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左右难逢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按:这是2009年一位维吾尔族本科生在马戎的“民族与社会”通选课上的课程作业。原文发表于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九十八期。这是原先由马戎创办的一个讨论民族社会学的学术平台,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在依然在更新。所有的往期文章都可以在北大社会学系的官网上免费获取。链接如下:http://www.shehui.pku.edu.cn/second/index.aspx?nodeid=1820. 这其中讨论的问题的丰富度和严谨性是很高的,欢迎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
之所以转载此文不代表我同意作者观点,而是仅仅因为阅读此文很有娱乐性
导语
本文是 2009 年底开始准备的,但是我对文中许多问题的思考至少始于 2009 年夏天——韶关 事件及紧随其后发生的 7·5 事件之后。我认为我们所面临的“族群矛盾”是有解的,但是“中 国的民族问题”是完全无解的。因为对于短视的当局来说,“维稳”可以给地方带来政绩和拨款, 给政权带来合法性。但是“稳定”——或者说族群矛盾的和解和族群关系的和谐却不能。因此任 何提出族群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的努力都只具有学术意义,而很难有实际作用。
本文的目的在于呈现。从历史的角度看,族群间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弱势文化被强势文化 同化甚至吞并也是一个不可抗拒、不可逆的过程。本文想要呈现的是,历史的车轮碾过之处,处 于过渡时期的维吾尔青年、尤其是现代文明与传统观念碰撞之下,维吾尔女青年内心的矛盾,和 她们可能的选择。
本文作者为维吾尔族女学生(简称“H”),新疆哈密人,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都在家乡的汉 语学校就读,不识维吾尔文,属于“民考汉”。受访者为维吾尔族女学生(简称“A”),新疆阿 勒泰人,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在家乡唯一一所维吾尔语学校就读,属于“民考民”,后考上北京新 疆高中班,在北京经过一年预科和三年高中学习,考入北京大学。她的汉语普通话接近标准,不 像大多初高中才开始学汉语的孩子那样有重重的口音。
下面均采用作者的第一人称。
1.少数族群与汉族之间的语言障碍
A 不识繁体字,这一点让我很意外。在我的意识里,既然掌握汉语,那么繁体字也顺便就认 识了,根本用不着学习。A 却不同,她的汉语已经很流利,但依然不会像我一样对汉语有类似母 语般准确的语感,需要逐词去背、记,所以她描述学习汉语的过程,会用到“单词”这个词。高 中学习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她感到很茫然,那些在她的汉族同学和老师看来很美的诗词,在她看 来不异于天书。高考中要占到 150 的语文科目对她来说连鸡肋都不如——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
A 上预科班的时候学语文却很努力认真,因为预科班里都是新疆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一 起,汉语水平大多都很一般。那一年的语文课,老师教得非常精心,会带着他们一点一点啃单词、 学句子。预科结束那一年,A 做北京市中考模拟题,满分 120 的语文可以考到 110 分。预科之后, 内高班的孩子被插班到高一跟汉族孩子一起学习,A 瞬间感到语文这个科目跟她拉开了距离。高 中语文的难度本身就大,再加上语文课的节奏加快了很多,老师要照顾班里绝大多数的汉族同学, 不可能为了几个少数民族学生影响全班的进度。A 学习语文的时间成本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多 到承受不起,于是顺理成章地,语文被放弃了。
既便如此,经历了三年与汉族学生密切交往的高中生活的 A,汉语口语还是非常流利,与同 学、老师间的日常交往完全可以应付。但是写论文就比较痛苦了,她“不会用那些好看的词,不 会起那些古怪的吸引人的题目”,这也有好处,老师会表扬她的论文“很真实”。
语言的隔阂在生活中,看似影响不大,她只是有时听不懂宿舍里姑娘们讲的笑话。类似地, 一些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典故,或者哪怕只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她都很 难理解。但是 A 心态很好,她觉得她不懂“是正常的”,不懂的时候,她会直接提问,大多数时 候也都会得到耐心的解答。这种文化上的疏离不影响日常交往,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影响人与人之 间更深层的感情交流。A 的汉族朋友很多,大都是泛泛之交,可以称得上非常要好的只有两个人。
2.“民考汉”与“民考民”之间的语言障碍
我常常戏称自己是文盲,因为我不识我的母语文字。因为从小接触的同龄人大多是汉族,我 几乎没有要好的维吾尔族朋友,而我的维语口语也大致停留在小学低年级水平,这和 A 在汉语 使用上的问题类似。我在跟维族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很难理解他们的幽默,甚至别人当面 取笑我,我也浑然不觉。和 A 不同,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正常的。除了我的家 人,也没有其他人会耐心地——哪怕是不耐心地,给我解释。所以在一些讲维吾尔语的场合,尤 其是跟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常常感觉自己是外人,根本融不进他们的圈子1。
“民考汉”和“民考民”之间存在的语言上的障碍会导致情感交流不顺畅,具体的例子可以 举我自己,还有另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可以说明:在新疆,维吾尔族年轻人当中,“民考汉”和 “民考民”各自成为一个圈子,几乎可以说绝少来往。语言一定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一定是重要 的原因。
