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山(Akauk Taung)的山壁石窟。

大關山位於伊洛瓦底省和勃固省的分界線上,鄰近卑謬(Pyay)。當緬甸還不是Burma的時候,有許多國家與城邦分佈在這片廣衾的土地上。卑謬附近就是驃國古城室利呾達羅(Sri Ksetra)的所在地。不過目前我還沒找到大關山和室利呾達羅的關聯性,二者分屬不同的歷史時空,時間差距了一千年。

參觀大關山一定要坐船,沿著伊洛瓦底江而行,參觀山壁上的佛像。

每一艘船都會配一位當地導遊。台灣稱這類導遊為「點guide」,導遊只會講緬語,由隨團諳華語或英語的國家導遊翻譯。(也就是說,沒有僱用能幫你翻譯的人,就只能和當地導遊尷尬相對了)

根據這位美麗姊姊的解說,大關山原本是伊洛瓦底江的交通要隘,收關稅的關口就設在這兒。緬南的物資、海洋貿易的舶來品,都要在這裡通關,才能往北運往貢榜王朝統轄的中心地帶,即以曼德勒為圓心、擴散出去的許多城鎮。派駐在這裡的收稅官因為當地缺乏寺廟,沒事的時候就鑿壁雕佛。久而久之,形成一片綿長的峭壁佛龕。

直到現在,大關山周邊仍有許多船屋,當船隻經過時,船屋中的人就會駕著小船靠過來,募捐建寺。不捐錢沒關係的,他們會默默離開,不會死纏爛打。

美麗的導遊姊姊。

由於導遊姊姊太美,大家忍不住偷偷用相機拍攝她的倩影,她也知道大家在偷拍她,淡定的偏著頭,不當一回事。解說時也悠悠緩緩,聲量不大,內斂低調。沒有江湖油氣,也不曾為求表現而張牙舞爪。

這就是緬甸讓人覺著特別珍貴的地方,質樸而純粹,人淡如菊,自尊自愛。

參觀的當下,我並不明白為什麼要雕鑿這麼多佛像,而且手法與成品很「素人」,實在談不上什麼藝術不藝術。這幾年,我斷斷續續接觸南傳佛教的文化與生活,包括內觀等修行法門,才大概理解當年這些收稅官雕刻佛像的初衷。

「禮佛」是這些收稅官的心靈寄託。重點不在於打造一尊壯麗華美的佛像去崇拜,而是雕鑿的過程。在重複的雕鑿中,可收束心神,靜定後而生慧,於其中觀照天地、觀照自身與萬物。所以,沒有什麼雕完的時候,就是一直持續的雕鑿下去。直到這裡的關口因為歷史變遷而撤除,收稅官也撤離,大關山的佛窟雕鑿便停止了。

雖然雕鑿作業停止,香火卻始終興旺,密密麻麻的香支如火龍,在佛窟前一路綿延,引導我們直上山稜頂端的佛塔。

我一直記得,這一段行船很安靜,只有船隻引擎噗噗噗的聲音、江水拍打船身的聲音、導遊姊姊溫軟和緩的解說聲。天寬地闊,陽光灑在江面上,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