人们回溯《新农业政策》推出的原由,其实很快就会发现,在“新”政策的背后,从来没有“旧”政策。

港英时代,为维持中港缓冲地带,以及排解大陆移民带来的人口压力,殖民政府鼓励市民到新界开荒种田。回归之后,大陆蔬菜开放供港,本地农民得不到政府重视,生存空间逐年被压缩,农地也沦为发展商居奇以待的商品。

而在梁德明眼中,2014年爆发的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才真正是政府推动香港农业政策的触发点。“政府见到反抗力量太大,年底就有《新农业政策》,”他认为,农业园的出现,就是为了安置因发展被迫迁的农民,处理市民不满情绪。

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

2008年,港府推动“新界东北发展计划”,惟外界一直批评当局无考虑及回应民间意见。2014年6月6日,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提早审议“前期拨款申请”议案,触发上百名示威者连日前往及冲击立法会抗议;事件中共有13名社运人士被捕,被裁定非法集结罪成,获判囚8至13个月,其后众人上诉得直即时释放。

2014年末,时任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接受访问时,虽否认政府的做法是为新界东北发展降温,但他一句“这不是主因”,被认为是间接承认农业园将来可接收相关农民。而在农业园其后释出咨询文件中,“安置受政府各种发展计划影响的农户”确实被写入“成立目的”一栏。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永续农业主任叶子林也向端传媒表示,农业园的“赔偿色彩很重”。叶子林出身农民家庭,过去二十多年一直关注及接触香港有机农业。他说,一般而言,政府在公布政策之前,很多时候都会先向相关人士“摸底”(进行非正式会面),但嘉道理农场作为香港其中一个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农场,在事前也并未获邀参与《新农业政策》的设计,其他环保团体同样被排除。直到定案释出,叶子林才能著手研究,“慢慢知道政府的思维”。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永续农业主任叶子林。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永续农业主任叶子林。摄:陈焯煇/端传媒

农业园约有一半的分区,被政府划为常规耕作区,包括将率先建成、占地11公顷的第一期范围。意思是,将来首批进入农业园的农夫将主要采取传统喷洒农药的方法耕种。然而据叶子林观察,近20年来,由于市民开始关注食品安全、有机蔬菜毛利渐高,有九成以上新入行的农夫都选择从事有机耕作。目前仍然保留常规耕种的农夫,大多都散居在城市边陲的非原居民村,也正正是备受政府发展所影响的一群,“所以农业园有超过一半的面积,是在照顾一些历史性的事情、配合发展的主调,”他分析。

回看政府文件,除安置农民外,设立农业园还有三个目标:培育农民科技知识、增加农产量及示范复耕荒地。但郑肇祺说,只要回溯香港农业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一直以来,已有不同民间团体在默默支援这些工作。而如今,农业园订下的方向,显示出政府发展农业的思维与农民的真正需要,处于一个错位的状态。

“与其说它(政府)是前瞻性地去支援农业,不如说它其实因为发展影响了农业,就用农业园来 compensate (补偿)或者舒缓一些社会矛盾。”叶子林强调,这并不仅是他的猜测,“是大家能够见到的。”

贯穿田野的大马路

纵观多位分析者的观察,设立农业园的目的很大程度在于补偿农夫,带有政策工具性。但回归现实层面,其实政府只要准确解决农民需要,“补偿”与“发展”并不矛盾。然而,在农业园设计蓝本释出后,工程和规划内容却没有为当地村民,及关注农业的人带来可期的改变,反而率先牵动他们神经的,是一条腰斩农地的大马路。

日青于2015年透过政府的农业复耕计划在蕉径租下了一块田,希望在靠近自然的生活中,找出回应气候危机的答案来。

日青于2015年透过政府的农业复耕计划在蕉径租下了一块田,希望在靠近自然的生活中,找出回应气候危机的答案来。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5年,关注环保议题的日青和戚师傅,透过政府的农业复耕计划在蕉径租下了一块田。他们希望在靠近自然的生活中,找出回应气候危机的答案。虽然一直推动环保,但日青从未接触过田野。第一次下田时,她不敢把田胡乱翻动,生怕打扰到原生态,“我们很想阅读它。”日青认真说。

同年,有私人公司向城规会申请在蕉径兴建国际学校,拟建一条新道路。学校的位置就落在日青田地的正前方。那段时间每隔几个月,日青就会到城规会查看项目的申请状况,亦曾入纸提出反对。一年后,申请人突然撤回项目。日青回忆,当时自己还高兴地跟朋友说,是他们一起成功阻挡了计划。

没料到的是,在农业园第一期发展,顾问公司就提出兴建一条长900米、占地1公顷的双线双向大马路。在地图上看,马路形状尤像一头蝌蚪,路线竟与当年国际学校拟建的道路重合;马路的尽头,还是日青的田。

数十年来,蕉径村民都是赖著蕉径路和阡陌穿梭农田、往返市镇。就是在本地菜盛产的黄金70年代,蕉径村民“没有这条路也可以生存”,叶子林反问:“为什么现在非要这条路不可?”