3.共同的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问到对将来的考虑,A 表示她会选择回到家乡,但不会是回阿勒泰,她希望能在乌鲁木齐安 家,把父母接过去住。她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十足的传统,她说:“其实我是特别想出国,特别 想(干一番事业)。但是我的家庭,不太允许。我爸爸妈妈年纪比较大,我大姐在伊犁,二姐在 喀什,哥哥结婚了,我这样做的话,爸爸妈妈那里就是空巢了。我就觉得我又走了的话,真正想 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该来不及了,我怕那样。然后,反正我们年轻么,以后还会有机会,没有的 话也没关系,我没有实现的话,给孩子能出国、做很多事情的机会就好了。”
在 A 身上,可以看到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碰撞。她知道自己有机会出国,干一番事业, 像任何一个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人一样“永远在路上”;然而她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路,她担心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更加偏向传统价值观。吊诡的是,她把“出国”、“做很多事情”的机会让给 孩子,跟她的父母辈做过的一样。
我的父母不同,我母亲强烈地希望我能出国,“走得越远越好”,因为她年轻时,为了孩子即我和妹妹,她放弃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把自己全部的青春拴在哈密这个小城市,她不希望我跟她一样。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我来说一样是个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和 A 没有太多分歧。
分歧出现在对于未来小家庭的设想中,在之前的聊天中,A 表达过想要在寒假好好学习做饭,“尤其是拉条子,”她说,因为“男孩子都喜欢吃拉条子”。言谈中,可以看出她有“留住男人的胃,才可以留住男人的心”的信条,并愿意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
4. 生活在矛盾中
如上文所述,A 在与其他维吾尔青年交流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对感情的态度等,她和我一样更多地受到汉族或者说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表现得不同于大多数维吾尔青年。
在访谈中,A 没有回避她的理想和信条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她希望可以和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的男性组成家庭,自己自由职业,主要做家庭主妇;
她希望在婚姻当中,她的经济是独立的;但是在未来的家庭当中,她不会刻意要求跟丈夫在平等的地位上,会保护他“男人的自尊”1;
注释:这里跟一般现代文化中提到的“男人的自尊”不是完全同义,因为维吾尔传统中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强烈,类似进门女士优先之类的现代社会规则会被认为是对男性的不尊重。所以这里 A 所谓的“尊重男人的自尊”实际上是部分地承认和接受传统的“男尊女卑”意识。
她希望可以跟“自由一点”2的人交往,所以可能会倾向于选择“民考汉”的男生;
注释:由访谈上下文可见,所谓“自由一点”是指像作者和 A 一样,具有开放的现代意识,不同于维吾尔族传统的小 农意识(行为和思维方式类似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中提到过的乡土社会)。
她朋友的经验表明,维吾尔青年交往的主流方式是“女孩儿要稍微放点儿电,男生才会来追”,而这种方式为她所不齿;
我们一致认为,A 回到乌鲁木齐后,作为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会在维吾尔青年的择偶序列中处于尴尬的“甲女”位置,也许还会成为“剩女”。
对这个问题,她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认为“缘分”会有的。但我认为她能够选择的范围太小,在维吾尔青年中找到合适的对象的难度非常大。
对她来说,换个方向,在汉族青年中找伴侣是不可能的,有前文提到的语言障碍存在,而且她个人具有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希望她的孩子“血统是纯的”。
5. 不是结尾的结尾
一篇应该是论文的文章被我硬生生地写成了人物报道,好处是没有违背我的本意——呈现,
坏处是呈现得不够好。成文匆忙,很多问题(比如民族意识、宗教教育等问题)没能展开谈,但是在访谈记录中有涉及
(附录)访问记录
H:(繁体字)小时候香港电影看多了就认识了。比如说像这样一句(指书上)。
A:不会……(念)“眼睛,什么什么”完全不会,“眼睛”后边就不会了。
H:WOW,这样子啊。我们俩也就差一岁,怎么差这么多。
A:你是“民考汉”,我是“民考民”。
H:你从小一直是在维语学校?
A:是啊,上内高班以后才开始(学汉语)。
H:你家阿勒泰那边,维族人跟汉族人的比例是多少?
A:汉族人多。
H:多多少?一半儿一半儿,汉族人多一点?
A:汉族人多,维族人特别少。
H:那边经济水平怎么样?在新疆比
A:消费水平特别高。
H:然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跟我们那儿一样呗。
A:对对对。我觉得北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吧应该。
H:差不了太多。(阿勒泰)维族人特别少,那你在什么样的学校上的?
A:只有一个维族学校。
H:整个阿勒泰地区就一个维族学校?
A:对。然后那个维族学校特别好玩,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
H:十二年级?一直到高三?
A:对,一直到高三。然后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有四十个学生。然后整个学校有四百多 个学生。后来人特别少特别少,一年级只来两三个人。到今年 7 月 2 号还是几号,那个维族 学校“死”了,跟汉族学校合并了,民汉合校了。现在阿勒泰一中不存在了。
H:那是因为你们那儿维族人口少了,还是维族孩子不上维族学校了?
