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韩剧,是女主复仇,但却一直是反派身份。直到最后才被洗白。男主跪求她妹妹的原谅,并求婚。妹妹说:本来是可以的,但姐姐死了,所以不行。

  有部港剧,女主怀疑丈夫与妹妹搞外遇,妹妹追来解释发生车祸,死掉了。丈夫也一样地求她原谅,她说:因为妹妹和孩子死了,所以不行。

  还有部洋片,男主爱上中年乙女,她感觉年龄差太大,丧失信心,与他断了来往。他与丙女一夜情。后来乙就跟他彻底分手了。丙竟然就是乙的女儿。他解释说:我对你是真爱。

  乙说:血毕竟浓于水。所以不行。

  母亲不能抢女儿看上的人,即使只是一夜情。

  即使后来女儿跟轻浮的女婿又言归于好。女婿向女儿道歉:我跟别的女人不是真的,我只是想让你注意我。

  女儿说:我很注意你了!

  即使如此,母亲还是与年轻的情人永远不见面了。

  建国初期,有个演反派地主的演员,主张在他与女儿诀别以后(女儿选择了革命与爱情,父亲失去亲情与原有地位)流一滴泪。可导演不允许。反派应该没有感情,这才符合大众的审美。

  还有个博客,讲有个年轻姑娘死后,其密友仍然与她母亲发生争执,为女儿生前的猫。母亲拒绝把猫当女儿的遗属来养。在年轻人眼中,这就是母亲不爱女儿的证据。

  怎么说呢?

  人们会害怕,害怕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如果她因为反对女儿养猫而对女儿造成了伤害,她是无法承担的。因为女儿已死,即使她同意养猫,女儿也不可能复活,养猫只会让她触景生情罢了,在伤口上撒一把盐。如果等到时间流逝,她是有可能重新接受一只猫的,即使不是猫,她也会重新拾起对女儿的亲情与温柔。

  假如,她一直说养猫是不对的,未必是对死去女儿的攻击,而是她一直无法接受女儿离世的事实。一直无法抹平伤痛,才会拒绝承担自己那份责任。

  每当想起一个人就气愤,那是一个拒发工资的老板,那是一个辜负了自己的亲友,那是骗钱的骗子。

  每当想起一个人就伤心,就难以自控,表现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强硬的时候,他可能不是在攻击,而是在保护自己的硬壳。

  因为我们也常常这样做。在敌人面前,或敌对立场的时候,不能让别人看出我们已经难以支持,已经受伤。

  再举个例子。国内年轻女性有条件的大部分拒婚育了,并认为医生在帮政府说话,骗她们生娃。这也罢了,但她们进一步攻击的却是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要有月经,寻求不来月经的方法。几年不来,终身不来。

  可是洋女却正在向医学界抗议,抗议男医生及男科学家不关心女性独特的身体构造,轻易做卵巢或子宫的切除,导致她们患上莫名的后遗症。

  不仅是月经,也有人嫌自己胸部过大负累身体,或者挑衣服很难。

  以前就有洋人建议给女运动员注射一种雄性才有的激素(男人天生就拥有),好让不同性别的人达到同一竞技水平,如同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样。

  她们反对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

  与自己作战(日漫《伦理课堂》)。

  最后大家都会尘归尘,土归土。不如先冷静一下,喝杯咖啡再说?

  回到前头,死去女儿的朋友,心中也是很伤痛的,所以,想要让那位母亲“改变观点”,但改变不会在彼此情绪都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也无法取得对方的信任,让其敞开心扉。

  连女儿也打不开的心,陌生人能打开吗?

  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传达一句话,其实是很难的。所以不少动漫里都提到“不能传达”,并不是距离的问题,而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是心中好恶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