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川支队的平型关作战

10.1十川支队的编成情况

十川支队(十川次郎大佐)也是参加平型关战役的关东军部队之一。有关十川支队的编成和行动目的,1937年9月25日关东军《恒山山系突破作战命令》要旨中有如下记载:

“十川支队(注 步兵第一联队,野炮兵第四联队第一大队为基干,配属大泉支队),经大营镇西北地区向繁峙前近,以协助第五师团作战[1]”。

 从此可知“十川支队”由步兵第一联队,野炮兵第四联队第一大队,大泉支队三部分构成。若参考以下8月27日本多兵团张家口会战《战斗详报第一号附表》,还可得知除了大泉支队外,步兵第一联队,野炮兵第四联队实际上是本多旅团(混成第二)的一部分(表中的堤,大泉两支队是配属部队)。

即在平型关战役中,本多旅团被分割为两个部队,其中独立出来的以步兵第一联队为中心的一部就是十川支队。

步兵第一联队,从番号也可得知是日本陆军最早成立的联队之一。第一师团所属,原驻地东京。1936年2.26事件时受到牵连,之后1936年5月,随第一师团进驻“满洲国”。 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本部驻齐齐哈尔。步兵第一联队(牛岛满大佐)最初驻泰安镇(依安县,齐齐哈尔东北150公里),不久移动到东边道宽甸(辽宁省东部)担任地方守备。1937年2月,十川次郎大佐在定期人事调整中接替牛岛满担任新联队长[2]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第一联队和第四师团的野炮兵第四联队奉命紧急动员组成混成部队进关协助“支那驻屯军”的京津地区作战。后被编入混成第二旅团(本多政材少将),8月12日复归关东军司令部指挥,由津京地区转进张北地区作战。

从上面出示的本多旅团张家口会战《战斗详报第一号附表》中可看到,此时步兵第一联队共有官兵1045名,马183匹。若用此数减去在张家口会战中死伤的125名,余数920名即为平型关战役前步兵第一联队的兵员概数。按同表用同样方法,还可以算出野炮兵第四联队的兵员概数为268名。

大泉支队原是第二师团(仙台,冈村宁次中将)第四联队的第一大队。1937年4月,该师团第二次驻扎满洲(第一次为1932年)。联队本部设在宾县(哈尔滨东35公里),担任北满地区警备。卢沟桥事变后为了加强“満州国”国境守备,8月6日在哈尔滨紧急动员编成张北派遣支队,支队长为大泉基少佐。共三个歩兵中队、一个机关枪小队、一个歩兵炮小队,相当于一个普通关东军步兵大队建制。

支队组成后8月8日从哈尔滨出発,13日到达“满洲国”境沽源(张家口北约125公里)。张家口会戦(8月15-30日)中,和堤支队(原第三独立守备队,堤不夹贵中佐)一起配属给本多旅团[3]。8月23日至26日,在察哈尔省崇礼县附近作战中,出现了22名死伤(内7名死亡),之后9月11日聚乐堡附近战斗中,也出现4名伤亡[4]

关于大泉支队的人数,从篠原旅团聚楽堡附近战斗详报《第三号附表》的记录表中可得知9月11日战斗以后,兵员为590名,马86匹[5]

野炮兵第四联队(铃木敏行大佐)是第四师团(大阪)的炮兵部队。于1937年5月赴辽宁大连,驻周水子兵营。7月30日,接关东军紧急动员令出发,经天津附近的战斗,8月15日到达承德,参加了张家口会战。战斗中第二中队第一分队的一门38式火炮被敌炮弹名中,分队长小川淳一以下全灭(死3伤3名,损失炮一门)。9月11日在聚乐堡附近战斗中,是年8月新赴任的联队长大生坛城大佐也中弹身亡[6]。成为开展初期,日军战死的最高指挥官之一。平型关战役中,联队的约一半(一个大队)被配属给十川支队。从参加张家口会战的8月下旬至10月8日崞县战斗结束(之后联队全体返回满洲),联队共出现40名死伤(内7死亡),主要是张家口会战中的损失。9月26日-10月1日平型关战役期间,并没有死伤记录[7]。十川支队在西河口附近长城线攻击中,炮兵被配置在山脚下道路附近阵地,受设在长城线高地的前线观测所诱导,进行了远距离协同炮击。战斗结束后,因为没有可行进道路(支队计划中向涧峪村行进的道路(金峰店至碱峪)不通车辆,),退回浑源,从应县,雁门关迂回前进到代县,崞县[8] ,10月2日太原攻略战开始后,与本多旅团汇合。

