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书单」
三月伊始,我给自己定了4本书的阅读计划。 月末,完成进度75%😅 但还是想简单给大家做个分享!
- 1. “对我们的父母来说,把他们绑在一起的是让他们可以一辈子互相折磨的纽带”
关注到《鞋带》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本书的译者陈英老师,她曾翻译了意大利作家埃莱娜最负盛名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在我心里,那是书写女性友谊的金字塔。因为陈英老师,这本书才得以以汉字的形式展现在国内读者的眼前。好的译者让人心生感激。二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是一位那不勒斯的女作家。我对那不勒斯充满好奇,也总喜欢看女性作家视角中,对生活细腻幽微的洞察力。
这本书的主题是“家庭”,泾渭分明地分了3个视角进行刻画:丈夫、妻子、两个孩子。一共7万字不到的小说,故事的时间线却横跨长达40年,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让这个故事结构好像精心设计的艺术品,不逼仄也不空虚,一口气就读到了底。
多梅尼尔写出轨丈夫回归家庭:
“尽管我和妻子和好如初,尽管我回归了家庭,重新戴上了婚戒,但是我是自由的,我没有和任何人建立真正的关系。”
丈夫觉得回归家庭是崇高的“自我牺牲”,满足了妻子和孩子对他的需要,自己的内心却可以独立于家庭之外深爱着另一个女人。然而40年后妻子回望大半生,却控诉般地说起:“那时我就清楚,让一个心有所属的男人重新回到妻子身边的原因,从来都不是爱。所以我对自己说:看看这一次他能忍多久……我用尽了全部力气让你回来,就只是为了告诉你:这次是我离开。但你看,我还在这里。”
而在他们如履薄冰的婚姻关系中长大的两个孩子。大儿子流连于女性之间,却从不与之建立联结。小女儿在文末更是气冲冲地对她的哥哥说:“我从父母那儿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不能要孩子。无论如何,你都会伤害到孩子,所以就等着孩子带给你更多的伤害吧。”
一家四口彼此纠缠羁绊了大半生,原来竟是报复般的互相折磨。
“在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戏里,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生活在灾难之中,享受耻辱,这就是把我们捆绑在一起的东西……”
- 2.”Es muss sein”
首先是我对昆德拉热烈的告白!打开书的那一刻除了内心悸动的欣喜,还有对自己深深的懊恼,我怎么到今天才开始看昆德拉?其次是看准这个封面,强烈推荐许钧老师的译本。我手头有实体书,后来为了出行方便,上网搜寻过电子书,找到很多其他的版本,都不如许钧老师译得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我哥推荐给我看的,米兰昆德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还在初中。有一年暑假去我舅家,他正好有这本书,就送给我了。回家路上我妈翻了两页,把书扣下说:“你大学再看吧。”
昆德拉笔下的爱情是偶然的、命定的。女主人公特蕾莎因为六次巧合陷入爱情,他这样写道:“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必然发生的事,凡是盼望得到、每天重复的事,都悄无声息。惟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就像吉卜赛人凭借玻璃杯底咖啡渣的形状来做出预言。”
当然这本书也不仅仅是本爱情故事,昆德拉巧妙地将捷克动荡的时代背景嵌插入小说中,好像命运谱写的交响曲,塑造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小说人物。昆德拉的思辨论证也独具文学性和美感,他讲人生决断的轻与重,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回归,讲“同情”,讲“媚俗”,融合在小说的叙述中,非常好看,非常精彩。
- 3.“自由就是说2+2=4的自由。”
作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使我深深震动。我读的这本是孙仲旭老师的译本,听说董乐山老师译得也很好,大家自由选择。
这本书辩论性很强,我看的时候只觉得脑子里不停地在输入新知识,读了一遍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做到内化还有距离。好在故事以第一人称展开,读起来很有代入感,仿佛我就是主人公温斯顿,真真切切地参与了他的一生。
作为小说里唯一的暖色调,温斯顿与朱莉亚的爱情故事像黑色夜空中盛开的烟花,绚烂、热烈、勇敢。查林顿楼上的小房间仿佛独立于世的平行空间。只是我没有料到结尾会如此的残酷。
我很少接触严肃文学,读起来有些费劲,之前读《美丽新世界》时也读得懵昧。《1984》的魔力或许在于,它迫使人思考,迫使人陷入绝境,迫使人向外审视。虽然故事读到最后,我内心涌起了悲怆和绝望,但也不妨碍我之后会再次翻开它的决心。
这本书是小单推荐给我的,是他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
他的书评写得很好,复制黏贴如下:
“我是这么觉得的,《美丽新世界》虚构的是科技,而不是想法。而科技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到达那种程度,比如发明那种神经药剂,或者找到好的替代品(顺便提一句,我觉得短视频这类东西和它很像,能以很低的成本带给人虚妄的获得信息的满足感)。比如,人以产品的形式按需出生。如果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似乎是一条还不错的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一旦成型,就很难找到改变的方法。这是它令我恐惧的原因。
“反观《1984》,从现实社会的角度上说,我认为达成这种社会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比如信息绝对隔绝,这在全球化的今天是很难实现的。比如长期战争以及达成的默契(消耗资源而不越界),这意味着每个国家都要违背自己的利益。再比如,从历史上看,书中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很容易产生革命。所谓“如果有希望,希望在平民身上。”(比如很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有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中国古代大多数改朝换代的起义)这使得,即使产生了这样的社会,也不会长久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1984》这样的社会就不会产生,或者说《1984》里面的元素就不会产生。我觉得,这就是《1984》的意义。比如双重语义,以及里面的标语,对于语言的改造,混淆,偷换概念,以此消解思想的力量。这在现实生活中被称为“污名化”。以及审查,对于法制的践踏。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惊醒的元素,而《1984》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标本,是我们得以认识,有意识的抵抗它。这也是我认为《1984》的意义所在。”
📖以上就是本月书单的全部内容啦。
📖感谢你阅读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