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在大学生朋友圈引起热议,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共鸣,有人称这篇文章揭开了中国高校学生的沉默共识。除了共鸣之外,舆论场上还有几种不同的声音也颇为引人注意:

一种观点认为文章中援引的那些教授的话,无非是一群既得利益者的空谈,所谓“认识你自己”的“古典教育”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只是少数阶层才能享有的特权。

另一种观点认为,参与绩点的竞争中疯狂“内卷”,这无非是一种个人选择,我们同样可以选择勇敢地超越绩点制的束缚,为何要一面选择内卷,一面又痛斥制度有问题?

为此,复旦围炉组织了一次讨论,对关于三联文章的这些观点进行了延伸的讨论。当然,我们更关心的还是文章之外的东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这种“内卷”有何切身体会?以及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张力?

陈 = 陈一口

储 = 储文睿

张 = 张树鹏

奚 = 奚文慧

罗 = 罗奕馨

李 = 李希光

统稿:闫力元

三联的文章为何会引发批评?

陈 | 我认为三联似乎有意无意地构建了一组教师和学生的对立关系。比如导言中提及“学生因‘内卷’而迷茫,教师因找不到潜心治学的学生而苦恼”,文章中也层层论证,在这一对立中,教授潜心向学,学生却已经å-9d3b-11e66120d6fb.webp" onerror="this.srcset='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4b167e4-470a-4c32-9d3b-11e66120d6fb.png'">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

张 | 这篇文章中确实体现了一些浪漫化的想象,不仅仅是对于农村,还有对于过去,尤其是八十年代。在这篇推文里我注意到两张放入的照片,一张是1987年北大学子在秦巴山区做社会调查,一张是1988年,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们在海口市街头摆摊。从照片背后我理解的作者逻辑是,现今高校已经远不如当年那么好。当年大家会去贫困山区调研,找不到工作会自谋生路摆摊,用以前的事迹来贬低当下。这就如同中国传统文人在文章中的借古讽今,他们通过标榜尧舜禹这种上古时代的美好,来贬损当政者各方面的弊病。实际上他们所描述的过去的时代并没有那么美好,这只是笔者想象出理想化的美好, 比如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在八十年代都有许多问题,未必好于现在。这种叙事,也许只是为了通过美化过去来贬低当下的现状。

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们在海口市街头摆摊
1987年北大学子在秦巴山区做社会调查

陈 | 当然,尽管我们提到了这篇文章中的一些令人感到不适的地方。但当下大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挫折是确实存在的,不然这篇文章也无法成为爆款,在朋友圈中疯传。但造成学生愈演愈烈地内卷,原因不止是表面的绩点之争,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原有的上升渠道已经不复存在了。目前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面对的事情。互联网007,房地产712,早就进入724的金融业还要集体降薪30%。在原有的社会框架中做个小官带十几号人的的总经理,如今都保不住自己的饭碗 ,那么作为刚进入职场的小白大学生,没有上升渠道也是明摆着的。倘若985本科毕业能作为一个“safety net”,让大学生看到在一线城市安家的可能,学校的绩点竞争都不至于如此激烈。现在的大学生,不仅面对极其稀缺的高薪工作,极其高昂的房价,菊时的供应抹平了;精神方面,她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和同龄人的关系也不错,暂时没遇到困难。

可我还是希望她中考时可以考进一所顶尖高中——并非基于父母型的高强度升学焦虑,而是作为一个在成长过程中被迫接受和理解目前升学大环境的中国学生,作为与她关系还不错的表姐,我认为,她可以经由升学竞争,在目前这个环境里离“更大的机会”、“更优质的资源”再近一些。

所以,在这个动机下,我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些有趣的“矛盾”:作为“同代人”,我会很坦诚地告诉她升学体系的不合理性,经常拿自己做例子,分享我在升学过程中感受到的别扭、自卑或者是不安、焦虑,并告诉她这可能难以避免,但很正常;但作为“姐姐”,我又不希望把太过“认清现实的犬儒情绪”传递给她,让她误认为“争取些什么”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尽管“我到底要做/成为什么”这个哲学问题我自己还没搞清楚),所以我会向她啰嗦絮叨些在大学里的见闻、我自己的“A-ha moments”【1】,希望能给她一些自驱力,并且能让她(暂时地)顺从这个选拔程序。和表妹聊天过程中,我经常用一个比喻——“收集沙子来做自己的敲门砖”,一æmatters.news/processed/540w/embed/d5299050-2a9c-4f0e-9e8d-af3f2abec6dc.png" loading="lazy">

骑行中的李希望光


奚 | 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我喜欢”和“我了解”的错置感的困扰呢?就是一开始使得你喜欢某件事物的那个来由,随着了解的深入、知识的拓宽,会发现只是整件事情里很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或者更残忍点说,并不是那个样子的。各位会如何处理这种错位感呢?

张 | 当然,我也有这种错质感的体会。我当初高考志愿选择学习了社会学专业,但进了学校之后发现自己对社会学的了解,和自己原先理解并不一样。于是自己研究生选择了历史学,当自己深入历史学领域之后,发现和自己之前的想象大不相同。自己的认知总是在不断了解中发生着变化,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中国大多数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都是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存在着不同程度认知的偏差,我们在高考的学业压力下,没有条件去认知。

我认为只能在大胆尝试,不断的试错的过程中,逐渐认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专业选择以外,我也在不断寻找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自己大一参加了学生会一年之后就选择了退出。我感觉学生会的按部就班的组织模式可能不适合自己,大二大三的大部分时间在户外社团,结识了很多喜欢旅行,追求自由生活的朋友,但是也意识到身边的姿态面对坚固的现实,也可以不被压垮,有勇气选择自由。

最后,我们仍然要说,“认识你自己”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同时也要认识脚下的土壤。这样才可能知道我们因何内卷,又以何自由 。

[1] A-ha moments:恍然大悟的时刻

文 |复旦围炉

审核 | 迟欣宇

图 | 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 | 梁颖茜

matters编辑 | 蔡佳月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