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漢強(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

環境局過去承諾的減廢大計泡湯,減量和回收目標均不合格,最近又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35》,提出「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其中「零廢堆填」四個字,最吸引我。

都市廢物飈 堆填區難負荷

香港有三座大型堆填區,於上世紀的 1993 年至 1995 年先後投入服務,預計可使用 15 至 25 年。當年政府對這幾座堪稱滴水不漏的國際級基建深感自豪,奈何甫過千禧年,卻開始聽到官員呼喊 — 倘棄置垃圾量持續高企,堆填區將提前飽和。原來,堆填區再大再深,也盛載不了人們無止盡的揮霍。

我說的沒半點誇張。1989 年,環保署發表首份環保策略文件《對抗污染莫遲疑》,回顧我城垃圾量以連年雙位數字增長的瘋狂歲月:「都市廢物的產量與全港經濟活動,以本港生產總值衡量,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這種相關性顯示,在過去十五年,都市廢物產量的增長率約為每年 10%。」這如同預示,不把製造垃圾的大水喉關細,即使來一個宇宙級堆填基建,也無補於事。

關細大水喉,即是源頭減廢。無奈是,回歸後多屆政府都拿不出板斧來應對流得正猛的水龍頭。所以當環境局《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35》「零廢堆填」這四隻字,難免不抓住筆者眼球。

惟細看內文後,覺得被搵笨,想「割凳」。

建焚化爐 豈能一「爐」永逸?

因為,達致「零廢堆填」的主要手段,原來是多興建一座焚化爐。香港土地資源寶貴,用來裝垃圾並非上策。然而,當局減廢不濟,令本港近十年間的回收率每況愈下,2019 年的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更跌穿三成;廢紙、廢塑膠的回收率分別只有 35% 和 8%,代表餘下的大量資源都淪為垃圾。政府打算以兩座焚化爐每日燒掉 6,000 公噸資源,自稱「轉廢為能」,而且沾沾自喜,豈不荒謬?就算焚化後省掉土地空間,也不過是把固體廢物轉化為氣體垃圾,真箇能算一「爐」永逸嗎?

而最令我有割凳衝動的,還有以下這個原因。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35》聲稱,「在齊備足夠的轉廢為能設施之前,我們仍需有限度擴建堆填區的容量以應付此十多年間的實際需要」,又說「若啟動發展新的轉廢為能設施(即第二座焚化爐)適時獲得支持,我們會有空間將新界西堆填區擴建計劃中用於廢物堆填的用地,考慮由原來計劃近 200 公頃的範圍大幅減少幾成(其後宣布為減少一半)。」

別被「有限度擴建」所蒙蔽,更不要視「大幅減少(擴建範圍)幾成」為皇恩浩瀚。要說的是,即使縮減一半新界西堆填區的擴建範圍,仍有多達 100 公頃或 7,600 萬平方米的空間,規模與 1993 年建成的面積相若;與其說擴建,實質與多蓋一座無異,足以吸納多 32 年的廢物量。若連同現時尚餘處理空間,更有近 40 年的接收儲備,而非當局說的「應付此十多年間的實際需要」。

假使當局真心誠意減廢,祭出「零廢堆填」的願景,堆填區絕不用延續那麼長的使用壽命。若果讓當局得逞,擴建原來 200 公頃用地,意味新界西堆填區這個每日接收全港一半以上都市固體廢物的基建設施,將可額外用上超過 60 年。

到底,「零廢堆填」是願景,還是夢境?

 

原刊於 2021 年 3 月 6 日《香港經濟日報》
綠惜地球網站