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如心、亦舒、异乡人的成功、肤色与友谊
20年前,看到一篇洋媒报道,讲洋人A因为在与王德辉与龚如心(香港华懋集团)谈生意合作时,为自己所属的商业集团及所属国家争取了利益,从而获得赏识重用。字里行间,暗示这对夫妇生意手法十分狡猾,让许多憨厚的洋人上了当。而幸好A十分老辣,才没有上他们的当。我一直很想知道龚如心和丈夫这一边对这次未遂的生意合作是什么看法。也许,这是商业机密,不便公开,即使现在不算秘密,也是内部资料,不会公开分享吧。但想想,王德辉在香港的商界并没有什么恶名。两位都已离世,也未见批评他们是奸商的言论。“人做事,天在看”,意思是做坏事,不会没有影儿的。如果他们并没有做什么逾越商业道德的事,A先生未必就有那么大的功劳。
亦舒说,“有的人去了国外十分适应,回过头就瞧不起不能适应的人,并鄙视他们的不适应。也有人去国外后怎么也不适应。”香港人的移民史一直贯穿在她的文字中。如果移民真的那么无缝对接,相信我,她不会观察不到。你会电脑会英语,会洋人会的一切技能,不代表你会喜欢在欧美社会生活。
名著《危险的关系》里有一段话,是(妖女)贵妇教一男子写勾搭女人的情书,她说,“相信我,没有感情却能把信写得动人没几个”,她让他去背当时写信圣手(仅有一两名)的信件段落,用来参考。
华人能否抛弃自己在原有土地上的固有文化,从而在欧美社会过上幸福生活呢,也就是说,能否给自己彻底归零,然后成为欧美社会的新人,一个无邪又无辜的婴儿?这名婴儿,以成为与白人中产无二致的地球人为目标?
让我们静待这样一个人产生吧,一个在美国却能跟中国的张爱玲一样取得某种公认的文化成就的人。因为最重要的是人的故事,人的成就。而不是,已经在美国取得成功会拍美国类型片的华裔导演,因为他们拍的不是中国人的故事,即使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那并不是“人的转变、转型”的故事,只是复制了洋导演的成功模式罢了。
但是,他们会假装这样就够了。
例如有个俄科研员为了小孩而移民美国,后来这个孩子在美国成为一名跨国科技企业的老板。这是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功。
为什么我们需要故事?因为没有故事就无聊到死。不能只有衣食住行,我们还要安放我们的灵魂。
不能只有碎片化的一分钟小说。要有完整的,充实的,感人的故事。表明你真的在异国土地扎下根来。也唯有这样的故事能证明你的归属感。不能只是一厢情愿。
有人说,“华人不肯改变”,如果说日本人韩国人不肯改变,我还信上几分。如果他们融入不了西方社会,并不是他们的问题。
在日漫与韩剧里,我们常常看到敬语与平语的分别,关系亲近的,不再说敬语,乃是关系跃进的标志。在洋人那里,虽没有敬语这个说法,却也是有称呼之别的。
有个华人教授跟一个洋人朋友直呼其名,对方反应是“不要这样叫我”,他以为认识多年,而且相处和平就能这样叫了,第一次叫,遇到的就是这种冰冷反应。
南非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某书里有个主角,是程序员,在跨国企业里他没有任何朋友,他工作多年,仍然孤身一人,当他被解雇时,也没有任何人替他说话,他终于意识到,这是他肤色、种族的问题。而且最窘迫的是,即使他感到愤怒,也无法对同事们怒吼,他只能用新的工作来回敬他们。
难道你要说,这是因为他喜欢与原土地上的文化抱团取暖,忽略了同事友谊,所以才没朋友?
没人对你感兴趣,所以你交不到朋友。除非你有特别的利用价值,遗憾的是,你只是个普通人。
你靠着理想撑到现在,但却发现,即使你认为应该过得很幸福的欧美人,他们并不象你所想的那样,他们得到的也是海市蜃楼。当然,也有些人是真的象电影里男女主角那样生活,但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特别的人,是云端上的人,他们即使在中国,也未必会过得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