以上步兵第一联队的920名,野炮兵第四联队的268名,加大泉支队590名合计1778名,即是恒山山系突破作战(平型关战役)中,关东军十川支队的人员总数(概数)。

重武器有野炮兵第四联队第一大队的7门改造三八式野炮[9],步兵第一联队的步兵火炮共约10门,重机枪约20挺[10]及大泉支队的重机枪6挺,步兵炮2门(此为编制数字,推测实际不满此数)。

10.2  行动记录

有关十川支队的战斗记录最少。步兵第一联队是在大都市东京征兵的部队,不像地方乡土部队那样有地缘,血缘纽带。相比之下,文化程度高,反战者多。所以战后不仅没有留下战斗详报,也没有健全的战友会组织编辑出版联队史。所以其部队在平型关作战中的行动路线,只能按其他资料的断片内容进行推测。史料『北支方面地上作戦の概要』中《内长城线作战》一款中有如下简要叙述:

关东军司令官得知第五师团企图进军滹沱河河谷方面之消息后,于22日派十川支队(步兵第一联队主力及大泉支队为基干)从浑源附近出发经大营镇西北方进军繁峙,以策应第五师团作战。支队于23日由大同出发经浑源与大泉支队合流后南进,27日到达红水村(平型关北偏西约9公里)附近,对同地西方长城线之敌展开攻击,但未能进展。步兵第二十一旅团(三浦部队)长于28日傍晚掌握全旅团主力后于29日实施总攻,十川支队亦协力于此攻击,但也未能奏效”[11]

 可知9月27日,十川支队到达地点是王庄堡西方“红水村(现洪水村)”。主要对附近长城线(西可口长城)展开攻击。国军的各种电报记录中,有比日军记录详细得多的记载,可判明支队的主要攻击地点是第二十一师守备地域的水垛口和西河口等地。设在王庄堡附近红水村的,应是指挥战斗的支队本部。水垛口,电文中称水垛,国军作战地图称水花垛口,现在地图标为“臭水圪坨村”。是越过长城线的一个隘口。其前线阵地地名为“二道凹”,此地点多次出现在国军第二十一师的战斗记录中。战斗结果,直至29日午后,平型关前线三浦部队反击前,十川支队也未能攻克此两处国军阵地,当然也未能达到夹击大营镇之敌的本来作战目的。30日凌晨,国军全线部队自主撤退后,十川支队才得以越过长城线沿唐河向大营镇方面进军。

图表10-2 国军配置图《抗日战史/太原会战1》插图第十
图表10-3 战斗地点地形图

如前所述,先于十川支队最初进入此地战场的,是9月23日到达,在枪风岭南小道沟,讲堂村,小窝单,金峰店附近作战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主力(粟饭原部队),位置于十川支队作战地点北方的刘茂恩第六十五师守备地域。第二十一联队主力的攻击,在此地也未见太大成效,之后为了营救被包围中的三浦旅团, 于26日夜放弃战斗。经小道沟,龙咀,王庄堡向团城口转进。转进时,将原计划中的“任务”(突破长城线占领大营镇西方涧峪村,协助平型关口正面作战)委托给后续关东军的“十川部队”[12]

十川支队选定的突破口,并不在原步兵第二十一联队作战的讲堂村,师福沟一带刘茂恩师(65D)的守备地域,而在更偏南的西河口一带长城线。即和西河口,水垛口,金峰店一带。北段金峰店唐河一线,是刘恩茂(65D),李仙州(21D)的防御境界,若能越过长城线,沿唐河有山路(今日金砂线)通向大营镇西方碱峪村(现地名)。沿此道路赴大营镇西方涧峪村的作战企图,和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的原计划同样。

国军的战斗记录《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中,也有关于十川支队的记录(但不知敌方所属)。

二十六日晨,敌板垣师团由浑源、灵丘用汽车增加千余,王庄堡附近有其一部,二十七日,…西河口二十一师亦有敌二千余…(向我)2100高地及水圪垛之阵地猛攻,激战颇烈”[13]

《太原会战》中也称:

9月27日…敌二十一师方面之敌两千余,在飞机九架,炮十余门掩护下,分向我西河口及其以北阵地攻击,战斗终日,敌未得逞[14]

  两个资料讲的是一回事。这里出现的王庄堡方面的援军,或攻击西河口,水圪垛口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属第十七军)阵地的敌军部队,指的即是十川支队。由于国军(八路军也同样)捉不到日军俘虏,所以至今也未能准确掌握在各地作战的日军的团队号。

