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本周揭發,政府網站顯示的「交樽仔」(深喉唾液樣本)檢測結果,出現虛假採樣日期。食衞局承認,系統自動將樣本採集日期設為檢測報告的上載日期,「令人誤解」,又稱由於市民自行採樣,「政府及服務承辦商無法確定樣本的採集日期和時間」。不過,外判商現時提供的每個樣本包內,都有一張化驗表格,市民需填寫聯絡資料及「樣本收集日期」。多名市民向《立場》確認,「交樽仔」時一併提交已填妥的表格,不明白為何政府聲稱無法確認採樣日期。

《立場》今午(4 日)就此問題追問食衞局,正待回覆。

檢測結果被揭有假日期 食衞局稱屬系統自動設定

「交樽仔」由嚴重延誤至被揭發出現假採樣日期,問題多多。食物及衞生局周三(3 日)深夜書面回覆《立場》稱,「深喉唾液樣本屬自行採樣,政府及服務承辦商無法確定樣本的採集日期和時間,系統設定會自動把『樣本採集日期』設定為檢測報告的上載日期,並顯示於相關的電子檢測記錄。」

食衞局續指,「我們明白此系統設定會令人有所誤解,因此正修正相關設定,日後透過醫管局、衞生署及其他樣本收集點遞交深喉唾液樣本所取得的電子檢測記錄,均不會再顯示『樣本採集日期』。」

食衞局聲稱無法確定自行採樣日期 市民:交樽時已填報

現時市民可在全港逾百個地點,包括普通科門診診所、各區郵政局及指定港鐵站,免費領取深喉唾液樣本包。每個由外判商提供的樣本包內,均有一張化驗表格,市民需填妥並連同樣本瓶交到指定收集點。

根據醫管局去年 7 月發出的新聞公布圖片,化驗表格上有特定欄位,要求市民填報「樣本收集日期」。每個樣本包內亦一張由衛生防護中心發出的「收集深喉唾液樣本須知」,教導市民第一個採樣步驟就是填寫化驗檢測表格;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今年 1 月向市民簡介樣本包時,亦提醒需填寫表格並核對資料。

《立場》目前收集到多宗出現假採樣日期的「交樽仔」個案,大部分事主均確認交樽時已一併提交已填妥的化驗表格,但電子結果卻出現虛假的採樣日期。有讀者質疑,已按政府要求申報採樣日期,食衞局現時卻聲稱無法確定,質疑外判商及政府有否認真處理其樣本及填報的資料,「如果根本唔會睇個日期,咁我填嚟做咩?」

《立場》今午已就此問題追問食衞局,正待回覆。

食衞局:監察外判商表現與採樣日期數據無關

「交樽仔」結果出現假採樣日期,令人質疑外判商有否藉此擺脫嚴重延誤的違約責任。食衞局回覆時澄清,「是次系統技術問題並不涉及檢測承辦商在上載檢測資料方面的操作。政府及醫管局監察檢測服務承辦商表現,亦與此數據無關。」

醫管局周三(3 日)晚上回覆時亦指,私營化驗室須向醫管局提交所有檢測結果的提交日期紀錄,以及得出測試報告的日期。

交樽仔檢測上周五起回復兩日內完成

至於嚴重延誤的情況,食衞局回覆時承認較早前因有大量建造業、餐飲業務處所及表列處所員工於短時期內進行檢測,導致醫管局其中一個檢測承辦商出現服務滯後,而醫管局正按合約跟進該承辦商曾出現服務滯後的問題。

局方續指根據紀錄,撇除該承辦商,上周初起遞交深喉唾液樣本瓶的市民,大部分均能在遞交樣本瓶後 2 至 3 天內取得結果,而由上周五(2 月 26 日)起,「承辦商整體而言已回復在 2 天內完成絕大部分檢測的進度」。醫管局則指,已向有關化驗室發出警告信,並已經敦促有關盡快處理滯後個案,目標在本周內處理所有滯後個案。

記者:陳信熙、黃穎彤

報料俾《立場》:
Telegram 應用程式:@standnewsreporting
ProtonMail:standnews@protonmail.com
Signal 應用程式:9458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