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国会大厦前与警察发生冲突,部分示威者闯入了大厦,数小时后警方宣布平息了这场混乱,有五人被证实在事件中死亡,其中一名女性遭枪击身亡。这起事件的发生与特朗普拒绝承认败选并指控民主党在选举中舞弊、呼吁民众持续抗议有关。之后,推特、脸书、Instagram等平台认定特朗普所发的消息诱发了这起暴力事件,并存在进一步煽动暴力的风险,因此将特朗普的社交账号封禁。

对于中共官方媒体而言,美国出现这样的混乱场面可谓正中下怀。这无疑是为它们递上“子弹”,因此官方利用“美国国会大厦骚乱”及“川普社交账号被封”事件,大肆开动了宣传机器。从某种角度来说,中方通过这两起事件再度成为了对内宣传层面的“最大赢家”,让读者从中收获了饱满的反美爱国热情。

“美式民主玩砸了”

从1月7日开始,中国官方媒体就积极跟踪“报道”了美国国会大厦骚乱,向读者反复宣告“美国又乱了”,与真实客观报道不同,这些高频发布的内容经过挑选,再配以讽刺、挖苦“美国乱象”的评论,会让人很轻易感受到背后某种幸灾乐祸的情绪,展现出了近年来官媒越发鲜明的战狼风格,以至于让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表现实在太不“官方”了:

例如,共青团中央把示威现场照片称作“世界名画”(世界名画原为“二次元名词”,是指动漫、影视剧中经典的、著名的、被大家熟知的场面。):

紫光阁(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旗帜杂志社)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拆家做主”:

共青团中央、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再度提到了“最美风景线”一说,其实这一说法最初来源于佩洛西对香港和平悼念集会的形容,但它遭到了中共官方媒体有意的谬传(【墙的妙用】佩洛西“美丽的风景线”竟是指“六四烛光守夜”

北美留学生日报称“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但这条微博同时配发的视频遭删除,原因未知:

观察者网以明显“引用表示认同”的方式转发了一段对美国“暴政”的讽刺:

环球时报英文版则将这一场景与1814年美国国会遭英军占领的历史图片相对比:

或许是为了吸引微信用户的点击,央视新闻的微信公众号采用的标题一律简短而粗暴,直指要点,如“一片混乱”、“美式民主演砸了”:

在《背影:中国VS美国》这篇文章里,央视新闻将大连师生志愿者们运送防疫物资的图片与美国国会骚乱图片同框,似乎想说明在美国“混乱”之际,中国人却在为防疫“劲往一处使”,即便这样的对比缺乏关联的合理性,但它暴露了官方宣传某种不可言说的“中心思想”:要以美国的“糟”来反衬我们的“好”:

至于这张“中国版世界名画”,其实是另一个为集体主义奉献的故事(辽沈晚报|中国版“世界名画” 之“风雪战疫”的背后故事),中国不乏这样的“无名英雄”,但他们的存在确实就如央视新闻标题所述,只是“背影”: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甚至表示这样的场景应该被称为“华盛顿之春”:

在美国国会骚乱发生的同时,环球时报英文版还不忘提醒读者美国其他地方也在发生抗议示威:

甚至引用伊朗总统的话来指责美国“民粹主义土壤肥沃”,这样的引用实在有一些讽刺以至于该微博下一名网友评论“伊朗自己是什么好鸟吗?”

