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UA院線宣佈結業,一日內有多間傳媒來問點睇UA之死。難得大家對香港電影業有此興致,是計游蕭之香港電影(業)已死之爭後,又一可以高談闊論的話題:到底UA點解會死?

無法接受直播訪問,皆因沒空。(同埋,唔通我喺直播同你講,一直最衰都係林鄭唔封關咩,你會唔會俾呢句出街?)

老實說,自上回院線洗牌後,百老匯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是院線龍頭,然後是UA,然後是MCL和嘉禾。這次UA倒下,相信院線會大執位(林建岳寰亞旗下的MCL已經趁低吸納了一間UA和一間百老匯),而今天大家互相傳訊都是在說,希望下一位倒下來的不是百老匯。換言之,大家都感受到疫情對百老匯的打擊何等大。 

百老匯能否捱得過這一波,我們外行人很難得知,但林建岳/古天樂和高先最近的動作,似是見到業界執位的先兆。UA不像其他院線,他們只有放映,發行部門細小,制作近乎沒有(亦即是不作「垂直融合」)。反之,百老匯有安樂,MCL有寰亞,英皇也有自家戲院(雖然未成院線),高先則是一條龍地接通制作、發行和放映,《狂舞派3》則是第一炮。大家都知道垂直融合有利片方發展,且看這一波的重整會把香港院線業帶往甚麼地方。

有問院線之死會否與串流技術盛行相關,串流平台如Netflix會否影響戲院入座率。答案誰也知道,串流技術肯定會改變觀眾的觀映習慣,就像當年免費電視面世時一樣,也像當年家庭映院發展時一般。然而,我們也可以把問題轉換成這樣:在歌唱業中,Spotify會否影響人購買CD的意欲?這當然會;但Spotify會否拖垮演唱會?這就不必然了,甚至有可能會帶動演唱會售票。同理,串流最直接影響的,未必是院線,而是影碟產業。如果網上可以睇到4K,我做咩要買bluray。

一如演唱會,戲院看戲所不能取代的價值,是集體性。戲院讓觀眾可以共同在同一個地方看一齣戲,共同在同一個時段看一套戲,這種共時和共地十分重要,不然我們可能連集體討論也會失去。若然我們相信人類有群居與集體的需要,我們就可以放心,集體觀看是不會死的,逝去的不過是某種營運模式。(院線之死可以是社區戲院和社區放映之生門也說不定呢?)

回到最初的問題,點解UA會死?我總不能說是因為疫情,總不能說是因為林鄭不肯封關所致,因為這樣聽來很不睿智,所以我這樣分析一大輪,說了一大輪,讓自己看來聰明一點後,再到結論:頂你,成年無收入,唔死都一身殘啦,政府仲要你死你事,見死唔救,咁就唯有死俾你睇了。

P.S. 事後補遺:文字原是Facebook帖文,貼出後引來一些討論,可供在這裡補充。UA之特性,承如老師留言所言,主要是選放Hollywood(荷里活)和Huallywood(華里活)的電影。大片一輪接一輪地轟炸,不得見能顯出院線的特色。我們可以想像,一間只賣美國製和中國製產品的百貨公司,貨品好像多樣新穎,但在當下日益重視客製化和小眾特性之消費潮流中,這類「綜合式」百貨公司未必及地區小店更得人心。(我們不難在百老匯和MCL的選片中,看見它們各自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