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eon Magazine讀了一篇關於“天才”的文章,作者是耶魯大學音樂系的榮休教授Craig Wright, 去年剛出版一本亞馬遜暢銷書"The Hidden Habits of Genius"(天才的秘密習慣)。果然西方媒體世界也從來不乏標題黨,我讀的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做“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ecret habits of genius?” (我們能從天才的秘密習慣中學到什麼)。於是我......

讀前

“哇🤩天才的秘密習慣?!學起學起!”

讀中

“果然不該相信人文學科出身的教授會認真地教我怎麼進行天才養成......這不,果不其然又開始解構了——‘天才’是社會建構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內涵......”

接下來,他講了“天才”在不同文化中的含義,比如日本文化中的“反天才”現象,和中國人對愛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這句格言的推崇等等。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北美原住民“genius of the community”(社群的天才)這個概念:“發明了一個被大家沿用幾個世代的地毯圖樣的女人是個天才 。”

對啊,說到天才,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總是那些名下有一串驚世作品(例如莫扎特、達芬奇)、龐大財富(例如扎克伯格、馬斯克)或卓越功績(例如伊麗莎白一世等)的人,可那些在不同的方面改變了我們的個人生活、社群生態、甚至這個世界的面貌 ,但卻沒有在自己的影響力上署名的人們,難道就不是天才了麼?

正如文章所說,這種我們所熟悉的對天才的定義是18世紀以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擴張的遺產之一。這種文明鼓勵我們從個人而非社群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在這種邏輯下,我們衡量企業家的標準是他名下的財富,衡量創作者的標準是他名下的(廣義上的)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財富與知識產權的積累均受到法律保護與社會認可,而一個沒能將自己的作品“私有化”的人,無論ta的作品是否被代代相傳世世沿用,都只能被歸為模糊的folk knowledge(民間智慧),而便被丟出了有關“天才”話題的討論範圍之外。

“天才”只是我們給社會競爭中的優勝者戴上的又一頂王冠,而不是什麼經科學證實的生理現象(IQ測試的社會文化局限性和偏向性早已飽受批評)。

讀到最後,本已認定自己在讀批判分析而非自助指南、全無得到任何實用建議的幻想的我竟意外得到了一些tips,雖然大都是老生常談:

  • 保持好奇
  • 保持孩童般的想象力
  • 學會放輕鬆並允許毫無關聯的想法碰撞產生新的火花
  • 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以把思維付諸實踐
  • 最後,如果你想要長壽,就找到一樣你熱愛的東西吧。天才大都是熱情的樂觀主義者,他們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口要長10年以上。

"Genius are passionate optimists who on average outlive the general populace by more than a decade."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