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參考資料(二)〉,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41-08-00-006

之前提到過,1966年對於蒙古人來說,可能是個憂喜參半的一年(請見去年12月16日〈[臺日關係]我們感情那麼好,你還想要跟他在一起嗎?(咬手帕)〉)。而對藏人來說,該年也是中國本部裡的漢人內鬥所形成的文革,致使藏區被其牽連的時候。所以或許連「喜」都談不上,直接陷入無意義的內耗——與中共中央採取合作態度的十世班禪,被文革成員批鬥,一年多後甚至遭害下獄;1959年便即離開藏區的十四世達賴,雖然躲過了中國內部的紛亂,卻仍欲求藏人自主而不得,還被捲入冷戰中的西方國家想要藉之打擊共黨勢力的漩渦裡。可以說,兩人都體現了不同的政治鬥爭下,相同的「身不由己」。

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見到中共對於藏區的行動,不免見獵心喜。只是流亡海外的藏人政府曾經表示「臺灣國民政府為政治上之敵人」(國民黨表示不解,關我屁事XD),顯然對於這個基本上仍有「中國代表權」的政府抱持敵意。「幸好」正因1966年的藏區狀況,讓達賴方面對於臺灣當局的敵意稍微降低,於是才有了這份報告裡的內容。而十四世達賴的二哥嘉樂頓珠,更一股腦兒地向臺灣代表「灌迷湯」,表示其對蔣中正及中華民國的感謝與支持,甚至表示自身機關報「水準甚低,工作人員素質無法與臺灣報業相比」。雖然嘉樂頓珠本人確與蔣中正有私交,但從「視為大敵」到「自貶地位」這樣的態度變化,落差也未免太大。合理的評價,就是「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因此前倨後恭雖然難堪了些,但在國際往來方面,多個交情有限的朋友也非壞事,尤其是當自己面對大敵的時候。

其實不只標示部分,其他地方都看得出來嘉樂頓珠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