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率先打「復必泰」 稱唔揀科興因需較高保護力

復星/BioNTech「復必泰」疫苗今日(6 日)起供優先群組接種,政府專家袁國勇及港大教授孔繁毅下午到上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自行接種復必泰疫苗。袁國勇曾表示,希望支持港大自行研發的噴鼻式疫苗,但今日指自己因年逾 60 歲,無法參與疫苗的第一期測試,故須自科興及復必泰兩者之間選擇,最終選擇了有較高保護力的復必泰疫苗。他又說,留意到近日預約接種疫苗的數字下跌,希望透過親自行動,呼籲合適巿民接種疫苗。
袁國勇早前曾宣稱,希望接種港大自行研發的噴鼻式疫苗,以示支持。他今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說自己已 64 歲,按規定不能參與第一期藥物的臨床測試,故選擇接種其他疫苗。他強調不論科興或 BioNTech 的臨床數據都是非常安全,而科興的副作用較低,復必泰則會引起較大炎症反應,但保護力亦會較強,形容是「猛啲」。袁國勇說,考慮到自己並無心血管閉塞或控制不良的長期病患,加上要進出醫院、實驗室甚至到疫區視察,故選擇接種復必泰疫苗。
袁國勇又說,選擇疫苗是視乎個人需要,指假如自己是 70 至 80 歲的長者,而且有心血管閉塞等健康問題,會傾向接種副作用較低的科興疫苗。他指有七至八成的人士接種後才能達至群體免疫,又擔心假如病毒變種,巿民會毫無免疫力,呼籲合適的巿民盡快接種,「我知道疫苗接種嗰 booking 少咗好多⋯⋯所以我希望親自打畀大家睇,親自解釋畀大家聽,點解我喺呢個時候打呢個疫苗。」
袁:每日 140 人死亡 死亡未必與疫苗有關
就著本港已出現兩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的個案,袁國勇說,香港每日有約 140 人死亡,故當大規模接種疫苗時,難免有人在接種後離世,「而死因好多時同疫苗係冇直接關係」。至於為何本港不同澳門及泰國等地,先為 60 歲以下人士接種,他說那些地區本身較少確診及死亡個案,而本港已有 200 多名長者離世,故科學委員會在考慮後,優先為 60 歲以上人士接種。
衞生署昨日指,截至昨晚 8 時的過去 24 小時,約有 6000 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復必泰疫苗。自 3 月 3 日以來,累計約 110800 名人士預約接種復必泰疫苗。
屬五個優先組別的市民可預約到 7 間醫院管理局營運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預約期由本月 10 日至 30 日,其中本月 6 日至 9 日分批安排醫管局醫護人員和其他優先組別人士接種疫苗。
7 間接種中心分別為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西灣河體育館、觀塘曉光街體育館、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荔枝角公園體育館、上水龍琛路體育館、元朗體育館。
袁:「名潮」環境污染嚴重
K11 MUSEA 食店「名潮食館」早前爆發感染群組,累計逾 40 人確診。袁國勇表示,經衞生署檢查,K11 整棟大廈的通風並無問題,不過名潮食館在兩次抽樣中,起碼有 8 個環境樣本呈陽性,形容內裏環境污染「好犀利」。他指大多陽性樣本在出風口找到,反映其爆發因通風出現問題;又指茶房內都有陽性樣本,懷疑環境有交叉感染,一些使用過的餐具將病毒帶到沖茶的地方,令獲派茶的顧客受感染。
袁國勇說,目前尚未清楚為何其他樓層都有商戶員工感染,他說署方派員視察時,留意到「名潮」的出風口外地下有煙頭,懷疑是其他商戶的員工在外脫下口罩吸煙,期間吸入名潮食館噴出的空氣,導致感染。他又指,是次幾乎所有受感染的人士的病毒株都是一樣,形容是次是「超級傳播的爆發」,建議食肆應將執枱及送餐的人手分開,並加裝空氣清新機改善空氣流通,減低交叉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