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草根農民網紅大衣哥
大衣哥,原名朱之文,1969年出生於中國山東省的一個貧寒的家庭。 1980年,也就是大衣哥11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了,養家糊口的重擔全部壓在母親的身上。在16歲的時候,他和村裡人一起出遠門,到北京打工,自此開始了他闖蕩社會的生活。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總會有閃耀的機會,而大衣哥就是這樣,在2011年的時候,已經42歲的大哥參加了《我是大明星》山東省濟寧地區的海選,演唱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他一戰成名,在海選中奪得了冠軍。
世上最慘的東西,是大衣哥家的門
大衣哥家的門又被砸了。
日前,一名叫「許浩然」的河南省商丘青年,掄起鐵錘猛砸大衣哥朱之文家的鐵門,原因據說是因為拜師不成,「朱之文欺騙了我兩年的感情」。
事發後該青年被拘留。
就在上個月,2021年春節期間,門剛被砸過。一批人上門討要紅包不成,動手就砸。

時間再往前推,家門被砸對大衣哥來說實在是習慣成自然了,新聞比比皆是。
這個靠歌喉成名的農民,究竟惹誰了?
大嘴三
「我知足了,咱一個農民混成小康,不容易。」大衣哥如是說。
大衣哥今年已經51歲,成名後,很多商演活動都邀請他。出場費一般是出省的人民幣10萬元、省內的人民幣8萬元,但看具體情況,因為「有時我也不收錢,比如慰問養老院的老人,我不但不收出場費,還給老人送禮」。朱之文說,在縣政府或中央電視台等邀請的演出中,他是義務的,頂多收個車馬費。
成名後的朱之文很忙,平時他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去演出的路上。持續紅了10年,收穫也不菲。沒人清楚他到底有多少錢,朱之文不願透露自己有多少錢,即便他哥哥,他也不告知。
表面看,朱之文的房子等看得見的東西,並沒有突顯他的財富,但他已經悄悄給自家安上了視頻監控,還養了條逢人靠近院子就大叫的白狗,這足以折射他家在村中的經濟地位。在二哥朱之芳看來,「村裡首富非弟弟莫屬」,村裡人也普遍認可這點。

出名前,朱之文外出連門都不關。一來,他沒什麼財產,二來,傳聞他妻子「長得安全」,以至於他成名後,有個叫瑞來的朋友曾「拱著他離婚」。 很多人容易忘記過去。成名前的苦,李玉華和朱之文沒少受。
山東省菏澤市單縣郭村鎮朱樓村是朱之文出生地,有500多戶人家。起初,他家很窮。用他大哥朱之訓的話說,他不是村裡倒數第一的,也是村裡倒數第三、第四的。窮是有原因的,朱之文告知:「父親死得早,大哥、二哥也分家早,姐妹們又都嫁得早。」在主要依靠勞動力務農謀生的家庭,朱之文家無法和村裡的其他家庭比。
朱之文共有7個兄弟姐妹,父親在他六七歲時就去世了ï³很多時候為他操心:「你的孩子慢慢長大了,你整天唱歌、四處參加比賽,不掙錢,以後怎麼辦?」也提醒他:「我可沒錢幫你啊。」
朱之文不管那麼多,還是按原先軌道運行:幹農活,唱唱歌,有機會就去各鄉、縣、市參加比賽。有次,遠在180公里外的河南省開封市舉行歌唱大賽,他騎著單車出發,當時不知道有多遠,「結果騎了兩天單車,中途還在路邊的柴房過夜」。到開封時,報名已結束,但主辦方得知他騎單車來,就給他參賽的資格。
這次大賽,朱之文得了第三名,回報是一張證書,沒錢。但他很開心。這年,他還沒結婚。但婚後,這種習慣一直延續。

有一次,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電視台主辦歌唱賽,朱之文參加了,但沒被選中,因為唱的都是老歌。在朱之文看來,定陶縣的評委水準有限,定陶縣早就後悔了。
2011年,山東電視台《我是大明星》的選秀節目在濟寧選區選拔時,朱之文去報名了。他記得那時剛過完春節,春運還在進行,車費不低,一趟要50元。朱之文到現場報名發現,很多年輕人在排長隊,他急著要回家,因為晚了就沒車回單縣了,那意味著他還要多住一晚,這不僅費錢,也把農活給耽擱了。
所以,他直接找到現場一領導模樣的人說:「我給您唱一下,行就行,不行我就走,可別沒車(回家)了。」他一吼,聲音雄渾而圓潤,四座皆驚。這樣,他就有了參賽資格。
發現他的這個人,是《我是大明星》欄目組導演李迎。當時,穿著30元買來的軍大衣,朱之文登台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網友把他演唱的畫面發到微博,得到了「像楊洪基原唱一樣」的好評。「大嘴三」從此變成「大衣哥」。再後來,也喜歡唱歌、在中國央視天氣預報節目做主持人的宋英傑看到「大衣哥」的演唱後,也轉發了。
同為農民歌唱家的于文華,向時任央視《星光大道》節目主持人的畢福劍推薦朱之文,畢福劍甚至派于文華和《星光大道》節目組的王愛華,來到朱之文老家看看。朱之文獲得2011年度山東電視台《我是大明星》年度決賽總冠軍,也獲得央視《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的第五名。
更重要的是,2012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及元宵晚會上,朱之文都獲得登台演唱的機會。此時,「大衣哥」一歌成名,勢不可擋。朱樓村村民也以朱之文為傲。
2012年春節晚會時,為確保朱樓村村民看到央視直播朱之文,單縣領導讓縣供電部門24小時候命,以防閃失。供電部門派出十多人的團隊來到朱樓村,為村民提供用電保障。
成名之後,朱之文家裡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粉絲前來拜訪。

