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的感覺,令人對每一件事都要加速進行。

當你不知何時要移民,或不知何時會入獄,又或不知何時會被解僱 ── 即使不是解僱,也可能是空降新的主管,機構方針大變。如此一來,就只能把握極為有限的時間,儘快在變化來臨之前,做仍然能做的事,以免來不及。

七年多前,前大家樂主席陳裕光在《與 CEO 對話》節目中說過,他喜歡從加拿大回來香港工作,因這裡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工作更有滿足感,人生會有雙倍回報。

但七年多後的現在,人們做事加快,並非因為城市的節奏急促,而是各有不同的大限將至,只是結果異曲同工。

雖然這本來就是人生應有的態度,因為人們終究渺小,沒人能保證沒有飛來橫禍,遇上真正大限。要做的事就要儘快做。亦因人生苦短,我們亦不應浪費任何時間純粹去滿足別人期望,不應浪費寶貴光陰去隨波逐流,失去活出自己的機會。

唯今天的迫切性更為熾熱,原本預期數十年後的大限,可能變成只剩數月。我們已或多或少有那種被醫生告知患上絕症的同感,儘管患上絕症的,其實是週邊的環境。然而人並不活在真空,因而也難免被捲入漩渦,同受苦果。

如果因為這場苦難而更快、更能活出自我,可能是這場苦難裡鮮有的一絲光明。畢竟說到最後,評價自己一生的並不是哪位法官或上司,那個人還是自己。

作者 Facebook

(標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