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我踏入金庸世界的《射雕英雄傳》

前幾天看到新聞,電視電影工程師學會(The 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發出警告,錄影帶的保存期限已來到終點。不禁想起舊家還有一台放影機、幾捲錄影帶。十幾年前曾想將那些影片送去轉成DVD,生活奔忙,這件事就這麼擱下了。

我這個年紀的人大多經歷過「電視兒童」的時代,從老三台、小耳朵到百花齊放的有線電視,怪罪電視造成兒童近視的撻伐之聲,貫串了我的成長年月。和同齡人不太一樣,我不是電視兒童,嚴格說來,算是「錄影帶兒童」吧。錄影機在我家出現的時間很早,俗稱「小帶」的Batamax格式1975年問世,我家大概在1980年代初就買了,從此開啟了和爸媽一起瘋狂追港劇的日子。

廣東話、香港、大廣東的一切,是爸媽的來處,也是形塑我文化認同的基礎。

自從錄影機進駐我家,客廳那台小電視機幾乎與香港TVB、無線、亞視的製播同步,從70年代末的武俠劇時代開始,如《天蠶變》、《鹿鼎記》、《射雕英雄傳》,直到90年代末的《創世紀》、《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錄影機從小帶換到大帶,港劇的黃金時期也陪伴我走過人生的前二十年,那些主題曲、明星八卦、原著小說,是我認識世界的主要窗口。

也因此,台灣的電視在播些什麼、班上同學瘋迷的事物,我都不太清楚,彷彿和身邊的一切活在平行時空。有一陣子全班都在學靈芝草人(1987年台灣電視劇《靈山神箭》的角色),講話充滿了「哎呀呀、哎呀呀」,我懵了好一陣子,有一天終於在晚上八點打開電視機,看看同學究竟在討論些什麼,然而,那用咖啡色粗布搭製的假山、保麗龍切成的石塊,以及一團噴漆泡棉裹成的詭異物體(靈芝草人),我大受驚嚇。小時候沒有成本概念,也不理解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只是很本能的、對於眼前粗製濫造難以接受。

那時候也不曉得,並不是台灣製作不認真,而是港劇的製播水準太超前,在70至90年代,可謂領先東半球。

台灣後來也跟風買港劇來播,一開始的《楚留香》頭兩集還很忠於原版,後來不知怎麼慢慢就變調了,將原音粵語改配國語;後來購入的港劇變化更大了,除了改配國語,主題曲換成不搭調的國語流行歌(港劇的主題曲那時都是根據劇情量身訂做),而且穿插大量廣告。我脾氣不好,常為此在電視前咆哮咒罵,看電視原是為生活尋找樂趣,反倒搞得自己一肚子氣。

港劇呈現的各種精彩,不論是精緻優美的古裝武俠、豪奢時尚的商戰風華,以及律政、警匪等社會主題,它所反映的香港種種,都是我的「未竟之夢」。「那是做戲呀,都是假的。」小時候爸媽最常跟我講這句話,但缺乏現實感的我,又怎麼分得出來呢?總覺得螢幕裡的萬水千山、花花世界,都無限美好,等我長大後就可以加入,夢境有一天一定可以成真。

揣著「回香港」的小小心願,倏忽中年;現實中的香港,也在我「等長大」的過程中飛速變化,小時候的那個夢,只能隨著港劇的黃金時代,一起埋進歲月裡。

原刊於2017/06/20 中華日報副刊〈港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