9月28日粟饭原部队援军到达团城口后,午后从南方组织了对团城口北方2141. 96高地的攻击进攻,此日粟饭原部队战斗详报中出现“关东军的一部已占领最高峰”的记录(实际上误报)。从此判断,十川支队的作战地点也离2141.96高地不远(2141高地位置于西河口东南方约4.5公里处,有长城线相连)。并有过协同作战部署。

国军《第七十一师战斗详报》中,也触及到9月28日,在2141.96高地至北方西河口一线之敌的协助攻击,云: “至午后四时敌绕至上牛还附近,因感腹背受敌遂将四三一团之两营及四零三团、四三四团之残部,乘暗撤至2141. 96高地” [15]。牛还是西河口南两公里处长城线附近的地名,位置于2141高地北麓。来自北方的威胁使坚守高地的第七十一师“腹背受敌”。

尽管如此,像国军记录的“敌未得逞”,日军记录的“攻击未能奏效”一样,十川支队在此地作战三日,并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这个事实,还可以从以下《东京兵团》的描述中得到佐证。

28日,十川部队在平型关北方约五公里的内长城线,…激战尤酣。…部队承担从守备较弱的北方突破长城线,迂回到敌背后的作战任务。27日开始攻击,28日,29日接连猛攻,但前面的敌军没退一步。敌机时常飞来,庆幸的是把携带的炸弹都投到了前方板垣兵团阵地…。28日,部队终于断绝了口粮。…29日弹药也所剩无几。…千余米的高地已冠初雪,单衣薄装的士兵只好从敌兵死尸上剥下棉衣抵御夜寒。29日夜,敌炮火更加猛烈,迫击炮弹连夜呼啸飞来。后勤不能接济,弹药早已揭底。剩下的只有向前突击的一条活路。部队长终于下了决心,“待拂晓时分全员发起突击”。 …突击前,战友们不约而同唱起了悲壮的《露营歌》“…掩埋在野石下的战友,浸染着血红的夕阳”…却没想到等歌毕时,敌阵地已雅雀无声。猛烈的炮火,原来是敌方撤退的掩护![16]

 此文为战记文学,注重情节描写,缺乏基本情报。内容应来自写作时著者对当事者的采访。史料价值虽不高,但可看到十川支队作战中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寸步难行的一面。在平型关北方约五公里的内长城线作战三日,最终也未能突破敌阵地。战斗结局是敌军的自行撤退。

9月30日拂晓,正面之敌的国军第二十一师自主退却后,十川支队越过长城线,到达大营镇北方四公里的“下台村”(下图所示)。10月2日,又作为旅团主力一部,向西前进到繁峙与本多旅团部队合流[17]

10.3 死伤

如前所述,平型关战役时十川支队全体共1778名官兵(概数)。由步兵第一联队,野炮兵第四联队第一大队,大泉支队三者组成。其中《野炮兵第四联队史》中,有详细到个人名,时间,地点的死伤记录,但其中没有触及到内长城线附近会战时的战死,仅记录了9月27日侦查中三名负伤[18]。即野炮兵部队战斗中损失为3名负伤。

主力的步兵第一联队的死伤数为多少?因联队本身没留下战斗详报,所以统计比较困难。按《官报》(19380217号)战地其他死亡者栏的通报,可判断出9月28日至29日两天,步兵第一联队共有小原清一(步曹),田岛留吉(步上),小林正一(步一),秋山卯一(步一)四名战死,另外于10月2日战伤死的石冢政雄,也很有可能是此战斗的重伤者。以此推算,第一联队方面死伤数合计约15名(内战死4名,概数)。

图表10-4 内长城线作战要图『支那事変陆军作戦1』、335页

实际上,十川支队在平型关战役中出现较大损失的是大泉支队,《官报》(19381108号)记录9月28-29日两天,其大队出现武田清治,野田留次郎准尉以下,共12名战死者。

笔者以此为线索查阅了朝日新闻的仙台地方(宫城,第四联队原队所在地)版,在10月3日发现了较详细的有关记录如下。时间是“28日的激战”地点为“北支奥地”战死者数,人名与官报报导完全一致。无疑是平型关战役的损失。

图表10-5 朝日新闻宫城版19371003 报导
图表10-6 朝日新闻宫城版 19371013 报导

可贵的是还发现了平常报刊中罕见的战伤者记录。同报刊10月13日号,以实名(其中八名带遗影)公布了大泉支队于西河口附近战斗中出现的蛭田利秋少尉等57名负伤者的全部名单。与前出战死者加算,大泉支队平型关战役中合计战死伤69名。从590名定员数看,绝不是一个小数字。战斗具体地点,过程的细节到底如何?由于大泉基少佐,不久也在忻口战斗中死亡,该支队(大队)没有能留下任何有关战斗的记录。无奈只能从国军方面寻找战斗线索。下面看一个作战对手,国军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的战场报告。