渔护署回复端传媒问询,表示农业园在启用后,交通运输需求会较现时高,兴建道路是“让农户运输农耕设备”,亦会开放予公众及访客使用。不过,端传媒翻查由顾问公司释出的研究报告,发现无论是估算将来租户访客的人数,还是高峰时间段道路的使用情况等,多项资料的关键内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黑线遮盖。当局所谓的“运输需求”,外界无从评估是否合理,亦无法证明大马路的必要性。

“紫花油麻藤”被列为濒危植物,花朵长出来时很像一簇簇紫色、胖胖的禾花雀堆在树上,所以又名“禾雀花”,“好漂亮的”。

“紫花油麻藤”被列为濒危植物,花朵长出来时很像一簇簇紫色、胖胖的禾花雀堆在树上,所以又名“禾雀花”,“好漂亮的”。摄:林振东/端传媒

日青和朋友更担心的是,这里的生态将被造成不可回复的破坏。日青的田边有一条小河,河中有一条金橘色的鱼,每天日青在河里洗碗,小鱼就会前来觅食,“把我的饭锅黏得很干净”。河水每年又会有一次泛滥,把肥沃的沙泥带到田上去,日子久了,泥土优天独厚的质地便清晰可见,“不用怎么下肥都种得不错”。她们甚至还发现,这里更孕育著被列为濒危植物的“港油麻藤”。属于藤本植物的它相当傲娇,只喜爱攀缠著河边的樟树而生。花朵长出来时很像一簇簇紫色、胖胖的禾花雀堆在树上,所以又名“禾雀花”。

“现在政府要在一个有濒危植物的地方坚持起路,这个是世界级荒谬的。”一个农友这样说。

“我觉得整个蕉径都是我屋企”,日青形容自己对这个家的情感“很难讲得明”。为了这个家,她和朋友用时令作物在大路拟建的田地上种出五个大字:“要!菜!不!要!大!路”。

“耕住合一”的重要性

按照既定计划,三年后就退休的谭氏大哥 Ivan 晚年只剩下一件事:回到蕉径,和弟弟文哥一起打理父亲留下来的五斗田。但现在,“我全盘计划、我所希望的事、所憧憬的事不见了”。

2018年9月,顾问公司到蕉径展开钻探工程。村民得悉,一大早就拉著标语,赶到受迫迁户的门口高喊:“撤回道路工程,留屋留人!”现场村民们一个接一个向钻探人员讲述心里话,当中打头阵的是 Ivan 的弟弟文哥:“政府面对这么多人,有没有想过用农业园的人需要什么?”他说时相当生气。

文哥是蕉径土生土长的农二代,2008年回到蕉径耕作做农夫。

文哥是蕉径土生土长的农二代,2008年回到蕉径耕作做农夫。摄:林振东/端传媒

文哥是全职农夫,去年这个时候,农业园的消息刚传到蕉径,住了47的老家被业主通知不再续租,赖以为生的农田又将被大马路从中间划穿。“其实农民很不喜欢去挑一些事出来,他只会逆来顺受。直到他最终想保留的都没有了,他才会想出来‘对抗’。”Ivan 对记者说。

欢迎阅读第一篇,《当农业园来的时候,我们蕉径半世纪的家没有了

蕉径住著的83户农户,大多土生土长,当农业园要改变农民的依凭,数十年来邻舍的热络关系将被拆散,致使不谙政治的农民也起来对抗。Ivan 表示,农民们最想要保留的,是从出生就开始走的“耕住合一”生活模式。

“我们几十年、蕉径个个都是这样做的了。田在哪里,屋就在哪里。”

据渔护署提供的数据,在农业园第一期范围内,有15户农户的田地会被政府收回,改建成马路或重新规划。同时政府也许下承诺,上述农户可在农业园建成之后优先租地,不过,新农地并没有提供居住设施,农夫只能获派面积约160呎的宿舍留宿。这让蕉径的村民们难以接受。

现在文哥每天早上出菜,未及六时就要从村口的家出发,骑著三轮车颠簸地往百尺外的田地收割。以前,他们一家就正在田边,不论是农具、肥料都可以放在家旁的小寮舍,直到农业园来了,地主说不再续租,“耕住合一”的模式才给打断。

