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niel @ 豐美股肥】

Daniel’s here:

終於在47子全數被還押的翌日,心頭盡是悲憤與無奈的一刻,睇晒一連六集由BBC出品,英國紀錄片導演Adam Curtis主理的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副題叫作An Emotional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戲中所謂現代世界下的情感歷史,就係我哋人類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文明發展下,到底是如何塑造,或被社會塑造出,對事物的認知與情感,再延伸至當中對優劣好壞的價值判斷。

Adam Curtis的初衷,也許是想探討民粹主義在西方社會重新崛起(為何英國會脫歐,為何美國人會選出特朗普),最後卻牽引出國際政治歷史的千絲萬縷。從這系列對政治情感的探討,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何香港時至今天仍沒有真民主(片中亦有19年沙田新城市廣場裏的抗爭畫面)。

追本塑源,尋根究柢,化零為整,都係這輯紀錄片的重要優點。由文革、六四、鴉片戰爭、工業革命、3K黨,談到近年的黑人運動、美國房債危機,再到全球人類都無一倖免的武肺疫情。先從冷戰下的意識形態對疊,再談到現今種種社會的衝突矛盾。這百年來東西方的重要政治變遷更替,既講大時代的輪轉,也談箇中與大時代周旋的大小人物。

每集都超過一小時(最後一集更長達兩小時),看似東扯西談野心唔細,但逐集慢慢咁睇,卻慢慢梳理出一個自給自足嘅網,將歷史、政治、個人主義、人性貪婪、戰爭、大數據時代逐一囊括起嚟,並好有機咁組織成一條睇到人心有餘悸嘅敘事脈絡。呢齣紀錄片深入咁審視個人與社會間的唇齒相依,當我們一方面高舉西方新自由主義下的個人主義,另一方面原來環球經濟和消費主義的微妙互動下,世界卻好像變得前所未有的混沌與退步。

Adam Curtis並無聚焦在特朗普與習種;他反而是透過江青、首位將自身變性過程拍成電視紀錄片的英國人Julia Grant、黑豹黨成員Afeni Shakur、Afeni的兒子兼著名hip-hop唱作人Tupac Shakur,去說明關於老人政治,關於權力使人腐敗、關於抱守殘缺嘅思想點借屍還魂、關於對財富追求得至死方休嘅人、關於新vs舊、關於人類認知與創意嘅無窮可能性。

尤其是在今天政治和創作環境底下,呢齣紀錄片,毫無疑問咁,拓闊咗我(及豐美股肥嘅手足們)對(管它是香港還是香港電影的)未來嘅想像,同埋間接咁肯定咗,點解我哋會有股創作表達嘅慾望,點解要透過想像力去對抗腐朽嘅人同事。最後我想用第六集入面,Adam Curtis最後講嘅幾句說話作結:

「我們都是比我們所想的強大,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來肯定有所不同
而未來的人們會有不同的思想和感受,
若我們能重拾自信,
我們就有能力影響未來。
第一步是,我們得去想像,
我們要建設怎樣的未來。
去年逝世的人類學家及社運份子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說過:
『描述那被遺忘的想法,
它正等待被重新發現,
這會是多麼的鼓舞。
這世界終極隱藏的真相,
就是我們創造的東西,
且輕易地就能改頭換面。』」

影片連結:https://thoughtmaybe.com/cant-get-you-out-of-my-head/#top

原文刊於 facebook,現題為編輯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