9月27日23时(感亥)李先洲黄祖埙致高桂滋电报:

本日上午十时,敌步兵约两千余人在飞机九架炮十余门掩护下,分三路向我西河口二二零零高地及水圪朵之阵地猛攻,激战至夜敌未得逞,惟二二零零高地东端我守兵全部牺牲,致该高地东端阵地失守。现正在激战中。除饬部于本夜分三路向敌后方寨头村,董家庄,二道凹夜袭,期本晚歼灭当面之敌。余俟续报。

9月28日14时(俭末)李仙州致蒋中正电 国史馆数位典藏号 116-010108-1060-022

本俭日拂晓以来敌继续增援,在飞机炮火掩护之下,以全力向本师西河口左峰并二道凹阵地猛攻。我一二一团第三营一二二团第三营及一二四团第二营双方往复冲击肉搏十余次,我官兵冒死抵抗前赴后继,誓与阵地共存亡。现各部伤亡奇重,刻仍固守原阵地与敌激战中由。

28日14时 李仙州致刘恩茂电 国史馆数位典藏号116-010108-1060-036

 顷据张团长电话称贵军驻讲堂村部队已向师福沟移驻,我左翼空隙甚大等语。敞师阵地自昨日迄今仍在激战,且正面甚大兵力极感不敷,拟请贵军仍派一部进驻讲堂村以资连络而免顾虑为祷由。

29日16时 李先洲致蒋委员长(战地报告)

 …俭末(28日14时)敌仍以炽盛炮火掩护步兵向本师阵地猛攻。双方肉搏数十次,战况较前更激烈。艳丑(29日2时)我抽派一营分路夜袭激战时余,毙敌一百余名。夺获步炮一门,机枪一挺,步枪十余支,并将敌阵地占领。四时据友军转来消息,敌有一部已由小(石)口方面侵入,向繁峙前进中。我刘茂恩军奉令向南转移阵地。职闻讯后当令本师左翼部队向南转移,与刘军切实连系。正部署间,敌以增援部队向我西河口以左阵地实行反攻,同时对我左翼杨庄附近突出部(攻击)发生情况致敌来乘机将机枪步枪等复行夺去。现本师占领西河口亘管申沟,下温荘西端之线,与敌对峙中窃本师自马日进入阵地,养日至今血战八昼夜,毙敌约四五百名,我方亦伤亡连长以下军官十八员,士兵二百一十余名。…惟总部对本师行动自马日至今迄无指示,颇形孤立。据闻晋军方略如此经失利拟退守繁峙五台山之线。阵地配备本师亦未列入。尔后行动如何,伏恳电示机宜为祷。职李仙洲,黄祖埙艳申...。

30日 阎锡山致南京大本营电

…(长城线)北侧面感辰(27日8时)以来有步炮连合约两千之敌分三路向我高军李师西河口二二零零高地及水垛之阵地攻击,因我守兵沉着抵抗敌未得逞。
图表10-7 作战分析图 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

参考以上地图,对此电报进行分析解说。

李仙州第二十一师负责守备地段为西河口至讲堂村(不含)间长城(图中白点线)一线。与北方刘茂恩师的警备境地为唐河(金峰店)。其中隘口从南向北(按图面记载)有西河口,水垛口,北坨口,杏树台口,作林口,黑狗背口,杨庄口等。

按李先洲9月23日对高桂滋军长报告其部进入阵地为“1980.49高地亘西河口,水圪垛,上寺,下寺至下窝单1981.4高地之线”。对照地图位置可知当初并不在长城线,而在关外扼制浑源,王庄堡,东河南道路的山地一线。(第一线阵地应为 西河口,董家庄,二道凹,上,下寺,杨庄一线,参考上图)

以上电文出现西河口,水垛,杨庄等口名,和西河口左峰,二道凹(水垛口外),2200高地等高地名。可认为28日以后主要战场在第二线西河口左峰(2200高地?)和水垛口附近。电文中也触及到,29日北线刘茂恩六十五师撤退后,日军从左侧杨庄口附近反击,将战利品一部夺回的战斗。具体部署(大泉支队,第一联队位置等)不明。