A:不上维族学校了,都让孩子上汉族学校。
H:我们那儿,我们家附近还有两所维语学校,一个地区一中、一个市一中。都不太远,然后教 育水平也还可以。但是我妈他们当初是跟我征求意见,问想上汉语学校还是维语学校,我说 想上汉语的,他们就让我上汉语学校了。
A:是不是因为你幼儿园上的是汉语?
H:我幼儿园就上了一年。
A:肯定是里边汉族孩子特别多。然后你受影响,要不然怎么可能(主动要求上汉语学校。)
H:但是我学前那几年在家,我先上了一年幼儿园然后就没有上了。因为幼儿园涨价了,然后就 没上。一直是奶奶在家里带我,而且一直是在回城,就是乡下,一直在农村,就没有接触汉 族人。等我到快上小学的时候,还有一年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搬到城里了。周围邻居就大概一 半儿一半儿,汉族人稍微多一点。就那种情况,然后我们家刚买了一大彩电。然后好多频道 都是汉语的,我看不懂。我想那我得学汉语。我那时候就特别朴素的(愿望),就是想看电 视。那个时候,包括我父母的朋友这个圈子,他们是我们那儿的一个算是维族人里边比较好 的一个阶层。这个圈子里边积极主动地送孩子上汉语学校的也不少。至少一半儿。
那你当初是怎么想的,上维语学校?你家是怎么想的?
A:我们家是根本没有上汉语学校的人。根本没有要把孩子送到汉语学校的概念。
H:你上学的时候,整个阿勒泰都是这样的么?
A:不是,是我们家人。
H:是你们家整个家族是么。
A:对对对。我妈妈是“民考汉”,汉语学校的。她小时后就没有进过维族学校,从小就是汉族 学校一直上到八年级(初三)。以前不是中专学校特别流行嘛。
H:你妈还挺潮的。
A:特别潮。等会儿我跟你说,那个文化大革命是几年来着。
H:十年啊,67 到 77 还是 68 到 78 来着。
A:我妈快要上大学的时候,出了文革这个事儿,然后就不上了。然后她嫁给爸爸之后,爸爸就 不让她上学,就不上了。她现在不会写维文,汉语特别好。
H:所以你现在汉语这么好。
A:没有呀,家里妈妈不跟我说汉语。但是她当时想过把我送到汉族学校。然后我爸强烈地反对。
H:这个有一点……就是其实在你妈妈那个年纪,“民考汉”应该是特别少的。
A:我妈妈也不知道是怎么上的。她现在汉字是基本上会读,但是好多也忘了。
H:那岂不是双料文盲了。
A:又不知道维文,又不知道汉文了。但是汉语说得特别好。
H:我觉得你的汉语发音完全不像“民考民”这样子。因为“民考民”的话,尤其是跑来上内高 班,学了那几年,根本不够用的。口音上会特别不好。我一直当你是“民考汉”呢。
A:“民考民”,而且我不是双语班的。刚来的时候,一些名词都不懂。从高一开始上汉语学校。
H:那你高一的时候汉语水平是什么样的?
A:就是那种“民考民”在初三的水平啊。
H:可是我们那儿的“民考民”在初三的时候,学的课文跟我上小学二三年级学的课文是一样的。 我的印象是在很久以前,在我舅舅上初中的时候,我看过他的课本。
A:对对对,我们就是那种,特简单的。
H:那种汉语水平,你就把高中上下来,还考到北大了,很牛嘛。
A:预科的时候,我汉语说得特别差。老师找我,说我口音特别重,要我好好练。跟刚来内高班 的南疆学生比起来,当时我还以为我汉语水平不错。但是老师那样说,特别打击我。那天晚 上哭得特别厉害,后来就学。在高一时,其实汉语说得也不是很好。我们的内高班是插到汉 族班的,不是那种内高班一起上。
H:我知道有至少一个地方,山东那边,把内高的学生用另外一个院子围起来,根本不让他们跟 汉族学生打交道。
A:然后他们(汉语)水平一点儿都不变。
H:那你在上高中之前,都是只跟学校里边的人来往是吗?