“战狼画手”乌合麒麟也及时发布了自己的新作“三权分立”,记录“荒诞但真实的美国历史”,并称国会骚乱事件为“开年大戏”:

香港大公网甚至专门为这幅漫画写下一篇报道(大公网|漫画家乌合麒麟新作《三权分立》 讽刺美国会暴乱),文章中的一处叙述颇为喜感:(该作)更被中纪委官网引用来讽刺美国冲击国会事件。

总的来说,如果一位中国网民想要了解1月6日美国国会骚乱的过程,他/她完全可以使用中文在墙内轻易检索到,因为在后续的几天时间里各大官媒供提供了有关此事件的海量信息。

美国乱象 VS 香港“乱象”

在美国国会骚乱事件之后,中共有意将这起事件与“香港反送中示威”相捆绑,试图让人们模糊对两起事件的性质判断。在官方看来,它们都出现了“相似的场景”,因此示威者就只能同时被称为“暴民”,或者同时被称作“抗争者”,否则便是“持双标”,却丝毫不提及背后是否有政治权力的垄断、民意的不听取以及国家暴力的不受约束等。而这一事件恰好发生在香港大抓捕之后(香港01 | 至少52泛民被捕 疑与民主派初选有关 涉颠覆国家政权),这类宣传或可以为中共后续的香港抓捕行动争取主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敦促人们深思”:

在将其强行捆绑后,中共官方指责美国奉行了所谓的“双重标准”,例如人民日报就将“双标蓬佩奥”前后言论加以对比:

并断言蓬佩奥之流必遭“历史审判”:

华春莹还进一步反问“五个为什么”:

在美国和香港发生的是相似的场景,为什么有些人作出不同的反应?为什么同样是抗议者,在美国就是“暴徒”,在香港就是“民主英雄”?为什么在美国就是“捍卫民主自由”,在香港就成了“压制民主自由”?为什么在美国不可接受的事情,香港就必须接受?为什么在美国都不允许的“自由”,要求香港必须允许?

除了“官方定义”,官媒还巧妙地利用了网络舆论,例如推特上一些将“国会骚乱”和“香港示威”相关联的言论就得到了官方转发:

例如,观视频工作室转发了一条疑似特朗普支持者的言论:

环球时报转发了一条CNN记者的消息,并把香港网民的反对称为“乱港暴徒狂怒”:

环球时报还罕见地同时刊登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头版,这些媒体使用了“暴徒”(Mob)一词来形容冲击国会的特朗普支持者。

当然,官方媒体对这些版面图的转发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按照惯例,如果没有指责香港示威者的这层考虑,中共有可能从反美角度不会效仿美国主流媒体将特朗普支持者称作“暴民”,甚至赋予其某些正面色彩(【网络民议】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实力有多强?),但自11日开始官方开始使用了这一称呼:

流亡海外的香港活动人士罗冠聪反对了这种类比,他认为“将特朗普支持者冲击美国国会与香港示威者进行比较是完全错误的”:

香港示威者为民主和自由的正当诉求而战,他们冲入的是专制和政治迫害的象征。

香港国际关系学者沈旭辉也认为这是十分不恰当的比较:(BBC|美国国会暴力骚乱 中国将其类比香港示威遭反驳

一个是在休会期间,彰显政权的程序不公义,现在证明立法会确是形同虚设;另一个是在会议期间,防止已经符合通过民主程序的结果出现。在国际社会,各国对香港七一占领立法会普遍同情,并没有任何批评;但各国领袖对美国占领国会,已经立刻割席……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林培瑞指出了美国与香港示威的根本区别,他认为:

“香港的示威者反对的是一个极权的政权,而特朗普支持者反对的是一个民主政权。”、“杀了一个人是很可惜的事情,我不赞成。但杀了一个跟(北京)杀了几千个人是不同的,而且它压制的作用是不同的…..(六四)影响了中国整个二三十年的恐吓气氛”。(美国之音|中国通林培瑞:美国与香港示威有根本区别

推特网友 @qinglongzui 则表示“采用违法达义的正当性”需要依据社会的整体民主水平来判断:

“一个社会的自由民主程度越高,采用违法达义的正当性就越低;反之亦然。因此,不能将香港的事情与美国相比较(台湾的事涉及的更多是外部安全而非内政,也不宜并列)。认同/同情冲击国会山举动,必然低评美国现行自由民主水准;反之亦然。但是,美国自由民主水准究竟在什么水准,却是可以客观/科学评判的…..”

