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阶级差不仅仅体现在物资财富上,还会体现在对儿童的教养上,结果就是童年的不平等。

和下层阶级相比,美国中产阶级很明白,童年只是步入大学和社会前的预科,绝不能放任孩子自然成长,强力干涉和参与是必需的,甚至可以说把孩子看做一个有待开发的项目。


繁忙日程

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重心是围绕孩子的课外活动进行的,孩子的活动日程表几可等同家庭活动日程表。中产会有意识的让孩子参加大量的课外活动,不管是足球还是芭蕾,中产是以很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它的。家长往往会同时让孩子参加几种活动,而美国交通需要家长开车接送,课程上的时空冲突经常会让家长疲于奔命,但家长只是把这种奔波当做必要代价而接受。

甚至孩子也很早适应了这种成人式的工作状态,课余时间绝不是放任的。多项活动同时存在,因此需要仔细规划和建立日程表。娱乐和玩耍只是在活动间隙,和成人一样,孩子很多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


兴趣特长

人应有兴趣特长是美国中上层社会的共识,特长履历往往会对孩子日后参与的各项选拔和社交有加分作用;家长坚信在兴趣中挖掘出的东西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此外还能让孩子接触学校家庭以外的群体,学会如何和陌生人得体的社交;体会社会团体的运作,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在紧密的日程安排中生活,对冲突事项做出取舍和合理排列;体会成功和失败。

作为对比的下层阶级对此莫不关心,不会特意培养挖掘孩子兴趣特长,家长把这当做孩子个人的事情。甚至有时孩子进入了一个棒球队,需要家长在下班后立刻开车将孩子送到训练处,还得在一两个小时后接回家。下层出身的家长们在知道这不菲代价后往往打退堂鼓,甚至要求孩子退出。

社交

和孩子交流时,中产家长更倾向协商说理而不是命令,让孩子学会表达自我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孩子有时会通过语言表达反抗。下层家长们更倾向直接下指令甚至体罚,孩子在这种模式下往往只是服从,不擅长自我表达,唯唯诺诺,即使有意见也说不出口,这个问题会延续到成年后。

和老师、医生这种权威专业人士打交道时,中产家长们会有意让孩子参与进去,明白专业人士只是为自己服务,并不高自己一等,有异议和疑惑就要提出来,自身权益是要靠自己争取的。下层出身的孩子和家长在面对权威专业人士时,往往唯唯诺诺,缺乏有效交流,要么盲目听从要么心有疑虑却外表不显。

对中产出身的孩子来说,握手、交流时直视眼睛是常识,他们也习惯和陌生的成年人平等交流。日后在社会上滚打时,中产孩子们会很适应,下层孩子们往往会局促不安。

学校

中产家长们在孩子的学校教育上是积极参与的。家长会主动过问学习进度,同学相处,老师态度。遭遇不公正,家长会进行投诉和反映;如果学习跟不上,除了辅导外,家长会联系学校方面,探讨是否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或者要求老师多给予关注,不行就换老师换班级,或者运用美国的各种政策,即使孩子真有学习障碍,家长也努力不让孩子留级或毕不了业;中产家长们会积极参加家长团体,通过此渠道获取资讯,甚至抱团和学校打交道;家长会也是必到的,哪怕家长再忙。

下层家长们则把孩子完全委托给学校和老师,对老师抱有过分信任和期待,指望老师会公正对待孩子,会主动为孩子利益思考,会把孩子放在首位。当然老师们是要求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里,但家长们往往听不懂孩子的言下之意,只是单纯的关心孩子的成绩或者最外在的表现。有时孩子遭遇了不公正或学习出了问题,也不会和家长说,家长很多时候也发现不了。

大学

在读大学上,中产家长会早早收集信息,根据孩子优缺点和各校招生政策考量,成绩一般的孩子甚至也能通过篮球特长进去常春藤。家长们也明白好学校的喜好,中学选修课程时,如果有普通课程和荣誉课程,会让孩子选荣誉课程努力拿A,这比普通课程的A更被大学看重。

金钱

中产家庭也会遭遇金钱问题,但财政危机绝不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家长会努力维持正常的家庭度假、孩子生日舞会。孩子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是正常的,甚至意识不到金钱问题,也不会家长没有这个而觉得低人一等。而下层出身的孩子会很敏感,因为家长们抱怨金钱问题的次数实在太过频繁,孩子会故意压抑自己的渴望,路过糖果店却表现的如无其事,同时也会因为贫困而自卑,也会在成年后增强对金钱的渴望。

家庭关系

中产家长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互动,甚至配合那些幼稚的游戏。有个例子,一个下层出身的孩子戏精发作,在奶奶面前表演,奶奶则心不在焉的看着电视,根本不予配合。这种情况在中产家庭中很少出现,因为孩子不能自觉无关要紧,他必须自觉受到关心和优待,成年后他也能以同样的骄傲面对社会。

长时间看电视被中产家长看做是不适合的,下层家长则把看电视看做最好的消遣。

和下层家庭相比,中产出身的兄弟姐妹关系会相对疏离。下层出身里,不仅小家庭,大家族里关系也会更密切,堂表兄弟姐妹是经常一起玩的,中产家庭则往往只有节假日才家庭聚会。

看书过程并不愉悦,因为很容易想起自身成长时家庭的缺失,内向的性格就这样慢慢塑造出来,书中处处是自我过往的投射。

书里下层阶级绝不是一无是处,在街头巷里锻炼出来的组织能力,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的能力,和同样下层阶级打交道甚至抗争的能力、更丰富的情感关系和表达能力。但社会是根据不同的轨道运行的,制定规则的是中上阶级们,中产早早就根据这一偏好塑造孩子,下层孩子很难进入更好的学校和职位,其特长也只是无处绽放。

更糟的是,一个平时能言善辩的下层妇女在中上层面前会变得唯唯诺诺,同龄人里很活跃的孩子王,在家里和学校里会表现的毫不起眼,根据可悲的生活经验,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不同策略,丰富个性根本无从发展,潜力无法表现。

最糟的是,大概率上,一切都会代代延续下去。

另外我们这一代的放任生长应该不会再有了,美国中产式的积极参与会成为主流,现在家长们抱怨的养娃麻烦,老师把一切推给家长,对美国中产们早就是常态了,以后养娃还会像书中一样耗费家长更多的时间精力,孩子的各项活动会彻底成为家庭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