A:我的汉族朋友还挺多的,我们院子里大部分是汉族人,跟他们聊天呀,玩儿呀,那样。阿勒 泰到哪儿都是汉族多。
H:所以你其实是生活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地方。
A:我们在阿勒泰街上碰到的都是哈族和汉族,维族特别少。
H:哈密基本上是维族跟汉族一半儿一半儿。跟我说说你在中学的时候,你跟汉族人交往有没有 什么特别不高兴的事情,因为民族啊什么的。
A:没有。我在上内高之前根本没有感觉到(民族)矛盾。阿勒泰特别和谐,没有一次维族跟汉 族(冲突)的事情
H:不是,你知道哈密也从来没有过(冲突),7·5 之前没出过什么事情,但是有一些情绪。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一个男生不知道怎么的,跟我特别不对付。我小学的时候长得很丑,不招人喜欢,汉族小孩儿就总欺负我。但是我妈的意见呢,你这个样子维族小孩儿一样会欺负你的。但是我刚好比较特殊,我小学的时候班里只有我一个维族小孩。
A:那你是不是维族朋友特别少。
H:对,我一直是维族朋友特别少。而且我觉得我跟维族人根本合不来。
A:那你以后结婚怎么办呢。
H:我个人觉得我还是算了。不吃这盘菜它也是一桌。没有这件事儿一辈子一样过。
A:但是父母肯定不同意啊。
H:他们爱不同意不同意吧。我就是跟维族人合不来。也就是你吧,北大这些维族同学,能跟我交流得特别顺畅、没有障碍的特别少。我老觉得跟他们有隔阂,没有人可以交心我觉得。
刚才没说完,有一个小男孩,我到现在一直记恨他。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惹到他了,一天下课以后回家路上,骑着自行车追着撵着我,在我旁边叫着“H 天天吃猪肉”什么的,那么叫了一路,我哭了一路。这事儿我记恨他一辈子。到小学毕业都没跟他说过话。
A:跟我姐一样,道歉都不理。
H:所以我觉得,或多或少吧,可能都有点这种(不愉快的)事情。
A:可能是我接触的少吧。也就是下课以后一块儿玩跳皮筋啊什么的。
H:虽然朋友特别多,但是接触都比较表面?
A:对。
H:那你现在特别好的朋友都是维族?
A:有一两个(汉族),一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我高中的时候,在班里人缘儿特别好。刚开始 他们会觉得是新疆来的,有点看不起,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我学习特别好,他们就觉得,她 也不一般嘛。也有那种学习特别差、特别懒散的,这样的他们就不喜欢。
H:比如说,你会不会觉得他们把你当做一个“保护动物”啊,来照顾你的吗?
A:老师是这样的。比如背诗词的时候。语文课我从来不听。我高考就考了 90,是我语文唯一一 次及格。高考心态特别好,心想反正这是不重要的课,我把数学考好就行了。我上语文课天 天看《参考消息》。语文课连上两节,我就看一节睡一节。
H:所以你完全不重视语文课?
A:完全不重视。到背诗词的时候,我在看《参考消息》,我同桌提醒我,要到我了。老师说那 我给你提个最简单的吧——举头……。就那个你知道?虽然我是没上过汉族学校,到初三为 止我都不知道有那个诗。但是我们预科一年要准备北京市中考,那一年我语文学得超好,中 考模拟 120 满分我考 109、110 那种。中考必背诗词背得滚瓜烂熟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 我能不会啊!结果老师就问我这个,全班都笑,然后我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会。
老师说你这都不会。你怎么参加高考呀,从今天开始到我办公室背!我说好吧,反正不会。 说那个,还不如说我不会。
H:不过他们也是不了解嘛。那你这个情况很特殊啊,我觉得。
A:然后我其他成绩都是特别好,政治学得特别好,每次都是全班第一。
H:可是政治不也是用汉语啊。
A:因为我觉得学语文吧,我是阅读题做得特别好……
H:那就是你是能力蛮强的,但是考试不好。
A:前面不是有单词,拼音,错别字,病句,古诗词,古文……
H:那你的选择题,就是一个也做不对。
A:嗯,还有古文分析,诗词鉴赏,一个都不会。
H:那你还能考 90 分!
A:选择题我全部蒙的 B。诗词默写我只做了四分的。然后做阅读,写作文,就完了。老师问我 为什么不学语文,我说默写古诗词,我要背会还要学会正确地写,从经济的角度也是背政治 划算。
H:我以前只觉得可能是古文不行,古文不行很正常。我们那边有疆内初中班,我表妹小学上维 语学校,初中上疆内班,她数学听不懂,物理化学都听不明白,到语文就崩溃了。只要是古文,完全不懂什么意思。我以前印象里边,就觉得困难在古文,现在发现读音字形什么都是问题。
A:对啊,特别难。尤其是物理化学里边的词。但是我预科学得特别刻苦。
H:但是为什么高中就放弃了呢?
A:因为预科没插班啊,大家水平都一样,老师一起带我们。高中的时候插班,老师以汉族学生为主了,我们就跟不上了,老师根本不管我们了。因为预科的时候老师讲得特别慢、特别细,高中的时候老师不管了,我们也放松了。
H:汉语这个东西,预科一年的积累,肯定比不上人家汉族学生啊。
A:对。那些东西我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师上课讲“那么美那么美”,我就想哪儿美啊,一点感觉都没有。
H:哦,那些诗词之类的
A:对,而且老师很惊讶,我英语学得特别好。她说英语和汉语不都是第二语言吗。英语我觉得 跟汉语不一样。
H: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于,你上内高的时候,汉语是按你拿汉语做母语的标准来考的。不能说都 是第二语言。毕竟难度差很多。
A:我记得特别清楚,高一考语文考试的时候,我就无奈地笑,感觉是个三年级的孩子在参加高 考。
H:就像把我随便扔到某个 GRE 的考场是一样的。那你现在比如说,读专业书啊,听课的时候, 或者是一般跟同学交往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到语文学得不好,会给你有一些障碍。
A:写论文的时候有。
H:那你还蛮辛苦的。
A:还好吧,就是不会用那些好看的词,不会起那些古怪的吸引人的题目。但是我写的比较真实。 老师说你写出了真实的感觉,这一点比较好。
H:但是写论文的话还好吧,不需要太高的文学素养。
我刚才直接想到的,其实是日常大家聊天儿的时候(A:基本上能听懂),在宿舍里边聊天 儿,然后讲个笑话。我觉得语言里边最难理解的,其实就是幽默。
A:我是这样,我是特别不害羞,宿舍里边,我不懂什么我就说:“我不明白。”她们就给我解释。
H:嗯,应该就有这样的问题,就是你日常讲什么你都能明白,但是稍微讲个笑话,带点文化背 景的、带点历史人物的,就很麻烦。
A:对对,我就会直接问,上课不明白,也会直接下课问老师,说我不懂。
H:但是你看,她们会特别认真地给你解释吗?