言论自由必须有边界

在特朗普推特账号被封之后,与网民的热议不同(【网络民议】川普社交账号被封,有没有违背言论自由?),中共官媒其实并不热衷讨论推特等社交平台对特朗普的禁言是否合适,如果认为合适,那是否提倡了一种对公权力的限制?(自由亚洲|推特封禁特朗普 微博敢封习近平吗?)如果认为不合适,那是否在提倡一种更广义的言论自由?(德国之声|德国总理默克尔:推特封闭特朗普“有问题”

因此,环球时报评论(环球时报|噤声特朗普 让“言论自由”情何以堪)的态度是暧昧的,它认为“言论自由的确存在政治和道德边界”、“说到底,言论自由的边界和言论自由本身都是由强大和胜利的一方定义的”,揭示出官方想要定义言论自由、进行言论精细管控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误导了人们对于真正言论自由的理解:

对特朗普消音,这违反了言论自由原则吗?无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原文是什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说不了话了,失去了普通美国公民的这一权利,这当然违反了美国政治精英们通常主张的言论自由原则。“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就是“美国灯塔”通常照给世界其他地方的“言论自由之光”……它围绕民主、自由、人权的几乎所有高大上原则都在国内政治的紧迫事项中打了折扣,美国体制的脸面被放到了一边。 —— 《环球时报 |噤声特朗普 让“言论自由”情何以堪》
老胡早晨起来看到这个消息,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推特没有了特朗普,好玩度会少很多。紧跟着想到的是,连美国总统的社交媒体账号都能因为“存在煽动暴力的风险”被封,看来在每一个社会,言论自由真的不是没有边界的,人类尚没有能力管理完全意义上的言论自由。这挺让人遗憾的,但这就是现实。 —— 环球时报|胡锡进:推特永久封停特朗普账号,这很炸!
这也让人们进一步看清,所谓美式“言论自由”只看立场,不过是美国得势者对内打压异己、对外攻击对手的政治工具罢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当示威者在暴力言论鼓噪下冲进美国国会山,当虚假信息在美国社交媒体大肆传播,所谓的美式“言论自由”,也撕下了最后一片遮羞布。 —— 《央视新闻|总统被“禁言” 美式“言论自由”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胡锡进甚至将这场“封号反封号”之争称为“新南北战争”,但这段长篇幅评论的最后一句或许才是其“中心思想”:美国体制的根基正在争议中晃动。当然,还有不少官方媒体也都在评论文章中批判了“特朗普被封号”背后的那些严重的“美国制度性问题”。

官方用语大赏

当然,在这起大型的官方宣传中还有许多“官方用语”值得玩味,它为什么这么用、以及这么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其实也非常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香港黄丝起来了

环球时报|看到今天美国的景象,香港“黄丝”互相撕起来了

香港暴徒气炸

环球时报|CNN记者发了今天的一组对比图,香港暴徒气炸疯狂围攻!

蔡英文又出来了

环球网|蔡英文又跳出来送祝贺拜登了 还不忘感谢特朗普

美式民主撕下最后的遮羞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美式民主撕下最后的遮羞布

警方挥舞警棍抽打跪压闹事者

环球时报|特朗普支持者与人激烈群殴 警方直接“跪压”挥棍抽打 大放烟雾弹

美国这个制度本身发生了内部塌陷

胡锡进|特朗普“勤王军”攻破美国国会,这当然不叫“华盛顿之春”

我们该如何予以迎头痛击,将他们打成落水狗呢? 

胡锡进|这可能是中美关系最具挑战的10天

闯入美国国会的“网红”悉数遭到清算

观察者网|闯入美国国会的“网红”悉数遭到清算

曾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变脸

环球网|看这些曾经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给大家表演个“变脸”

苹果谷歌把他后路也抄了

澎湃新闻|特朗普推特被永久封停,苹果谷歌把他后路也抄了

在香港和华盛顿发生的攻击差不多,都是反民主反法治的。

环球时报|美国民主的敌人是美国自己而非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