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每當意志消沉,便會覺得自己的分享沒有意義,不說也罷。就像原本想分享一下自己為何與日漸普及的「深度遊」漸行漸遠。可是想着想着,不喜歡某件事,不參與不就算了,何需尋找別人的認同,充滿怨氣似的。可是另一個角度想:我開設Matters帳戶,就是為了不要顧慮太多,隨心說出心底感受......

三月中:啊很想在Matters發文,可是實在太忙......

現在:太好了!!!!!一個多月沒出文,今天終於有空寫完!雖然好像跟我本來想分享的不太一樣......

當深度遊興起(續):安全問題

總覺得,人身安全愈來愈被忽視,自從「搭便車」盛行(?)。其實我不清楚這行為在背包客圈子中有多盛行,只是每隔一段時間,便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相關的文章,內容離不開某背包客用「搭便車」的方式去了很多地方,文章整個基調就是世界上有很多善良的人,大家不妨放下隔閡。又或是有些地方不以為很危險,其實不然。

另一種是couchsurfing。一想起這些比較冒險/新興的旅行方式,總覺得會聽到非常兩極的意見:要不覺得完全ok,要不覺得太危險、無法想像。而我就是夾在中間,但偏向覺得危險。我固然明白,若不肯放膽嘗試新事物,人生會缺少很多樂趣。可是,值得犧牲個人安全去換去意外收獲/刺激嗎?我不認同這種價值觀,覺得凡事取個平衡較好。(題外話:我又在想,這個年代,我們追求包容,尊重每個人的選擇。那麼,我還可以說「我不認同你的價值觀」嗎?又或者,這樣說的意義在哪裏?想說服對方?表示抗議?還是純粹表達個人意見?)

《初度遊》

去年ViuTV播放節目《初度遊》,其中一集引起網上熱話:30歲的Tony初次旅行,前往日本。當他入住拍攝團隊安排的青旅時,覺得與劏房無異,情緒失控哭了起來。初時我看到報導也「反白眼」:怎麼見識這麼少,不知道青旅就是這樣子......但後來我看畢整個節目,想法改變了。

旅程中,Tony經常對着鏡頭做一些介紹,或是說笑話,卻有點不合時宜,班門弄斧著之感,實有點尷尬。起初以為Tony是本來喜歡說話,直到看見NG片,才知鏡頭背後他應該挺緊張,很努力想出對白帶動氣氛。我頓時想:其實一個素人,第一次旅行,便是自己出行,而且要被攝製隊跟足全程,也很不容易吧,多少有點心理壓力。所以當那天拍攝得很累,還花了很多時間才找到青旅,以為可以休息的時候發覺和預期不同,因而情緒失控也不出奇。雖然還是誇張了一點。

另外,節目似乎沒有了解Tony在旅程中不快樂的原因,只覺得他沒有放開胸懷。就像在節目最後一集,Tony前往奈良,覺得空氣比京都好,陽光充足,旁白說:「其實一樣的風景,用不同的心情去欣賞,就會滲透出不同的感覺。不是空氣清新了,而是你的心境輕鬆了。」旁白的話有道理,但我覺得,外在環境真的有很大影響,無需否定。因為巧合地,我在同時期前往京都和奈良,感覺與Tony差不多。在奈良那天天氣晴朗,而且草地廣闊,心情一下子快樂起來。

我在想,如果Tony第一次旅行是與朋友一起,也許會輕鬆快樂得多,因為過程中有人說笑。其實不是每個人適合獨自旅行,可以邀請別人嘗試,但無謂勉強別人fit in這種旅行模式,然後(暗暗地)瞧不起不享受獨自旅行的人。我會說,我仍然喜歡獨自旅行,但也開始享受和朋友旅行的快樂。

總結:別讓旅行成為另一種束縛

疫情期間,許多人因為不能旅行而訴苦,包括我自己。旅行彷彿已經成為生活中惟一的一點盼望:生活很累,工作很累,但仍要繼續,惟有以旅行來獎勵自己,至少算是比較容易達成。不知有多少人是這樣子想,我應該也有一點。讀大學的時候,九月開學沒有多久,便會暗想十二月放假時去哪裏。一月開學沒多久,又開始想五月放假去哪裏。習慣了這種慰勞自己的方式。

原本旅行是為了放鬆,現在卻因為未能旅行而產生煩惱,好似有點本末倒置。我想起莊子〈逍遙遊〉中一個概念:無所待,大概是對外物無所依賴的意思(不敢在此班門弄斧)。疫情令人發現,平時隨手可得的事情有機會突然失去,包括旅行。所以我覺得,如果快樂是依賴外物,那麼將會有很多危機。當然,真正做到很難,就像上文的例子,旅行時天氣好會比較開心,其實也屬於「有所待」。所以也只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應該視旅行為bonus,別讓旅行成為另一種束縛。

雲南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