A:宿舍里边会吧。
H: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你跟汉族人交往的一个障碍?
A:我觉得,我不懂是正常的。
H:但是对我来说,这就是个问题,因为我听不懂维族人的笑话。
A:你真的听不懂吗?
H:听不懂,而且我问的话,没有人会给我解释。
A:啊?
H:没有人会给我解释,而且他们就更加笑话我了。而且我在我的朋友圈子里边,你看我刚才给 你讲的,我从小长得不好看,上汉语学校成绩好,性格还挺孤僻的,看书看电视,不看书看 电视就发呆。小时候没交过什么朋友,维族人汉族人都没有好朋友。所以,后来长大以后这 帮人,他们好多人小学的时候上汉语学校,初中高中回到维语学校,这个高考特别占便宜。
他们自己是一个圈子嘛,特别封闭,带你玩儿倒是带你玩儿,大家一桌子坐在一起,开玩笑。 尤其是我上北大以后,你也知道北大在新疆,你回去以后也是吧,(别人都说)“牛逼!”然 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人家就说:北大连这都不教你?
A:就是,我们在内地上学的,跟在新疆上学的一起坐(吃饭、聚会的意思)的话就特别合不来, 他们就觉得我们把自己弄得特别高傲。
H:他们自己觉得我们高人一等,然后再瞧不起我们。那些人一边嘲笑你,一边嫉妒你。然后你 根本就不想这样。
A:对对对,我每次回去,跟他们一起坐的时候,他们就做出一副很不卑不亢的样子。我玩儿的
时候也特别投入,但是他们会私底下说,谁跟谁关系不好啊什么的,我说我就不在乎,对谁 都一样。
H:我特别受不了维族人这一点,就是面上一团和气,底下各种抠抠缩缩的,我一遇到这种事情 就脑子根本不够用,特别烦这样的。
A:我回去的时候也是,一桌子十个人里边,还有谁跟谁不好啊这样的小圈子。
H:嗯,汉族人就没有这么麻烦,对于你来说,你跟汉族人只要是泛泛之交,大家能互相理解, 工作学习生活,能够互相容忍,就可以了。那么你跟他们有语言上的小的障碍,无所谓,而 且他们会热心地给你解释。但是我就不行。我一回去,(他们)当着你的面儿开你的玩笑, 哈哈大笑,不告诉你为什么,这种感觉是特别特别讨厌的。然后你就觉得,这个圈子根本不 接受你。
A:其实民考汉男生还可以。
H:从我很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一个观念,就说,你这种人很难嫁出去的,“民考民”的男生不会 要你的,“民考汉”的男生也会很想要个“民考民”的女生。
A:“民考汉”的男生都要“民考民”?
H:应该也不是。但是,我现在已经是刚才那种状况之后,就有心理障碍了。也不是真有心理障 碍那么严重,但是就觉得怎么都跟他们合不来。
A:如果是“民考汉”男生的话,像我们北大的这些,会好一点吧?
H:你看那些人的嘴脸,一个一个跟爷爷一样,我特别受不了那个样子。
A:不是,我的意思是你跟他们合得来吗?
H:比如说吧,有个八卦我给你爆了算了。有个男生,有一段时间,给我发短信说怎么怎么,我 这人有个臭毛病,就是爱回短信,我就回了呗,就你来我往那么聊了几次。有那么一两回说 一起去自习,那会儿新学期刚开始没多久,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去了,反正自习又不是聊天 儿,不在乎跟谁一起。去了就坐那儿看书,看一个钟头两个钟头就回来了呗。他就发短信, 总是问你有什么计划呀,我跟你一起吧,问你要不要去自习啊,我们一起。
A:我觉得北大男生特别自私。
H:也不是这个。十一那几天吧,十月三号中秋节,2 号就给我发短信,说你明天有什么计划呀。 我说我跟我朋友说好了去找她,他说你别去了,你留在学校陪我吧,我一个人。我想这是什 么规矩呢?这算什么呢?我觉得根本就是晴天霹雳,根本无法理解,你凭什么呀,你是我什 么人呀。
A:对呀。
H:而且我的概念呢,你就算是我男朋友,明天我跟我朋友说好了,你没提前跟我说(要我陪你), 那我就应该去。要想跟我在一块儿呢,你陪我去,要么你就一个人呆着,活该。不可能说我 取消我跟我最好的朋友的约会,我陪你自习,不可能的。这件事儿以后,我基本上跟他就绝 交了,我觉得完全不可理喻。他这个虽然,可能有一点极端,但是有一点极端,但是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爸妈的同学这个圈子,都是 87 年前后结婚,孩子都是 88 年前后这一批呗,就是这个小圈 子,我有这样一个小圈子的维族朋友,大家一块儿长大的,关系还不错这样的。
A:你跟回族男孩儿怎么样?