當然,村民對他的指責不是他給得不夠或誇大,而是「給得不痛快」。比如有條主路要修,政府出資一部分,村民集資一部分,當時村支書楊依良讓群眾代表找到朱之文,希望他捐款,他說「不捐」。
後來,村裡兩個並不比朱之文富有的包工頭袁長清、楊依超,各自捐款1萬元。這時,朱之文才跟著捐了1.1萬元。在朱之文家,他告訴《南風窗》記者:「我捐得最多。」
紀錄片中,朱之文抱怨村民不懂感恩。他說,記者來村裡採訪,村民對記者說「要我說朱之文的好話,除非他給村裡每人買台車,再加一萬元」。

說這話時,朱之文仰著頭看天花板,似乎眼淚就要滑落—這極為煽情的一幕被攝入電視畫面。之後,在記者跟拍下,他捎著紙錢去了母親的墳頭掃墓,並隔空向母親抱怨說:「現在好人也不容易做啊。」
所有這一切,讓朱樓村的村民感覺到自身就是一群不懂得知恩圖報、貪得無厭的小人,主要是他還在墳頭向他死去的母親告狀。第二天,大批記者湧向朱樓村。同去的,還有很多村民及鎮裡幹部。現任郭村鎮黨委副書記孫振華告知,當時他也下村做工作了,但朱之文沒說是誰說出了那句話。在村民看來,即便真有人那麼說,也是句玩笑話,朱之文竟然在全國的平台上傷村民的心。其實,朱之文還是以前那個大大咧咧、口無遮攔的朱之文,不一樣的是,他現在成名了,說話引發很大關注。

就是這一年,某天夜裡,「之文路」的那塊石碑被人用鐵錘砸爛了。朱之文提起石碑被砸的事,他說:「有人眼紅我,他們看到我比他們強,心術不正的一些人砸的。」
朱之文沒吸取教訓。2016年8月,有人在微博上爆料說,朱之文借給村民100多萬元,但至今無人歸還。朱之文也轉發了這條微博。但後來,他解釋說,那不是他發的,因為他不會發微博,是有粉絲借用他的身份證註冊後,去運營那個帳號並發佈的。

借錢的事是真的。李玉華展示了借條,借款從2011年朱之文出名開始借,金額約90萬元。當天,村幹部也看了借條。村幹部告知:「從借條來看,不超過10個人借他,但這些人要麼是他親戚,要麼是幫過他的好友,否則他也不借。」
朱樓村又一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朱樓村村民的形象再跌穀底。
「朱樓村556戶,2286人,借朱之文錢的,不到10人,而且主要是他親戚,但他一次次抹黑村民,不斷給朱樓村捅大麻煩。」這名村幹部向我抱怨:「他做好事,我們感謝他,但他做英雄就非要污名全體村民嗎?」
當地供電部門反映,朱之文所謂「出10萬元為村民買兩台變壓器」這事,差點就害了他們。郭村鎮供電所的兩名工作人員告知:「當時省紀委看到這麼宣傳,特意過來查。」因為那兩台變壓器是屬於國家電網升級改造的工程投入,並不是朱之文出資的,也不是因朱之文在那個村就配了兩台,「是根據人口規模和用電量配給的,和朱之文沒關係,每村都有」。
「為什麼不站出來闢謠?」,無論郭村鎮供電所,還是單縣供電公司都表達同一觀點:「我們一家企業沒必要和名人對著幹,反正我們沒有違法違規就成了。」
「後來村委還給紀委出了證明,還我們清白。」郭村鎮供電所工作人員說。
當時就捐款的具體金額,我和朱之文再次聯繫,但他說「時間太長了,有些記不清了」。至於那兩台變壓器花了多少錢,他「也記不清了」,但對我的問題「變壓器是你捐的嗎?」他回答說:「沒錯,沒錯。」之後,掛斷了電話。
朱樓村原黨支部書記楊依良透露:「村裡沒什麼人搭理他。」
注:本文主要轉載自[今日頭條-南风窗NFC,作者:韦大帅]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9405316993486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