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这本书好棒啊,就做点类似于读书笔记一样的总结罢——我一直以字面意思来理解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看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浅薄,挺有收获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它们都是政治哲学针对不平等的不同看法观点。

  • 功利主义
思考不平等的第一种观点是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效用,即人们从环境中得到的幸福或满足程度。效用的福利的衡量指标。功利主义者认为:政府的正确看法是使社会中每个人的效用总和最大化
功利主义者支持收入再分配(依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但是否定收入的完全平等化 (因为他们接受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收入高的人支付高税收,而收入低的人得到收入转移支付——这个是逐渐减小的:随着一个人的收入提高,其得到的转移支付减小。在这个过程中,对双方勤奋工作的激励都减少了,工作减少,社会收入减少,总效用就减少了。功利主义必须使更大平等的好处和扭曲激励的损失保持平衡
  • 自由主义
思考不平等的第二种观点是自由主义——即政府应该选择被认为是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再“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测者来评价。罗尔斯设想当我们对每个人最终将处的位置都一无所知——用他的话是:我们都处于“无知面纱”背后的“原始状态”,我们可以选择出一套公正的规则,处在原始状态下的人会特别关注处在收入分配最底层的可能性。与功利主义相对,不是要使效用总和最大,而是使最小效用最大化
当然,受无知面纱遮蔽的理性人实际上厌恶风险的程度是否足以使最小效用最大化是不清楚的...
  • 自由至上主义
思考不平等的第三种观点是自由至上主义——其认为社会本身没有赚到收入,只是单个社会成员赚到了收入,所以政府不应该为了实现任何一种收入分配而拿走一些人的收入并给予另一些人。
自由至上主义者评价经济结果的方法是评价结果产生的过程——他们认为只要过程是正义的,那么分配结果无论如何不平等都是公正的。
其结论是: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

以上是对三种观点的粗略总结

以最近在《经济学原理》中看到的一句话作结罢:

生活是杂乱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政府是不完善的,人也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