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起教育”第二季: 艺考见闻吐槽
最近打算写一篇关于艺考见闻的吐槽文,正好@凌于深渊 发起了这么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于是打算把我的艺考见闻拿来这里集中吐槽一下。
文化课不行就转行考艺术?
大众普遍对艺考生有一种偏见——艺考生文化课不行。
我认识的艺考同学,有一大部分的确因为文化课不佳难以考大学,从而走上艺考之路。至于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发自内心热爱艺术,真正在艺术上有某种天资有待大专院校挖掘培养,我看不见得。
全国绝大多数普通艺术院校招收的艺术生,的确存在专业功底一般(艺考前短期疯狂培训)+文化底子一般(高考文化课成绩低于学校其他专业同学)的现状。
所以艺考主流大军,的确存在文化课不行曲线救国上大学的意图,而这也是艺考火爆,艺考报名人数增加的一个原因——高考录取僧多粥少,文化课难以短期突破,艺考培训或许可以,于是通过艺考进入更好的大学。
艺考真的比文化课容易考上好大学?
表面上通过艺考,上专科的同学上了本科,上本科的同学上了211大学的艺术学院,但是如果一个艺考生是高考前半路出家短期培训突击,要想考入央美、央音这样的顶级艺术院校,概率仍然接近于零。
最终进入央美、央音这样院校的艺考生,一般都有多年的艺术培训经历沉淀,文化课成绩也不见得有多差。我记得一个艺考同学,高考考了668分,而那年清华在她省份的录取线是663。
所以想要通过艺考圆梦全国顶级艺术院校,和十年寒窗考入清北,难度系数不相上下。
在艺考市场火爆之下,艺考绝对不是文化课不行换种考法上好大学的捷径。据传北影中戏的王牌专业,每年录取率几乎就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可谓竞争惨烈。
由此可见,艺考也不好考,特别是那几所知名艺术院校。
艺考培训激发了考生们潜在的艺术天赋?
根据目前艺考现状,文化课是艺考生普遍存在的一大短板。那么,文化课不行的艺考生们,是不是都是因为具备了彪炳千秋的艺术天赋,所以文化课死活学不好?
这个问题常年被艺术生和文化生用来互相攻击鄙视。文化生鄙视艺术生学习烂,通过艺考走捷径上大学;艺术生鄙视文化生书呆子,是只会做题的机器。
就我了解的艺考集训模式,和窝在教室里没日没夜做题没多少区别。艺考培训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考试训练,根本不存在多少艺术灵感,灵魂创作,素质教育……
文化生在教室里机械式做题,艺术生在另一间教室里机械式画画,或机械式弹琴,或机械式朗诵……相同的原理不同的配方。
如果说玩命做题的文化生不见得人人都是搞科研的天才,那艺考培训学校里玩命练功的艺考生也不可能个个都是搞艺术的璞玉。
艺考火爆,艺术大师诞生指日可待?
这里引用一下某艺术院校教授的话。
每年艺考,来面试的个个都说自己文化课学不好,于是学艺术。谁告诉你文化课学不好,艺术就一定学得好?
艺术创作是高度智慧结晶,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需要深厚的人文功底。基础文化课都没学好,能搞出什么艺术创作来?
为什么我们搞不出《哈利波特》、《玩具总动员》、《指环王》这样的作品到全世界,现在的学生连中华5000年文化都没学明白,能创作什么来?
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一样是一个孤独探索永无止境的过程。吃不了学习文化课的苦,就吃得了艺术创作的苦?每年来一波文化课学不好的艺考生,我看首先人就没来对。
不排除极少数艺考生异于常人,拥有惊人的艺术天赋而文化课死活考0分;但艺考报名火爆,艺术院校却仍然难以找到优质生源,也是艺考一大尴尬现状。
不少艺考招生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槽点:有些艺考生来面试,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学艺术的料,却因为文化课不行偏要考艺术。
如果说艺考培训是一个机械训练考试技能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个需要技能+灵感的过程;天生不是璞玉的艺考生,难以get到艺术创作的精髓;那这样的艺考生终其一生,大约只能成为一个画匠,而很难成为一个画家。
了解了这个背景,你大约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出一个艺术大师有多么困难。
艺考生们后来的人生如何?
如果艺考生当中存在这样一部分群体,本身不具备多少艺术天资,因为文化课成绩原因学艺术混大学文凭,也就不难理解,四年大学后,这部分当初怀揣梦想的艺考生,大多转行改行,从事一些和艺术根本不相关的职业。
而现实也是如此,我认识的那些当初背着器材南征北战考大学的艺考生们,毕业后干脆转行干起了会计、销售这样可以糊口混饭但是和艺术完全不相关的职业。
艺术不仅是一个需要灵感的学科,还是一个需要投资的学科。除了价格高昂的艺术器材,艺术类专业学费高于普通专业,还有轻松上万的艺考培训费。所以艺考生们一般家底都比较殷实,即便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也多半能靠家里打点混饭吃。
艺术之于生活,更多是愉悦身心锦上添花,和生产力之间的关联比较少。就业市场里,对纯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来就不多;现实中,靠艺术创作吃饭的艺术家们少之又少。通过艺考,走上巅峰成就职业生涯的艺考生,也不会有多少。
艺考公平嘛?
