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有糖尿病、高血壓等長期病患的 63 歲男子,上月 26 日在官涌體育館接種中心注射科興疫苗,兩日後出現呼吸困難,同日搶救不治。到底病人在接種中心打疫苗前,有否向注射人員申報病史?至今仍然未明。官涌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向《立場新聞》表示,衞生署至今未通報死者身份,「我哋連死者係邊位都唔知」,無法找出相關注射人員,並查詢當時情況。

衞生署回覆《立場新聞》稱,衞生署曾聯絡相關機構提供資料,以協助有關新冠疫苗臨床事件的因果關係評估。署方又指,市民如有疑問,可即時向在場的醫護人員提出。醫護人員會確認市民明白有關資料及同意接種後,才提供疫苗接種的服務。

病人申報病歷靠自律 衞署未要求作紀錄

官涌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指,中心每位護士均有程序,詢問病人是否有過敏、長期病患等,由中心營運以來,不少市民被拒接種疫苗,例如接種當日忘記服藥、有過敏症等。但他承認,接種中心職員沒有為每位接種者作書面紀錄,衞生署亦沒有相關要求。

郭解釋,為每個市民作紀錄有難度,因中心的設計原意是為了讓市民方便、短時間內接種,且中心亦非公立醫院,無從獲悉市民醫療紀錄,最終須靠市民自律,「現場唔係問症地方,我哋係安全起見,詢問病人有冇長期病患,簡單講俾我哋聽,發覺有不尋常就拒絕接種。」

問及會否知道為 63 歲死者接皇疫苗護士的身份、從而追溯病人有否申報病歷,郭寶賢透露,衞生署從未通報死者確實身份,「我哋連死者係邊位都唔知,衞生署都冇同我哋講返,我哋都係睇新聞報道。」

私家醫生:如遇新症打針 逐個詢問病史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的診所亦有提供疫苗接種服務,朱偉星稱,若是過去曾會診的市民,會知道其病歷,若未曾向他求醫,則會視作新症詢問詳細病史,「我就一定會問,我自己有將政府要求(接種疫苗)同意書『加料』,會問埋有咩病史。」

被問及接種中心應否由醫生詳細詢問市民病史,朱偉星認為有難度,指接種中心是快速運作,主要由護士接種疫苗,每間接種中心的兩名醫生,主要負責急救及特別需要,人手分佈與私家診所不同。

梁子超:公布死者身份無用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表示,不少武漢肺炎疫苗用短時間研發,在接種初期不少國家十分謹慎,但現時已解決大部份安全性考慮。他又指,不論是現存的大部分疫苗、抑或科興疫苗,本身主要成份是已滅活的病毒,沒有太多藥性,「仲安全過普通藥物」。因此在一般國家大規模接種疫苗中,主要講求方便快捷,不會仔細詢問市民病史。

梁子超續指,由於疫苗沒有太多藥性,如市民在接種後感到副作用,較多時是因為緊張、心理壓力等,導致有神經系統反應,可以透過短時間觀察,以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梁子超指,若然接種中心沒有留下病人申報病史的紀錄,即使衞生署向中心通報死者的身份,相信亦無甚麼效用。他解釋,由於注射員每日為大量人士接種,若無任何紀錄,相信他們難以記起每位市民曾申報什麼病史。他指,除非懷疑注射過程中出現問題,或病人申報時有誤導、醫護指引存誤導,才有必要進一步調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