H:不熟,没怎么接触过。就那些男生,我爸妈朋友的孩子,也是有一些让我觉得完全不可理喻 的事情。比如去年寒假,大家一起玩儿,一个男生,带我见一个女孩儿,说见一下你嫂子, 过两天我就带回家给我妈见见,搞不好就娶回家了。结果隔了一天,第二天没见,第三天晚 上,换个女孩儿,说这才是你嫂子,之前那个不算。
A:新疆男生全都是这样子,特别恐怖。
H:我觉得完全不可理喻。
A:现在的男孩就那样,还喜欢花女孩子的钱,喜欢不停地换女朋友。
H:所以呀,你怎么可能跟一个你从一开始就完全看不起的一个群体,从他们里边找一个人去谈 恋爱。我觉得基本上不可能。他们确实还挺擅长花女孩子钱的。
A:对,我现在有几个朋友在谈恋爱,她们就跟我说,谈恋爱以后比以前,那个……
H:开支都增加了很多。
A:嗯,开支都增加了很多。然后我说,啊?不会吧?
H:你没有谈过恋爱吗?
A:我谈过,但是是……
H:高中的时候?
A:对呀,就是那样过来的呀。
H:后来是怎么分手了?
A:上大学,我不想异地恋嘛。
H:维族人?
A:肯定是啊。
H:为什么肯定是?你们不是插班么?
A:对,但是我没想过会跟汉族人谈。但是我跟一个汉族男生关系特别好,我们经常自习完了一 起回去呀,一起玩儿呀,然后维族男生特别生气。
H:对,维族男生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完全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女生,仅仅是同班同学,就拿那个 女生当自己的私有财产似的。
A:有时候我跟那个男生一起打羽毛球什么的,宿舍里边的女孩儿就说,你这样不好,在大庭广 众之下怎么能跟汉族男生那么亲近。我在阿勒泰的时候,那里维族人特别少嘛,大家各自干 各自的事情,谁也不管谁。在维族人多的地方,你的行为会特别受大家的影响,你会特别害 怕别人怎么评论你啊。但是我在阿勒泰,大家都不管,所以我到内高班以后,人家就觉得我 是那种一点都不管人家怎么说的那种人。
H:这一点上非常一致我们俩。
A:我就是那种,别人怎么说就说去吧。她们说大家看到你跟一个汉族男孩打羽毛球多不好,我 说看到又怎么样?难道我打羽毛球要躲起来打吗?因为我跟他没什么关系,我才会这样(不 避嫌)。
H:我妈也这样,我们那边人都这样,“人们都能看到……”,都这样。
那就是,维族男生都这样了,都这么靠不住了,大家还是坚强地、坚决地选择他们?
A:对啊对啊对啊。
H:你认识的朋友里边,有跟汉族交往的么?
A:男生有,男生特别多。
H:男生特别多?
A:我们内高班男生可会找汉族女孩儿了。
H:为什么呀?
A:汉族女孩儿追他们呀。给他们花钱,他们就同意呗。
H:那因为他们长得帅么?
A:对对对,有些是长得帅。我们这一届有个哈族男生,女朋友是汉族,他就是挺帅的。还有一 个新来的哈族女孩,交了一个汉族男朋友,她很强的。
H:为什么找汉族男朋友,就是“很强”?
A:我的意思是大家都怕(别人)说么,她不怕说。
H:那你觉得她们不交汉族男朋友的原因,是她们怕说?
A:也有的人是自己特别不喜欢,觉得不能找汉族人。
H:对,我认识一个姐姐,她从小,四五岁以后就是在北京长大了,那就完全是纯汉族人的环境, 但是她讲维语也蛮好。我有次来北京,她带我上街,见到外国人,有时候就说,哎呀这个外 国帅哥,长得真帅,跟维族人似的。她觉得看到外国人亲切,是因为他们高鼻深目的,很像维族人
A:其实我觉得维族男生帅的特别少。
H:反正她的整个审美里边,就觉得维族人是最好的。
A:我觉得一个女孩儿考上北大,也是。比如说我回去,内高班聚会,然后他们就说,考上北大 了么,其他学校的男生就觉得地位会比我低一点,就不敢追了。
H:你觉得,上次你也说到,男孩子特别喜欢吃拉条子嘛,然后你要好好学做。你觉得在以后的 家庭里边,你会是怎么样的地位?
