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里所讨论的「不二」的学问,并非是“不要犯二”的学问,而是“不二法门”中不要用“一分为二”(即“分别心”)来看待世界的学问。

由《备忘录:数学、玄学与科学》的讨论可知,科学解决的是「可证伪」的问题,数学解决的是形式逻辑问题。剩下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头脑中的精神问题,另一类是现象不可重复、但结果可被观测的社会科学问题。每一类问题,都产生了各自独有的学科和方法论工具。

片面地否定其它领域工具的存在性,或是偏执地使用一个领域的工具去解决其它领域的问题,都不是明智之举。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不拿着锤子把世界当做钉子的 open mind,才是理性与智慧的身体力行。

精神世界的问题,无法像科学所处理的问题:可观测、可重复再现。它们停留于每个个体的脑海中,无法被证伪,但却可感知。如此,直接使用“是否可被论证”的方式来评判精神领域的学科,是不恰当的。但同样因为这个特性,这些精神学科的东西,很容易被参杂进统治阶级的私货,把用于禁锢民众头脑的法条参杂其中,让你在“时而智慧、时而不解”的模糊中被统治。

考察“精神世界”的工具,其合适的标准在于它是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帮助你化解内心的纠葛。并且,这个作用并非一定需要适用于每一个人,只要它能够对你起到作用就行。

如果这件精神工具不起作用呢?那无非是这项工具不大适合你的头脑,再换其他的精神工具即可。这就像篮球这样需要身高的运动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这并不妨碍你选择其他运动来作为强身健体的工具。通常,精神领域会使用“无缘”这样玄妙的字眼,来表达“这项工具对此时的你并不合适”。

佛学(并非佛教)的核心,就是如何使用「不二」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这种视角并非一定正确,也并非一定可以解决你所面对的问题,但它确实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又有哪一个方法论不是这样的属性呢?就像,“枚举法、反证法、归纳法”,没有哪一个方法论适合所有问题。无非是多提供了一种可以考察的思路来做尝试。如果一种方法论使用,怎么办?那就换下一个呗。同样的,如果你发现使用佛学的视角来尝试解决一个问题并不合适,怎么办?那就换下一个呗,而不是将问题扭曲,强制性地套用到这个方法论上。否则,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手拿锤子,世界都是钉子”。

「不二」,即不使用分别心来看待世界,意味着:使用「同生同灭」的方式来看待对事物的“评刘都适合被这个视角找到解决方案。科学的问题用科学的工具,精神的问题用哲学的工具,数学的问题用数学的工具,而如果想要获得一些独到的洞察,那无非是交错不同领域的工具,以期获得独到的启发。如果妄图偏执地使用它来解释世间万物,那就住了「空」相,成了满世界找钉子的执锤人。

另:「冥想」,是对「不二」思想的集中训练。想要做到「什么都不想」,就必须放弃「起念」。一旦开始考虑自己是否在想、或者是否在不想,也就有了分别心,也就无法做到冥想。于是,你只能通过「接受ä=d52b11faaaac32d62381f0efa52374ba&chksm=ec20eef0db5767e6e667e2638bbb1092ab4d3441a3eccc15fcd322e7ab55a875415fd6b3ac53&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备忘录:数学、玄学与科学》

简评:并发问题的牛鼻子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更多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可加入知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