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館: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號稱「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目標為收藏、展示與詮釋20與21世紀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據《明周文化》報導,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揚言,M+將成為香港文化建築地標,是繼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於1977年開幕以來最大型的當代藝術館。
作為永久館址的M+大樓,由世界知名的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TFP Farrells和奧雅納設計,其建築工程於2015年起動工,期間曾因更換承辦商而延期,最近終於宣布完工。團隊現正展開內部裝修、運送及裝置藏品等籌備工作,預計博物館2021年年底正式開放,入場費用待定。
以「合適」方式呈現多元角度
官方新聞稿中,Herzog & de Meuron創始合夥人Jacques Herzog表示:「M+無疑具有成為亞洲頂尖視覺文化博物館的潛力。它恰恰指明了世界文化應該邁進的方向,打從一開始它便表現出著重多樣性和平等,並且廣納各類藝術,不拘一格。這種多元廣泛是M+基因的一部分。這使M+成為一所深受本地啟發,同時具有國際視野和開放的博物館,令世界各地人士和訪客都能流連忘返。」
說起來大方得體,惟現實是,今時今日的香港博物館,能如何展示他口中的「世界文化應該邁進的方向」,「多樣性和平等」,「國際視野和開放」?
綜合香港電台及《明周文化》報導,M+博物館暫時共有7,978件藏品,其中約兩成來自香港藝術家,亦有來自瑞士收藏家希克早年捐贈的展品,當中包括異見藝術家艾未未,以及六四相關展品。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表示,M+收納藏品時會考究其歷史學術價值,博物館的角色是確保藏品及展覽以合適和相關的方式展現,有信心呈現多元角度和意見,刺激討論和辯論。
成果如何,今年底自有分曉。
M+大樓主要建築特色
M+大樓由一縱一橫的建築,即橫向的基座和縱向的大樓所組成,從側面看猶如一個倒轉的T字,更像香港三號風球的標誌。大樓總面積達65,000平方米,展覽空間佔地17,000平方米,共設33個展廳,另有三間戲院、一間多媒體中心、一間學舍、一間研究中心,還有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辦公室、會員樓層,以及可以飽覽維港景色的天台花園。
潛空間
港鐵機場快綫及東涌綫地下鐵路隧道位於M+大樓所在地的正下方,這原是設計上的一大限制,建築師因地制宜,在隧道旁開鑿出大型展區「潛空間」,容納不同類型、不斷更替的裝置作品。五座包覆在混凝土中的巨型鋼桁架支撐着巨大的M+大樓,令隧道不受其影響,同時令博物館與這片填海土地連繫起來。
陶瓦外牆
M+大樓在模塊化的幕牆系統中引入陶瓦組件,使它與香港隨處可見的玻璃幕牆大樓相呼應。墨綠色的陶瓦外牆以不同側面的深淺顏色層次,反映不斷變化的光線和天氣狀況,展現出豐富質感。陶瓦亦有助建築物抵禦長期受熱力、濕度及風力侵蝕的影響,更為環保。
巨型屏幕
大樓的南面外牆是一面LED展示屏幕,可播放不同的媒體影像,既能以視覺畫面配合M+活動,亦為面向維多利亞港的都市景觀增添光影變化。
光庭
大樓内的「光庭」由地板上的巨型缺口和天窗組成,連繫地底樓層、地下及平台樓層,可讓訪客從上到下感受這座建築物,領略置身其中的體驗。
多用途空間
大樓内設有大小不一的多用途空間,策展人及藝術家可按需要選擇場地舉行各種節目。當中「大台階」的觀賞大廳寬敞開闊,適合聚會、演講、放映會及其他活動。
學舍
「學舍」是提供教學、詮釋及啟發思考的空間,當中設有名為「會堂」的活動空間、工作室和會議室,可舉辦為不同年齡及興趣人士而設的節目。其斜屋頂更可通往天台花園。
戶外空間
天台花園與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相連,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香港島及離島景致。
竹製設施
長椅、接待櫃台及售票處等室內裝潢均以竹為素材,令人聯想起饒富香港特色的竹棚。
綜合建築群
整個建築群包括M+大樓、修復保管中心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修復保管中心的功能是維護、修復及儲存M+藏品系列,並管理相關檔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則是一座16層高的大樓,將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新總部,大樓內還設有零售、餐飲與消閒設施。
圖片提供:Herzog & de Meuron(© Virgile Simon Bertrand & © Kevin Mak)
原文連結SesameB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