A:说实话,如果那个男生能养我的话,我想结婚以后不工作了,想成为家庭主妇,把孩子好好 培养一下。现在很多人就是工作也乱七八糟的,孩子也不是很好,一塌糊涂的。还不如找个 好好赚钱的男生,我就在家里。我是学法律的嘛,考个资格证,过段时间接个案子这样,在 家。
H:自由职业。
A:对,自由职业。但是结婚之前要拼,好好拼一下。把自己弄得很完美。我想把自己弄得完美, 全部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嘛。其实我是特别想出国,特别想(干一番事业)。但是我的家庭, 不太允许,我爸爸妈妈年纪比较大,我大姐在伊犁,二姐在喀什,哥哥结婚了,我这样做的 话,爸爸妈妈那里就是空巢了。我就觉得我又走了的话,真正想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该来不 及了,我怕那样。然后,反正我们年轻么,以后还会有机会,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我没有实 现的话,给孩子能出国,做很多事情的机会就好了。
H:你在这方面还是很传统的。
A:对。
H:那你以后计划就是回新疆,然后回阿勒泰?
A:不回阿勒泰,想在乌鲁木齐工作。让爸爸妈妈搬过来。
H:爸爸妈妈退休了么?
A:我爸妈都没工作,我妈就那样,就没工作了呗,我爸爸做生意。我爸爸一直养我妈妈,我妈 妈养我们。
H:所以你会这样子咯。但是我有那个想法就是,被老公直接养起来算了,完全是出于逆反。我 妈妈是女强人,在我们家,收入高,我爸的话,工作不怎么样。在这个事情上,我妈生我的 时候工作还不忙,我妹妹出生以后不久工作就特别忙了。所以她对我早期的教育还比较充分, 但是对我妹妹就不好了。所以现在反映出来就是,我现在在这里(北大),性格也比较健全, 然后我妹妹的话,性格不太好,容易发脾气,身体也不好,学习成绩也不好。我妈妈总是拿 这个来责怪自己,说自己早先的时候没有照顾好。也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从很小的时候,爸 爸妈妈都是记者,在家里不是看报纸,就是写文章,等到我妹小时候,他们在家就不干这些 事情了,所以我妹妹在这方面收到的影响就没有我大。我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还有每个礼 拜逛书店,看到书就特别高兴的感觉。但是我妹妹没到小学毕业就不爱读书了,虽然人聪明, 但是不爱学习。
还有就是现代女性的观念,会觉得你经济上不独立的话,给他养起来的话……
A:必须要经济上独立,我爸爸也说,以后不能靠男孩,必须要经济上独立。我就看我能找到什 么样的男生再决定。
H:这样的话,跟你的理想不是冲突的么。
A:是冲突,所以就看看么,所以就不特别着急。
H:那你以后还是回乌鲁木齐的话,你觉得你会跟什么样的人交往?
A:我还是喜欢比较自由一点,我怕我跟他思维不一样,喜欢自由一点的。
H:那你还是要找个“民考汉”。
A:我想也是。
H:这方面的话,包括我刚才说的,大男子主义呀,花心,对感情特别不认真这些事情,好像还 是“民考民”的男生比较严重一些。
A:对,完全是那种。
H:“民考汉”会稍微好一点。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以前就觉得,我们会 接受现代的观念,我们要独立要挣钱要如何如何,但是呢,对于男生来说,他们是属于维吾 尔传统文化和观念里边,男尊女卑的高位。我们是要把自己往上拔。
A:但是我觉得,我不会特别地要求男女平等这样子。
H:你不会要求跟他平等?
A:对,我觉得每个男孩的自尊心,会希望在女生旁边有点地位这样子,我会给他让吧,但是不 想他特别傲,不理我,但是也不会特别强势。明白么?我会有点忍受他那种。
H:但是你现在把学校上到这个程度。
A:对对对,这是个关键。
H:整个维族人的群体里边爬得比你高的,就没有多少了。
A:找清华的。哈哈。
H:选择范围太小了。而且你要是回去,家里给你介绍一个新疆大学的,怎么可能看得上。
A:也不会完全看不上,但是我觉得我会跟他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完全没有共同语言,想法 完全不一样。我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
H:学历不仅仅是说你文凭好看不好看的问题,确实会有差距,很难交流。眼界、看问题的方式, 包括哲学、人生观,特别大的差距。
A:我回去跟朋友聊,就聊不到一起,她们聊的话题就是,追男孩什么的。
H:女生普遍需要追男孩么?
A:现在男生都是,女生要稍微放点儿电,男生才会来追。我死也不会那样的。
H:那你不觉得你有问题么?
A:我觉得我很有问题。而且我觉得如果我跟男朋友天天在一起,我会受不了。
H:先说之前的问题,你也知道如果你回新疆再找男朋友的话,可能你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男生, 你都是看不上的。
A:也许吧。
H:工作了以后,可能稍微好一点。
A:其实有一些还可以,在国外生活过的,做国际生意的还会好一些。我就喜欢那种,我跟他在 一起,我自己会进步的那样。我们俩在一起相互促进的感觉很好。
H:那你对于自己将来找对象这个事儿,还是很乐观的哈。
A:是啊,挺乐观的,随缘吧。我有两个好朋友都恋爱了,问我怎么还不谈。其实我也有可以谈 恋爱的,但是没有谈。
H:都是什么样的人?
