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完美時機的隱秘模式
市面上有大量討論"怎麽做"的書, 比如怎麽成功説服他人, 怎麽高效學習, 怎麽自我管理, 這幾天讀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 關注點不在在於"how to do"而在於"when to do". 作者Daniel Pink曾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首席演讲撰稿人, 也寫過不少暢銷書. 在這本<時間管理>中, 作者提出: 人們每天的情緒就如潮汐一樣有高低起伏變化且有一定規律, 根據這個規律, 我們就可以更合理地規劃自己的日程安排, 不止可以提高效率, 更可以減少風險並作出更正確的決策.
幾個不同的研究都指出, 人在一天之中有兩個情緒高峰期, 不過對於不同的人規律有所不同. 這本書把人分爲三類: 雲雀, 貓頭鷹, 和"第三种鳥"(人數最多, 介於雲雀和貓頭鷹之間), 雲雀和第三种鳥通常從早到晚的情緒波動為"高峰-低谷-反彈", 而貓頭鷹們則相反, 是"反彈-低谷-高峰". 在高峰期處理需要警惕和冷靜思考的工作會更有效率也會減少出錯, 不過低谷期也不是什麽都不能做, 作者提出, 一些需要放飛大腦的工作可以放到這個時間段, 説不定會產生不少新的創意和點子. 當然, 這個社會的日程表整體是為雲雀和第三种鳥設計的, 對於貓頭鷹們來説似乎不太友好, 不過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小tips來改善, 比如在頭一晚精力較好時把第二天早上的任務做好規劃.
書裏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時間管理需要注意的三個point, 起點, 中場, 和終點. 起點: 在正確的時間開始往往對結果有很重要的影響, 我們也可以設定一些特定的時間地標 (比如每月第一天, 生日, 宗教節日等等)作爲一個新的開始來推動自己去完成一些目標或計劃. 中場: 研究發現人們很容易在中間階段放鬆標準產生鬆懈, 很多人到中年階段也會感到中年危機, 因此通過設立一些中期目標而在中間低潮期重新激活動力很有必要. 終點: 就如同跑馬拉松會在接近終點時衝刺一樣, 我們在任務接近完成時也常常會更拼. 人們都非常重視結尾, 也因此出現了峰終定律, 即對一項事務的體驗過後能記住的只是高峰與終點時的體驗, 而過程中的好與坏的比重其實對記憶沒有太大影響, 因此顧客對於一項服務的評價很容易被結尾的一些體驗所影響 (比如用餐結束時贈送的小點心就很能拉好感), 而投票選舉時選民更大部分其實是根據選舉當年的表現而不是整體表現來決定該候選人是不是應該連任.
書裏所說的道理其實都並不複雜, 不過平時我們更多都會關注做什麽或怎麽做, 把所有和when相關的東西集中起來討論還是很有啓發性的. 比如讀完之後我會通過自己的作息來分析一下自己是貓頭鷹還是雲雀 (好吧其實我是第三种鳥), 因此我會盡量把一些需要專注的task放到高峰期去做. 再比如以前我都喜歡把interview和看醫生安排到下午,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決定盡量把這种需要對方有積極情緒的meeting安排在清早或者剛剛結束lunch break. 一切都是時機, everything is t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