2019年1月,受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影响的马屎埔村民也发表声明,强调耕住合一的必要,批评政府明知农夫的需要,所以才安排宿舍,但宿舍却未能符合种植状况,突显政府从来“不把农民当一回事”。然而,即使抗议呼声延烧,发展局仍坚持认为把农户的“居住”和“复耕”混合处理不合适。

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元朗区区议员梁德明。

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元朗区区议员梁德明。摄:林振东/端传媒

但对于农夫来说,坚持住家在农田附近,并非外界所想的贪得无厌:菜心必须在凌晨时分收割,否则被阳光接触后就不再显得新鲜;打杀虫水却要在晚上,因为那时虫子才会飞出来。“尤其是打风落雨的环境、我们叫‘冬瓜豆腐’,你要马上走下田看看菜变得怎样、看看水沟要不要通,”Ivan 说。

梁德明觉得,农民所面对的问题,很多时候被外界及媒体放到天秤上衡量,他们也经常被塑造成贪心、拖延时间以图贪更多赔偿的人。“城市人会觉得是否只有你(农民)完全不能动、为什么只有我们要牺牲(兴建公屋)?”但这天秤其实是个幻影、对立也是个伪命题,因为农民由始至终在争论的只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权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我们的权是被地产商控制?”

农业园之后,他们是农夫还是农民工?

像文哥一样的非原居民之所以落户新界乡郊,绝大部份都是父辈以上的家人战后逃来了香港,受政府鼓励租地种田。但由于他们没有地权,面对政府以规划发展为名的征地,他们首当其冲成为牺牲者。

尽管还是希望“耕住合一”,但当政府只愿释出宿舍方案,在缺乏政治谈判力量的前提下,仍然想继续耕作的农民也只能选择逆来顺受。然而,当农民失去一个永久紥根的地方,他们还算是“农民”吗?

政府预计,农业园第一期将于2023年前分阶段完成。建成之后,所有租户必须签订租约,5年为一期,需要提交年度计划和目标,每斗地缴交约一千港元租金。汰弱留强,能留在农业园的人,都必须达到一定产量要求。划一化的条款、量化指标,文哥认为,政府就是以一个工厂的形式去“管理”农业。

1月6日,日青出席一场谈及农业园进度的会议,“商业”、“提高产量”是会上经常被提到的词汇,这让她想起年过六十的村民何伯和高婆婆。二人种田不是为了商业生产,而是一种恒久以来的生活方式、“一种近似原住民的生活”。但当农业园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最终指向的是农作物产量,这群人能怎么办呢?她困惑。

当农业园的农民失去耕住合一、失去了村连结,换来一份合约、指标和宿舍,在梁德明看来,“农民”的角色就会完完全全转换成“农民工”的身份。

何伯拾起了一条金橘色的鱼。

何伯拾起了一条金橘色的鱼。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9年,曾有议员就农夫产量未能达标一事表达担忧,当时渔护署表示“将弹性处理有关情况”。不过,渔农界选委立法会议员何俊贤也曾强调,希望农业园最终成为一个标杆和示范区,“如果你(农夫)真的想在那里养老的话,确实农业园不适合你。”端传媒尝试联络何俊贤,深入了解其观点,惟至截稿时未获回复。

但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许多蕉径村民。

日青说,初来蕉径生活时,是何伯教他们如何打开水井、除藻,让他们可以完全不用东江水 (港府向大陆购买的水资源)。在她眼中,老一辈农村人的智慧与生活积累,蕴藏著解决未来许多疑问的答案,“他们的存在是很必须的,他们是 ‘Hold the answers to the unask questions of something’。”(拥有著某些问题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就像“打水井”一样,在村民的共同实践中逐渐浮现出来,一直到农业园来了。

在政府的计划里,填满了一个又一个复兴农业的宏大愿望,却没有给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留下空间。日青觉得,政府把一切给打回原形。

施政者的“不谦虚”

无法具体化的价值与答案,若没有感同身受,其实很难被外界所阅读。

当知道日青的田将要被征收,不熟悉农业的朋友就会询问:“政府会赔偿的,对吧?”日青理解,这是一种寒暄,“但我身在其中,我觉得很不安。就好像你弄坏了我的东西,‘我赔给你啰’。”不论田地还是乡村生活,这一切都是村民珍而重之的东西,她感慨,怎么突然之间在别人口中就变得“很廉价”了呢?

