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日本歸還古器物(一)〉,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29-01-19-013

把這個小故事歸類到「臺灣小事」,可能不是每個臺灣人都能認同。尤其發生此事的時候,「臺灣」和「中華民國」還沒有那麼強烈的「相等」性質。不過不管怎麼說,毛公鼎可是後來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放在故宮博物館裡做為「鎮館之寶」的超級「古董」。因此把這事情跟臺灣掛勾,應該也不是完全說不通的。

有關毛公鼎「回歸」的過程,中文維基已有簡明扼要的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不過這裡可以補充的是,在這檔案裡可以見到,當外交部在1945年11月向表示可以直接「發交中央博物院」時,行政院並未接受,而是下令「先由上海市政府暫時就近接收保管」,等中央博物院搬回南京後再移轉。這兩份檔案時間隔了約莫5個月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在此期間,當時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吳國楨——就是後來到臺灣當省主席,然後擔心遭到蔣家之忌而逃亡美國的那位人士——認為毛公鼎是個「體積過大、不便內運」的東西,才提出這個上海先暫時代管、日後再行轉置的建議,然後行政院考量之後予以接受,方才而來的處理結果(該內容不在《外交部檔案》裡,可在國史館《國民政府》檔裡見到)。我不是做文化或文物研究的專家,不過有關當時的文物處理與政治關係的研究,絕對可以參考「強者我學弟」(笑)、也是之前曾向某Matters友人推薦過的東京女子大學准教授家永真幸《国宝の政治史——「中国」の故宮とパンダ》一書,相信可以很有收穫的(附帶一提的是,還可以順便認識「熊貓外交」的歷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