战斗从27日十时开始,十川支队各部,从西河口至杨庄一线,向山地的长城线进击。战至夜间2200,高地东端长城线阵地被敌占领。李仙州于27日夜间部署了本夜“分三路向敌后方寨头村,董家庄,二道凹夜袭”的计划,此计划应得到成功。二道凹等失地被夺回。28日敌又一次 “全力向本师西河口左峰并二道凹阵地猛攻。我一二一团第三营一二二团第三营及一二四团第二营双方往复冲击肉搏十余次,…各部伤亡奇重”。李仙州为扭转战局,29日凌晨又“抽派一营分路夜袭激战时余,取得毙敌一百余名。夺获步炮一门,机枪一挺,步枪十余支,并将敌阵地占领”的战果。

从以上记录分析,李仙洲部27-29日间,共有两次大型激战,一次是28日昼间于2200高地(西河口左峰)的攻防,另一次是29日凌晨,抽派一营,从水垛口出击夜袭敌后方(二道凹,董家庄?)的战斗。

大泉支队的12名战死者全部记录为28日,说明可能是西河口左峰和二道凹(水垛)攻击时的战死者。而步兵第一联队的四名中有三名是29日战死,说明是李仙洲29日凌晨“抽派一营分路夜袭”战斗中的损失。此夜袭地点具体不明,有可能是敌后二道凹,董家庄方向,也可能是敌后的杨庄方向[19]

另外从李师“自马日进入阵地,养日至今血战八昼夜,毙敌约四五百名(此数不可取),我方亦伤亡连长以下军官十八员,士兵二百一十余名”的记录中,可得知李仙洲师损失相对并不太多,八日间死伤仅约230名(包括23日初战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战斗)。对比下,对手的十川支队仅三天内损失即达87名(内17名战死)。

平型关战役个战场国军与日军损失倍率平均超出10比1(公式记录为13.38倍)。兄弟部队高桂滋八十四师损失1800余名,和对手日军的两个大队损失比约为5比1。而李仙洲报告若准确,与日军十川支队的损失比仅为2.7比1(230:84),超过八路军的小寨村大捷(3.2比1)[20]。与正规军正面苦战,又未失一寸领地,可谓作战最成功。


[1] 『 篠原支隊(2D 15iB)戦闘詳報』。JACAR:C11111337100,1/3

[2] 畠山清行『東京兵団、 上』、光风社书店、1978年8月、 107頁

[3] 『混成第2旅団张家口会戦戦闘詳報』、JACAR:C11111394600,3/7

[4] 『歩兵第四聯隊史』、重阳会、1974年、508頁。

[5] 「聚楽堡附近の戦闘」、戦闘詳報第三号附表、JACAR :C11111336400,1/8

[6] 『野砲兵第四聯隊並びに関連諸部隊史聯隊史』、信太山砲四会、1982年、279頁。

[7] 『野砲兵第四聯隊並びに関連諸部隊史聯隊史』、信太山砲四会、1982年、295-8頁。

[8] 『野砲兵第四聯隊並びに関連諸部隊史聯隊史』、信太山砲四会、1982年、259頁。

[9] 关东軍的炮联队为两大队4中队建制,共野炮大队8门,轻榴大队8门(第5師団「作戦機密」、JACAR:C11110923900,47/60、『北支那作戦史要』)。张家口会战中失去一门。

[10] 「张家口会戦本多兵団編成表」、JACAR :C11111395300,6/19 

[11] 『支那事変概史』、昭和12年JACAR :C11110470000 1-7/50

[12] 『歩兵第21連隊戦闘詳報』、JACAR :C11111184000,7/35 

[13] 《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纪要及经过》(一九三七年九、十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7276

[14] 国防部史政编译局《抗日战史/太原会战1》,1963年,31页。

[15] 28日,(乙)战斗经过《陆军第七十一师平型关会战团城口方面战斗詳報 第一号》(九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 1938年2月呈报。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7278。

[16] 畠山清行『東京兵団,上』、光风社书店、1978年8月、204頁。

[17] 『支那事変概史』、昭和12年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JACAR:C11110470000 1-7/50

[18] 野炮兵第四联队在察哈尔,太原作战期间的约三个月(37.8-37.11)间,共战死7名,战伤33名。其中第一大队(十川支队配属)9.27日记录了有本一等兵,桧原二等兵,中西一等兵三名的负伤。『野砲兵第四連隊並びに関連諸部隊史』、信太山砲四会, 1982年、295-298頁。

[19] 此为按李仙洲电报时间排列内容的解释,不否认有李本人将日期混同的可能。夜袭若在24时前后,日期表现不同。即27日夜(28日凌晨)计划的夜袭实际是28夜的战斗计划,又实施于29日凌晨。若按此推理,夜袭仅为一次,不是两次。

[20] 平型关大捷中,日军对八路军作战损失约250名(其中166名战死),八路军方面损失有6-800各说,在此,取主张较多的800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