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深度遊興起──疫情下重新反思旅行(2)
儘管如此,旅行對我而言也不再是當年想的那一回事。之前旁聽了一堂旅行文學課,剛好印證了我的轉變。胡錦媛〈台灣當代旅行文學〉指:「旅行的最高境界便是跨越自我與(在旅行中相遇的)他者之間的疆界,將封閉固著的空間轉化為自由開放,帶著『差異』回返家鄉。」相對而言,普羅大眾是觀光而不是旅行。但老師問,旅行是否一定比觀光好?過去我常陶醉和幻想着前者,但漸漸發現很多事情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我不是一個喜歡到異地後進行許多社交的人,我會用穩妥安全的方式完成旅程,所以我不能成為時下典型的背包客。相比某些朋友對旅行充滿熱誠,我所謂的熱誠就不值不提了。我不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想旅行的人,去一趟就會累,需要點時間蘊釀出下一次旅行(當然也跟財政能力有關)。最後就是,當女生應該一個人出走這種類似概念變成潮流,我就會開始不喜歡這種事,就像失去了特色(當然,這種邏輯有點問題)。
前年我出了上述的帖文。中學時期非常嚮往旅行,但上了大學以後,漸漸發覺自己對旅行的熱誠遠不及預期,因而有點焦慮,就像突然失去一個人生目標。現在再反思這個問題,也許當時焦慮,是因為我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一般旅行」與「深度遊」: 「一般旅行」和「深度遊」在本文只是籠統說法,並不嚴謹。以往人們喜歡跟旅行團出行,行程較趕,難免走馬看花。此外,人們往往聚焦於吃喝玩樂。本文暫且稱之為「一般旅行」。有些人覺得這種旅行方式缺乏內涵,未能真正體驗外地的文化與風情,因此提出一些較有深度的體驗方式。這些主張有很多,例如「背包客」(不太追求物質享受,用比較經濟的方式進行長途旅行等)、參加當地體驗活動、探索鮮為人知的地方等。為方便討論,本文一律稱這類旅行為「深度遊」。
原本我以為自己喜歡深度遊。可是上大學以後,終於遇到一些喜歡深度遊的人,我卻發現自己無法融入這個群體。以下嘗試舉出一點例子:
1.關於傳統熱門景點
許多推廣深度遊的文章都有這樣的論調:熱門景點過於普通,應該尋找一些隱世的景點,參加具特色的當地活動,才能真正體驗當地文化。我覺得,一個地方多遊客,並不代表它就是一個很「俗」的景點。我在意的是,它是否經典──只要它身上蘊含著價值,那還是非常值得游覽。重點在於遊客有沒有了解其內涵,而非拍完照就離開。
曾有朋友第一次參觀故宮,選擇從東邊武英殿走到後方東六宮。朋友覺得,這樣避開中軸線的人潮,欣賞冷門的地方,才算是「識貨」。我不認同。一般遊客參觀故宮會走中軸線,經過最重要的建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沒錯,這些地方多遊客,可是省略了這些地方,對故宮的印象缺少了一大塊拼圖,並不完整。
我傾向先了解一個地方的「典型形象」,再探索細微的東西。這大概是比較傳統的認知方式,被時下不少人反對,因為他們擔心「典型形象」會變成「刻板形象」。我覺得,問題不在於認識「典型形象」,如果該「典型形象」是真實存在的。問題在於,認識「典型形象」之後,能否保持樂於探索的開放態度,願意更新自己的認知。(註一)
(待續)
註一:
之前閱讀有關語文教學的論文時看到以下說法,當中提及詞語的「典型意義」。例如一般人接觸到「鳥」這個詞會想起「一種能飛、體型不太巨大的動物」,而非企鵝和鴕鳥,因為這是「鳥」的典型意義。
我覺得「典型意義」這個概念很有意思,因為近年常陷入一種擔憂:教導幼兒認知世界的時候,我們會否將事物簡單化,型成了「刻板形象」。但事情太複雜的話,幼兒大抵會不明白吧?套用「典型意義」概念某程度緩解了我的擔憂:認識「典型意義」,或我上文提的「典型形象」,只是一個開端,用來方便掌握事物。例如「鳥」一般情況下是「一種能飛、體型不太巨大的動物」;而隨着理解能力提升,我們可以對「鳥」的認知可以擴闊。
原文(節錄):「Allwood(2003)援引認知語言學的重要原則,指出一個詞語的概念只涉典型意義(prototype meaning),而不能概括這個詞語在無限的實際句子中指向的全部意義,前者他稱為Grundbedeutung,即“basic meaning” 的意思,後者他稱為Gesamtbedeutung,即“total meaning” 的意思,我們也可以稱前者為最簡方案,後者為完整方案。由於最簡方案是詞義本質,人們只能用最簡方案理解詞語,但卻喜歡後設地用完整方案定義詞語,也因此常常互相牴觸。詞義的最簡方案指出,一個詞語的詞義只包括最基礎、最核心、最典型的意義,這典型意義當然不足以涵蓋這個詞在所有句子中所能表達的全部含義,這些典型意義之外的含義,由詞語所在句子的其他成份——如句型、上下文等——構成。例如,「鳥」的典型概念是一種能飛、體型不太巨大的動物,雖然,動物學家說「企鵝」、「鴕鳥」也是鳥,但我們一般不會在接觸到「鳥」這詞時,首先想到(即激活相關長期記憶)「企鵝」或「鴕鳥」(Aitchison, 2011)。」
(出處:林偉業〈對譯:文言作品的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