A:高中的同学啊,也有大学认识的,但是我不想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所以还不谈。我觉得现 在生活很自由。
H:有个男朋友,会被管起来。
A: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女孩儿,很自由的这种,谈恋爱肯定会受不了,会感觉受压制啊,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不了。
H:那你愿意受这种压制么?
A:不愿意啊。
H:那就是说,你现在对谈恋爱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消极的。
A:我无所谓了,看缘分吧。
H:我觉得你要改变一种观念。为什么汉族人可以讲缘分,因为他们人口基数大,你知道么,你 喜欢的人,哪怕是万里挑一,十几亿人里边你挑去吧,很容易遇到。我们是人海里头捞针, 你捞完了,捞起来看看,发现不是你想要的那种,还要丢掉继续捞。这个是很衰的一件事情。
A:对,我也觉得。
H:我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我现在就决定完全不找对象。那你其实就是虽然对你眼前的 状况,谈恋爱这件事情,感觉很消极,但是你觉得你未来,还是很积极的对吧。但是在我看 来呢,这个积极,基本上是建立在盲目的基础上,完全是对未来盲目的猜测,基本上没有根 据。有汉族人追过你没?
A:有!我会说我有男朋友,我就跟他说假话。
H: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你不能找汉族男朋友?
A:因为他会说:我会尊重你呀,我从图书馆借了相关的书啊,我会学。后来我就直接跟他说, 我有男朋友了。
H:那如果抛掉宗教和生活习惯之类的因素,考虑两个人相处的话,一个维族文化背景男孩和一 个汉族文化背景的男孩,你会倾向于哪个?
A:不想找汉族。
H:为什么?
A:因为我想要我孩子的血统是纯的。(笑)
H:没有没有,这个我很能理解。
A:很多人不能理解。
H: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一个传统跟现代的碰撞的问题,一方面你会很传统地考虑你的家庭、你的 后代这些,一方面又有一些人是很现代很独立的,只考虑自己的人生。对于女孩子来说,对 自己更为有利的,从自私的角度看,我去选择一个更加现代的价值观的话,我可以有更多的 空间,不用担心别人的看法,不用像很多维族女孩子一样表里不一、人前人后都带着面具。
A:我特别不喜欢里边和外边不一样的。
H:所以维族人的圈子我怎么都融入不进去,他们会说,这话你也说?!
A:觉得你太开放。
H:我这完全是一种自私的选择,对我来说这样是有好处的,否则我就会很压抑,我不喜欢压抑 自己。比如说像我刚才那个问题,完全是一个假设,但是我没想到你会说为了孩子。其实混 血的小孩儿又漂亮又聪明,那你为什么呢?
A:因为现在人也越来越少,以后民族的,最后最后就是……
H:你不觉得这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趋势吗。
A:但是我不希望这种趋势,我希望这个民族可以继续存在。
H:但是,其实民族它不像你现在看到的,就是说给你划出来说某一些人算什么民族、某一些人 算什么民族的,很多很多都是带有人为的因素的。就是划分 56 个民族的时候,这 56 这个数 字是怎么定下来的?特别随意。比如说维族跟哈族,维语跟哈语之间的区别,比北方汉语跟 粤语之间的区别大么?如果不是受苏联影响,不考虑政治因素,把维吾尔跟哈萨克划在一起 叫突厥民族行不行?那如果 50 多年前是这么划了,有没有可能维吾尔跟哈萨克就融合了?
A:有可能。
H:那你觉不觉得,哈族人口少一点,维族人口多一点,合并以后的文化、语言里,哈族的成分 少一点,难道哈萨克就很悲哀么?
A:我现在的想法是这样,我有个好朋友的男朋友是哈族。他们特别好,但是家里不同意,就分手了。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完全可以跟他谈,但是要是以前的我,也不会同意了。我现在觉得,只要是穆斯林就可以了。
H:如果是回族呢?
A:也可以接受。
H:你家能接受么?
A:肯定不能。我现在就觉得,只要他是穆斯林就可以。
H:那如果是一个汉族人入教了,真的接受了洗礼呢?
A:那我觉得也可以。
H:对了,你从小受到的宗教的教育多么?家里会特别有意地说么?
A:我爸爸管得特别严。
H:这个不是说管得严的问题,我爸爸管得也严,但是教育不多。
A:我爸爸对我这方面的教育特别多,我自己也是,很注意。
H:不是说管你,不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这样。
A:不是限制,而是因为你自己真正是那样(愿意),是吧。
H:对呀。而且家里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限于告诉你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还有一些宗教内涵的 教育。
A:对吧。小时候知道的不是很多,爸爸会说一些事情,不会直接说你不能做什么,而是说我们 作为穆斯林应该怎么做。
H:但是,这个依然还是在限制你。
A:但是我不会觉得是限制。我们宿舍的人,经常会说,你们想吃什么都吃不到,真可怜。我不 会觉得是可怜,我觉得这非常好。我不会觉得我受到了很多限制。
H:我不一样,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宗教禁忌)完全是出于生活习惯,我不会把它放在信仰这个 高度。不是说因为我信什么,然后我不去做这些事情,而仅仅是我习惯不去做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