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素食者,暫時尚未能下定決心要恆常地吃素,但經常會接收到質疑吃素的聲音。向來愛吃蔬菜,跟家人吃飯時,他們總會要求我多吃肉,調侃說吃素缺乏營養、容易生病云云。朋友大多嗜肉,當我在聚餐上提議點蔬菜、表明不吃某些肉類時,往往換來奇異目光,詢問為何不吃。我的意志薄弱,即使偏好蔬食,不敢冒惹人厭棄的風險,全面改為吃素。但我很想試試堅持吃素的感覺,便想到可以乘着一人旅行的機會,挑戰整個旅途都吃素。

我的一人吃素之旅從韓國首爾開展,為時一週。本身對韓國不算熟悉,又不懂閱讀韓文,也是第一回試行吃素,故此在出發前做了大量資料蒐集。我綜合了想去的景點和素食餐廳的位置,規劃了相當具體的行程路線,算是有史以來最認真安排旅程的一次體驗。本來會揀選韓國,是去了太多遍日、台,又不敢單槍匹馬前往較遠的國度,便考慮到喜愛的偶像組合BTS所在的國家。計劃行程之中,反倒讓我變得越來越期待——期待素食挑戰成功,也期待認識當地文化。

然而,很快我便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經不起現實的考驗。沒想到天氣會是一個障礙,旅程的大部分日子都在風雨飄搖中度過。有兩三天特別嚴重,手機甚至收到過山洪警報。(最近才知道韓國雨災嚴重,連大城市首爾都不時水浸)便決定到便利店買東西吃,始料不及的是,去過幾家便利店,都發現沒有蔬菜便當,連一款沒有肉的沙律都沒有。堅持吃素的人可能會選擇買麵包(假如可以接受蛋奶素),或不吃便當的肉。但我覺得午餐、晚餐吃麵包感覺有點悲慘,丟棄便當或沙律的肉也很浪費,結果在旅途第一天就吃素失敗了。

怪罪天氣以外,另一個吃素失敗的原因還得怪罪自己。旅程中,跟同在韓國旅遊的友人相約到我們都喜歡的偶像曾去過的餐廳,自然也得點偶像「同款」餐點。不過就算是自由選擇菜式,一般韓國餐廳較少純粹菜蔬的餐點可供選擇。另一問題是,韓國菜式似乎很喜愛使用牛肉,對不吃牛的人會比較困難。經過韓國之旅,才知道生活在菜式多元化、大部分餐廳都會有一兩道素食的香港,使我猶如被慣壞的小孩。至少在吃的方面,香港是很幸福了。

但即使某幾餐失敗了,也不等於便得放棄。旅途的其餘時間,我依照着事前搜集的資訊,逐一前往素菜餐廳。第一家成功前往的餐廳名叫滴水坊,是台灣佛光山寺院經營的素食餐廳。在韓國吃素,不免會接觸到許多佛教背景的餐廳。到達餐廳時,阿姨很親切地用國語打招呼,給我留下了好印象。我吃的是午間自助餐,選擇頗多、價格低廉,雖然飯菜有點冷,但值得一試。

除此之外,我也安排了參加寺院兩日一夜體驗活動(TempleStay),不單減輕部分尋找素食的煩惱,又可體驗韓國佛教和寺院文化。TempleStay該算是韓國旅遊局系統化的管理項目,甚至有專門給予外國人的行程。我體驗的寺院負責僧人英語非常流利,帶領冥想時很像時下流行的靜觀Mindfulness,對未必熟悉佛教、傾向想要感受寧謐的外國人來說,很是合適。除了未能適應非常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外,個人感受都不錯。但由於不同宗派多少會有差異,加上是系統化的旅遊項目,不能單純以個別經驗來判斷整個韓國佛教文化,假如以後還有機會,還望再到其他寺院見識見識。


後來去了家名叫少女磨坊的餐廳,是家可以選擇素食的山野菜韓式餐廳。餐廳特色是選用本地農村老人種植的時令菜蔬,調味亦較一般韓食健康。撇除素食與否,都很欣賞餐廳的理念,懂得把餐廳包裝成時髦、清新的形象,從而支援本地生產及長者。亦因為有仔細研究旅程上的膳食安排,才讓我認識到韓國人「身土不二」的精神,亦即消費本地應節農產品。

到另一家亦可選擇素食的餐廳 Cafe Slobbie,同樣主張使用韓農作物,裝潢則營造出慢活、文青的風格。不單如此,Cafe Slobbie 亦曾掛起及派發紀念世越號船難的黃絲帶,情況有點像香港的「黃店」。基於網絡資料未更新,出發前我曾私訊餐廳專頁,查問是否營業。負責人很快就回覆了,詳盡說明位置、營業時間等,讓我很驚喜。實地前往後,才知道餐廳已搬進辦公大樓,讓我更加有種外來者的格格不入,但也是頗為有趣的經驗。對比香港,公司飯堂一般由連鎖快餐店或號稱美食的高級餐廳負責,甚少起用主張健康、新鮮而價格合宜的小店,讓我反思起香港的飲食、商業文化。


疫情關係,尚未能試行下回素食/旅遊。借此機會整理旅遊體驗,算是彌補未能出國的心癮,亦為當時只顧跑景點、惰於反思來一個紀錄。希望在不能旅行的日子,能夠好好反思旅行的意義。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寫作,可以給我一些讚賞,你的讚賞對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 https://cutt.ly/FjOLsj7

歡迎每月定額支持我的寫作,讓我們在暗夜中互相守望,彼此送光:https://cutt.ly/vjOL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