艺考黑幕是坊间一大传言,也是事实。京城的某些艺术院校,每年招生考试都被吐槽招生黑暗,但仍然抵挡不住艺考生们前赴后继送报名费:万一运气爆棚,撞上了呢?
京城那几所艺术院校,招生名额少,报考人数多,招生年年火爆,竞争异常激烈,最终能考上的都是百分之几的小概率。
在这样的小概率中,却混着不少官二代红二代军二代。
越是名牌艺术院校越受追捧的王牌专业,层层选拔被录取概率越小,混迹其中的官二代红二代军二代概率就越大。至于他们当中有多少人真正通过了小概率录取事件的层层选拔,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至于官二代红二代军二代为什么会钟情就业市场不那么乐观的艺术类专业?这里引用一下某王牌艺术专业官二代学生的话:
这专业是我老爸替我选的。只要毕业混到文凭,我这辈子什么都有了,我根本不需要努力。我都不知道你们这些平民,这么努力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艺考行业暴利
如果你看我吐槽到现在,还没有走开,你大概可以了解中国式艺考的几大现状:
- 艺考为一些文化课不行的考生,提供了上大学的一种途径
- 顶着“文化课不行,搞艺术多半有天赋”的污名,艺考生资质参差不齐;纵然艺考报名火爆,大专院校还是难以招到艺术灵气有待开发的苗子
- 艺考生们大学毕业后,多半会转行,难以找到对口工作,投身艺术行业
- 顶尖优质艺术院校,成为部分官二代红二代军二代们混文凭的天堂
虽然艺考不见得可以让中国诞生几个大师级艺术家,但是艺考绝对是当下教育产业下,最暴利的那一款。
试想一下,你家考生高二暑假成绩不行考大学希望渺茫,这时某艺考培训学校老师跳出来说:“为啥不试试艺考,文化课不行说不定是有艺术天赋?来我们这培训,包你明年上本科。”
听到这样的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能不动心花钱让上大学希望渺茫的孩子去试试艺考?
以美术类艺考举例。如果某考生高二暑假开始从0基础练习素描、水彩,到第二年4月参加艺考。不到一年的练习时间,虽然不可能考入央美这样的院校,但进一个省内普通美术设计类专业,还是基本稳妥的。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鱼龙混杂的艺考培训班遍地开花。有多少孩子因为艺考培训实现了艺术梦想不得而知,但是艺考培训班成功把家长们口袋里的钱套出来,赚得盆满是真的。
艺考专业大扩招
艺术作为就业市场需求小,成才机会可遇不可求,人才打造有风险的学科,为什么全国院校集体开设艺术专业,连理工大学农林大学这样的院校也要设一个艺术院校招生?我们的就业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艺术人才?
传闻中戏导演系应届毕业生都难以全班找到对口工作,全国那么多二流三流导演系、演艺系的毕业生,毕业后都当上导演编剧了吗?
这里引用某艺考培训班老师的话:
这个班的考生只要天天练都能考上大学。如果他们就考上一个普通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一般,在大学里吃吃喝喝,打游戏、交朋友谈恋爱,拿着父母的生活费浑浑噩噩混四年。等毕业后,发现在大学里什么也没学到,要技能没技能要知识没知识,根本找不到工作,大学就是玩了四年浪费青春而已。
如果二流艺术学院招生,如这位培训班老师所说:教学质量堪忧,为需要上大学的考生提供一个玩四年混文凭的地方,那大致可以理解二流三流艺术院校每年招生扩招,得到的好处无非就是为学校搞了一波创收——又来了一批人送学费,和学生能否成才关系不大。
连大专院校都这么无节操地为了学费扩招创收,那就不怪鱼龙混杂的艺考培训机构学费收得贵了。
如果某考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这时某老师就跳出来建议考艺术。从艺术器材,艺考培训,艺考报名,再到大学四年,你有没有闻到这条产业链下浓浓的韭菜味?
艺考背后的名利价值观扭曲
如果说因为文化课不理想,高考前临时抱佛脚艺考,属于高考僧多粥少的无奈之举;抱着对演艺圈的名利追逐,投身艺考,才是真正的扭曲乱象。
现在小孩们的梦想,越来越少是考清北当科学家,越来越多是考北影当明星。高考前的艺考培训班显得有些过时了;当明星要从娃娃抓起,童星培训班已经应运而生了。
对于吹拉弹唱的演艺,我看不见得有多热爱,看中的更多是人前显摆露脸的虚荣 + 一夜成名后的暴富。
不过这种不需要像科学家那样耗费脑细胞,还能名利双收的好事情,普通韭菜随随便便就能碰上?
我觉得,如果不是X二代,还是少做不切实际的明星梦;有钱报名培训班,学习吹拉弹唱不放过任何机会当明星的同时,也千万别放弃奥数,奥数还是比吹拉弹唱来得实在多了。
对于吹拉弹唱和奥数的职业抉择,等到高二暑假再决定也不晚:本来就不多的艺术人才成名机会,已经被X二代占去了一部分,留给平民的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