过去三年,村民为了守住自己的生活与蕉径的面貌,远途跋涉到立法会表达自己的意见。村民一直坚持的东西非常简单:希望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最终能够在耕作与居住方面获得一个合理的安排。

然而,在与政府拔河的过程中,村民抓紧绳子的力度,随著时间的延宕而渐渐减弱放松。过去,因为老家被突然收回、拟建的马路又要剖穿父亲的田,文哥经常走在抗议的最前线,但突然有一天,他跟林安说,可能大马路建好之后,在路旁“有一个棚仔卖菜都得㖞。”

大家的态度都在慢慢转化。“你做过好多事情、开了好多会,越了解就越清晰,清晰就知道,自己做任何事都是阻挡不到它,那就唯有接受。”文哥强调他不是看开了,而是开始懂得接受现实。

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林安。

蕉径长沥关注组成员林安。摄:林振东/端传媒

作为组织者,林安觉得有点惊讶也有些尴尬。因为她以为,村民会一起坚守直到最后,但原来在与官员交涉并不断碰壁的过程中,他们无可避免地去思考一些较为实际的事。说时,她突然静了下来,一双大眼睛往上看,像是尝试理解村民们的心态,“如果他(村民)不是这样想的话,可能真的挺难受,或者......处理不到(情绪)。”

五年过去,日青与蕉径村民一起相处、一并抗争,她觉得村民从来不争不吵,只是“很想把道理讲清楚”:这里是良好的农田,不应该改建道路的;产量不足,并不是因为农夫能力差。但无论道理怎么说,始终没有撼动政府作出改变,而这让她感到愤怒:“我们香港是否文明社会?是的话,为什么我讲极你(政府)都不听?是的话,为什么你不虚心下来学?”她认为,事情的症结在于施政者的“不谦虚”。

郑肇祺也是这样看。长久以来,香港农业拥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但政府漠然置之,“过去十几二十年,其实有一班人已经很努力去付出、去守护这些土地,我们没有去欣赏他们、或者没有去提供一些协助,反而透过一些新的政策或者新的机构,率先去破坏这些原本已经发展出来的连结性。”

“当我们将一个地方变成一个园区时候,其实是牺牲了很多事。那在牺牲的过程里面,究竟你有没有关怀和关注到这些人?”郑肇祺曾幻想,如果施政者愿意谦卑,尝试弯腰蹲下到田里拔野草,了解日晒雨淋的恐怖、体验流汗的感觉,也许就会知道耕田“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蕉径的树木。

蕉径的树木。摄:林振东/端传媒

还可以抵抗到什么时候

春天已到。过去一年的疫情,为一直抗争的蕉径村民们留下小段喘息。不过坐在一家人重建起来的聚脚地,回望四周,Ivan 表示农业园争议白热化的阶段早就过去,牢牢的停留在三年前的蕉径——现在,只剩下日青和戚师傅仍继续坚守力争。

2021年3月15日上午,渔护署联同地政人员到日青的田打算进行“青苗点算”。按照程序,完成点算之后,工程人员便会在小鱼经常出没的河兴建一座桥,让日后工程车进入。烈日下,日青和戚师傅与一众前来声援的农友向政府人员重申立场:如果当局没有解决好大兴土木对蕉径带来的生态问题、没有保护好濒危的港油麻藤,他们绝不离开。

这种坚持,没有人知道能抵抗多久。在日青田后,工程车已天天作动,大泥头堆如山高,河道被堆填大石和柏油,环境在不知不觉间变了样。若如 Ivan 所说,白热化的抗争虽然已过,但蕉径真正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去年12月末,记者处在日青田里的一棵大樟树下,坐在用卡板改造的櫈子上,天灰蒙蒙的。眼前是大片田野与树林,身后又是茂盛的杂草丛;没有行色匆匆的城市人,这里的时间显得平稳悠长。

草丛中,长著许多株如小腿高的淡竹叶。日青介绍说,香港以前有一则广告“饮杯竹叶青”,所说的竹叶青酒,就是将这种叶的味道注到米酒中去。“当你知道这个是淡竹叶,你为什么还要进口绿茶呢?其实香港漫天遍野都是淡竹叶。”她扬手感叹,香港还有很多值得发掘的本土事。

言间,树头上挂著的几面五彩布旗在风中扬动。这是很久以前她和朋友特意打造的“打卡位”,说好让人们知道蕉径的存在,也顺带为这里祈福。每面布旗上,都写有像对联般的两句话,“幽溪水手保耕农,良田沃土生态丰”,旗的中间又画了镇守蕉径几百年的山、特色的水坑田和老房子,当中还有特别醒目的四个大字:“祝福蕉径”。

蕉径的泥土。

蕉径的泥土。摄:林振东/端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